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2歲男孩「落枕」 ,按摩頸部險癱瘓

南方農村報訊 (記者朱斌通訊員遊華玲)12歲的小李頸部不適以為是落枕,去診所推拿後更加嚴重,轉到南方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就診,確診為寰枕關節脫位、寰樞關節脫位,經過保守治療後情況基本糾正,隨後醫生建議做根治手術,但小李一家拒絕手術。今年3月,小李病情加重,再次到南醫三院就診,意識到問題嚴重性的小李家人遵從醫囑,經過手術,目前小李恢復了健康。

頸關節脫位未重視

2018年5月,小李感覺頸部不適,父母發現他頭部有點歪,認為是「落枕」,就帶小李到附近診所治療,診所醫生為他按摩頸部,以松解肌肉,解決「落枕」問題。

然而,按摩後小李的頸部疼痛加重,且頭部活動受限,小李被送往當地醫院,確診為寰枕關節脫位、寰樞關節脫位,遂將小李送到南醫三院救治。

南醫三院脊柱外科陳克冰副主任醫師接診後採取枕頜帶牽引複位的方法治療,患者的脫位情況基本糾正。不過由於小李的病情不穩定,複發的幾率較大。出院時醫生要求小李佩戴頭頸胸支具,家屬拒絕了,加上未遵醫囑休息,小李仍參加劇烈的體育運動。

擠壓嚴重可致癱瘓

今年初,小李頭頸部再次出現歪斜的癥狀。上個月,小李再次到南醫三院脊柱外科就診,X光和CT檢查提示小李的頸部出現明顯的側彎,寰枕關節脫位、寰樞椎脫位、頸脊髓嚴重受壓,情況十分嚴重,「小李的情況可以引起延髓、高位頸脊髓損傷,嚴重者致四肢癱瘓、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只能通過手術治療解決」。

由於枕頸區域關聯顱腦、脊髓等重要結構,該區域手術難度大、風險高,而未成年人骨骼發育不成熟,手術難度更高。為了提高手術成功率,患者術前需大重量持續顱骨牽引,讓脫位的枕骨和頸椎重新回到正常的位置,提高手術安全性。

為此,陳克冰副主任醫師精心為小李定製了顱骨牽引弓,細心地調試牽引重量和角度,費時3周,脫位的枕頸關節、寰樞關節基本複位了。

牽引複位後,醫生術前再次對小李進行了枕頸部ct三維重建檢查,周密計劃手術方案和內固定型號,選擇了合適大小的枕骨板和寰椎椎弓根釘、樞椎峽部釘,術中置釘一次成功,小李的脫位獲得了最大的程度矯正。

術後複查小李的寰齒前間隙(ADI)為4mm,和同齡小朋友已經完全一致,外觀矯正也很理想,頭不歪了,脖子也直了,看東西、走路也不費力了。

陳克冰介紹,寰樞椎旋轉半脫位是小朋友常見的疾病。只要發現小朋友頸部活動不正常、枕後部疼痛、頸部習慣固定在某個不正常的位置,就要到正規的三甲醫院脊柱外科就診。

由於小朋友的頸椎關節囊、韌帶、肌肉等軟組織未發育成熟,如果恰好遭遇上呼吸道感染,造成頸部組織水腫、疏鬆,很容易在輕微外力下出現寰樞椎旋轉半脫位。如果把寰樞椎旋轉半脫位當做落枕來治療,錯誤的推拿按摩手法反而容易造成關節囊進一步損傷、鬆弛,加重病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