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衡量記憶力好壞的標準只是單一的記得牢、記得快嗎?我們都錯了

也許你很羨慕班裡的同學.覺得他們記憶力超好.甚至有過目不忘的本領。為此.你還曾自卑過.覺得自己不如人。其實,你完全不用自卑.因為記得牢、記得快不是記憶力好壞的唯一標準。

心理學家認為.一種好的記憶力有這樣幾個標準.你不妨對照自己看看.自己是否具備。看看白己差在哪方面。強在哪方面。

一、敏捷性。

「敏捷性「這一點很好理解.就是記憶速度的快慢。指在部門時間內能夠記住的知識量.或者說記住一定知識量所需要的時間。著名的橋樑學家茅以升的記憶敏捷性超強.小時候他看爺爺抄古文《東都賦》.當爺爺把文章抄完時,他已經能背出來了。如果你想檢驗自己記憶的敏捷性.可以看看背誦一篇文章需要多長時間.也可以看看部門時間內可以記住多少知識。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你可以在紙上寫出一些詞語:書本、大海、鋼筆、一隴鳥、紅旗、學生、太陽燈.用心看一遍之後,再複述這些詞語.複述的詞語越多。說明你的記憶敏捷性越好。做這個遊戲的時候.最好和兩個同學一起.看看別人的記憶敏捷性如何.與他們進行對比便於看到差距。

二、持久性。

所謂持久性,指的是記住的事、物所保持的時間長短。東漢末年傑出的女詩人蔡文姬的記憶持久性很強。她能憑藉回憶想出400多篇珍貴的古代文獻。不同的人.對待不同的事物.記憶的持久性是不同的。比如對自已感興趣的東西,可以記憶很久,而對自己不感興趣的東西則容易遺忘。

三、正確性。

記憶力再好,時間久了也難免會出現記憶誤差。記憶的正確性.指的就是這個誤差率。一般來說。只要記憶的誤差不大.與原來記憶的內容大致相當即可。但如果記憶的誤差太多,不僅會使記憶的東西失去價值.還往往會誤導人。

四、備用性。

記憶的備用性也叫運用性、利用性.即一個人對於所記憶的知識的運用程度。人的大腦就像一個倉庫.記憶的備用性要求我們善於對倉柯瑞儲存的東西合理、自如地提取。我見過不少記憶力很好的學生.老師要求背誦的知識點、單詞、短語、公式等,他們可以倒背如流.可是在考試中.他們卻很容易在這些知識上丟分,歸根究柢就是欠缺了運用所記憶的知識的能力。

記憶是為了什麼呢?說到底.是為了學以致用。記憶是服務於學習和解題的,記憶的目的不在於挑戰自己的記憶極限.而是為了幫你在考試中解題得分.以及解決你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所以,會記是一方面.善於學以致用是更重要的一方面。如果你的記憶力不太好,但你的理解力很強.對所記的知識你都能理解到位,而且會運用.那麼你一樣可以輕鬆地應對考試難題。

對於語文來說,記憶詩詞和文段的關鍵在於理解其構架和文筆,這樣寫作的時候才能借鑒;以教學、物理、化學等理科科目來說.記憶公式是為了計算解題.重點在於理解它們的含義和來龍去脈.以便靈活地運用;對於英語科目來說,重點在於加深對單詞、語法和句子結構的理解;對於歷史、政治等科目來說.重點在於記住歷史事件的脈絡和政治理論的邏輯結構.以便在分析問聰時用得上.至於具體的表述,沒必要記得一字不差。所以,有意義的知識才去記,沒意義的東西沒必要去記.以免加重大腦的負擔。

總而言之,記憶力好壞的衡量標準是多方面的.其中尤以記憶的備用性最為重要,同時不應忽略其他幾方面。因為.記憶的最終目的是運用.為了考試.為了解決實際問題。這才是我們學習的終極目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