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博物館繁榮發展,未來走向如何

讓博物館擁抱新技術,開啟文化服務的無限可能。

——廣東省博物館館長 魏峻

廣東省博物館館長 魏峻

魏峻,研究館員。歷任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廣東省文物局副局長,2012年起擔任廣東省博物館館長、黨委書記,現兼任亞太博協理事、廣東省博物館協會理事長等職。

在近日舉辦的“技術創新與博物館發展高峰論壇”上,廣東省博物館館長魏峻以《中國博物館的未來面向》為題,作了一場生動的主題演講,引起與會者的強烈共鳴。

以下內容根據演講錄音整理,略有刪改。

現場演講完整影片

作為博物館的從業者或者管理者,這麽多年對於中國博物館的發展,我有自己的一些實踐經驗,在對於未來發展方面,也有一些基本的想法。

今天和大家交流的內容,主要有四個方面:

第一,新機遇與挑戰;

第二,開放創新的博物館;

第三,共建共享的博物館;

第四,智慧通達的博物館。

一、新機遇與新挑戰

大家知道,中國博物館的發展,特別是最近這十年,發展是非常迅速的。

我這裡做了一個圖,是各省博物館數量方面的情況:

藍色的這些省份都是博物館數量在200家以上的,綠色的是100家—200家之間的,黃色的是100家以下的,可以看到,中國絕大部省的博物館數量都在100家以上,特別是東部地區跟中部地區,博物館發展非常繁榮。

下面一張圖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是最近10年博物館數量和觀眾數量的增長情況。

我國博物館的觀眾數量增長在全世界都是非常令人矚目的,從2007年到2016年,國內博物館數量差不多翻了一倍,增加了2000多座,我們的觀眾數量從原來的2.5億增加到去年的9億多,顯示了整個博物館發展的繁榮。

進入21世紀以後,博物館的發展有了非常好的環境。

第一,黨和國家高度重視。

第二,政策體系逐漸完備。

第三,博物館活力顯著增強。

第四,社會關注日益增長。

最近這幾年博物館在不斷地變化發展,從開始學歐美,逐漸走上了自己的特色路線。

2016年在深圳召開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國際博物館高級別論壇,當時討論的議題是這四個方面,但是會議召開的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研討2015年該組織通過的一個《關於保護與促進博物館和收藏及其多樣性、社會角色的建議書》,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歷史上第二次發布的關於有關博物館主題的建議書,可見博物館發展在全世界範圍內都引起了廣泛的重視。

這個檔案上提到了方方面面的內容,其中涉及到博物館面臨的四個方面的挑戰:全球化、社會角色、博物館與經濟及生活品質的關係、博物館與ICTS(網絡通訊技術)的關係。

二、開放創新的博物館

博物館未來的發展,大家需要注意的一個方面,就是我們需要建立一個開放創新的博物館。

從開放創新的角度來講,涉及到三個方面:開放的資源,開放的服務,開放的心態。

1、開放的資源

博物館除了藏品資源外,還有展覽資源,以及其他的很多資源。

藏品資源是博物館最豐富的資源之一,因為我們博物館的建設,它的發展和相關業務開展,實際上是以藏品為基礎的,而藏品資源怎麽樣讓社會共享,也是每個博物館必須考慮的問題。

博物館是一個非盈利性的社會組織,它有一個基本的特性:它是一個藏品或者是資源的“公共信託”性質的機構,受國家或社會委託來管理,有義務讓擁有的資源更多地為全社會共享。

在全世界範圍內,很多博物館已經把自己的資源庫,特別是數字資源庫向公眾免費開放,包括大都會最近推進的開放計劃,包括之前的荷蘭國家博物館推出的計劃,都是把藏品所有高清圖向社會開放的。

但是這個工作在國內做得不是太好,因為我們對於博物館數字化的版權、藏品的版權,大家認識還不一致,現在開放藏品數字資源的館不太多。有一些博物館在網站上,會提供一些藏品資訊,但是系統的或全部開放高清資源的,還是非常少的,這一塊工作任重道遠。

我們廣東省博物館希望在這方面做一些工作,我們從前年開始,以每年一萬件藏品的速度放高清的、二維的,包括有些做了三維影像的,只要是以公益為目的,都可以免費下載使用。

對於這些數據,我們也希望讓大家更好地使用。這些圖片每張大概都在5M左右,我們的水印是壓在整個圖片的下角,這也是給大家提供了更多的使用方便。

另外,除了藏品資源之外,我們還有展覽資源。

展覽資源是博物館界最難被社會公眾利用的資源,因為之前的博物館展覽都是博物館人或者是博物館機構做策展人,因為他有信譽的保證,可以從其他博物館借來相應的展品。而我們社會上的人員很難去做博物館的策展人,因為沒有資源,就沒有辦法去做相應的工作。

但是在國外,美術館界的策展人制度發展得非常完備。我們中國的博物館也希望自己資源能夠被社會廣大民眾所享有,因為大家能夠把自己的才智、經驗貢獻出來,為博物館發展做貢獻,而不只是博物館的人自己做策展。

所以我們館從2016年開始,做了社會策展人制度,我們向社會招聘策展人,我們博物館提供資源,或者說你有很好的創意,我們博物館為你做展覽。

第一個例子就是我們做的青花瓷器展覽,招募策展人。2018年我們開始做的微展覽計劃,就是向社會征集他們的展覽方案,你有好的展覽,博物館出錢出場地,幫你實現想法,但是我們希望這種展覽是微展覽,是小型的,有創意的空間不大的展覽都可以做。

博物館的圖書資源其實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資源,這塊資源以前只是給專業人員用,而社會上很難用到。

現在我們逐漸走上開放的路子,這個月我們粵博的粵讀空間正式對公眾開放,不需要預約,直接拿身份證就可以來看。我們把資源讓社會共享,這也是博物館資源為社會做貢獻的一個方面。

2、開放的服務

這張圖放的是,金沙遺址博物館今年在地鐵上做博物館的形象和相關資源展示。

博物館服務其實涉及到很多內容,我們廣東省博2014年提出來無邊界博物館的理念,我們的想法就是要打通很多邊界,比如說,實體與虛擬之間的邊界,博物館圍牆內外的邊界,館內各個部門之間的邊界,還有博物館行業和其他行業之間的邊界。

我們在2015年就開始跟地鐵合作,把我們的文物我們的展品,都拿到地鐵站點做展示,同時做一些相關配套活動,非常受觀眾歡迎。

除了地鐵之外,我們還把我們的展覽帶進商場和機場,我們在白雲機場到達區3000平方米的空間裡做了文物展覽,觀眾反響比較好,三個月時間有160萬的觀眾。

我們在機場開了兩個形象店,希望把它作為一個嶺南文化展示的視窗,所以我們開的是形象店,開的是品牌店,我們希望通過這個視窗去展示嶺南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把相關的教育活動和非遺展示都帶入了其中,效果也是非常好。

3、開放的心態

我們一直強調博物館要有包容的心態,實際上中國的博物館界做得並不太好,保守的趨勢還是比較大的。

其實,博物館應該用一種開放心態去看待我們未來的科技,去看待我們的社會發展,去看待我們的博物館在未來社會角色中所起的作用,而不是說博物館的所有事情都是一成不變的。

所以這幾年,我們的廣東省博物館也做了跨界的工作,可以看到有相關的藝術的活動,有時裝秀,有新年音樂會,有戲劇表演,有朗誦會,把藝術的生活跟博物館結合起來了。

當然,這些內容需要跟博物館相關工作掛鉤的,不能說隨便找一個音樂會來演,那肯定是不行,音樂會的主題都是圍繞相關的展覽和教育活動開展的,其他的活動也是一樣的。

當然博物館可以很好玩,可以組織大家一起來做與博物館相關的活動,擴大博物館對社會宣傳的手段,也擴大觀眾對博物館的興趣。

三、共建共享的博物館

一個博物館的社會責任,不是說僅僅做好博物館本職的事就可以了,作為一個文化服務機構,共建共享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舉兩個例子,四川博物院和內蒙古博物院的流動博物館。

我們也做了流動博物館,2004年起,做了14年的流動博物館,我們有100多個成員部門,每年的觀眾300多萬。我們把展覽送到了邊遠山區,送到了海島,送到了瑤寨,送到軍營,擴大了文化的影響力。

我們同時還發揮一個大館的作用和責任,帶動成立了廣東文創聯盟。這個聯盟跟以前只是單純由博物館組建的文創聯盟不一樣的,它包括文化事業部門,如圖書館、美術館、文化館等,還包括設計、生產、銷售企業等,還有融資機構,比如說銀行,首批成員部門一共88家。

我們希望這種打通文創上下遊的做法,能夠更好地促進文創發展。

共建計劃是2017年的開始的,作為省博,我們希望發揮龍頭作用,我們主要是幫助縣級和縣級以下的國有博物館和非國有博物館,提供技術、人才、資源方面的支持,通過共建的方式來幫助其他博物館發展。

四、智慧通達的博物館

2014年5月,國家文物局選了7家博物館作為智慧博物館試點部門。在博物館的基礎上,利用新一代的通信網絡技術,包括物聯網、雲計算、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構建一個智慧博物館。框架內容主要包括保護、管理和服務三個方面。

山西博物院的特色是知識圖譜展示,它是以展示為重點的智慧博物館代表。

蘇州博物館是比較全面的,涉及到保護、管理和服務方面的所有內容,也是做得非常有特色。

廣東省博做的內容比較多,但是我們主要還是以智慧管理為核心的。

廣東省博的智慧博物館,到2017年4月份一共做了三期工程。

2017年下半年到2018年,我們關注的問題主要是數據可視化。我們把藏品大數據、觀眾大數據和項目大數據都做了精細化的分析,這些全部都是實時更新的,這也為決策和未來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技術平台,包括觀眾需求。

三個不同類型的智慧博物館建設,不同博物館的發展方向沒有優劣之分,都是為中國博物館的發展提供經驗借鑒,這個過程中有不同的面向,更有利於未來總結經驗,更有利於未來智慧博物館的發展。

五、博物館技術發展的未來趨勢

這是美國的《地平線報告》關於博物館發展的幾種未來趨勢。

當然也加了一些我自己的想法,包括一年之內到未來四五年,這些都是我們博物館未來發展可能需要的技術。有些我們中國博物館已經開始嘗試了,有些還沒有做。這些西方社會認為的對博物館發展有促進作用的技術,對中國博物館的發展同樣是有指導作用的,因為我們現在的智慧博物館做的良莠不齊,有水準很高的,也有智慧水準較低的。

圖表中為我們指明了未來要往哪個方向發展,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講到了促進博物館新技術運用的這些關鍵趨。

近期趨勢:參與式體驗、可移動內容與送達。中國博物館在可移動內容與送達方面已經做得非常好了,但參與式體驗相對來講還比較弱,這一塊技術包括怎麽樣給觀眾更多的參與式體驗,是我們需要大力去做的。

中期趨勢:博物館的數據分析、個性化。觀眾有不同個性化的需求,不是說推出一個資訊對所有的觀眾都管用。就像在淘寶、天貓上買東西一樣,包括網絡新聞,都有這種智能化推送,根據需要做推送。別的行業能做到,博物館一樣能做到,所以這是博物館未來發展的技術趨勢。

遠期趨勢:博物館館員的新定位,增強跨機構的合作。現在分工越來越細,我們的員工需要不斷學習新技術,怎麽樣在這個過程中跟觀眾交流,怎麽樣提升我們自己的水準,這才是博物館發展的關鍵,也是未來需要關注的。

另外就是跨機構的合作,以後怎麽跟其他機構合作,這是博物館長期發展或者擴大社會影響力的一個重要關鍵步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