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國博館長王春法:博物館如何借助科技走向未來

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總是在描述歷史和思考未來中穿梭,尋找平衡。5月18日是第43個國際博物館日,本屆博物館日主題圍繞“傳統的未來”。

如今,以VR、AR、大數據、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為基礎設施和創新要素的先進科技手段不僅讓文物走出館牆,更讓文物愈發生動、智慧。科技,是博物館從館內走向館外,從傳統走向未來的極佳助推。

中國國家博物館(以下簡稱國博)是國家最高歷史文化藝術殿堂,《中國科學報》就“新時代下的文博館如何借助科技走向未來”專訪了國博館長王春法。

轉型與思考

1

您在2017年底進入國博之前,長期從事的是科技管理和科技政策研究工作,從科技口到文化口,您在轉型期間思考最多的問題是什麽?

這一年多時間裡,我一直邊學習邊思考,國博到底該是什麽樣子,它有著怎樣獨特的定位?這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我只能以自己的理解作解釋。

首先,國博不完全是一個歷史博物館,儘管它最早是由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合並而來,帶有非常鮮明的歷史博物館的印記;其次,它不是藝術博物館或展覽館,因為藝術博物館所收藏或展示的主要是美術作品或者說藝術品,而國博所保存的主要是中國5000多年歷史發展中不同時代的代表性物證,展覽館主要是提供展覽場地,不具有收藏、研究和教育功能;最後,國博也不是一個旅遊景點,如果抱著觀景的心態來國博參觀,那確實是會失望的,因為這裡沒有景點,只有形態多樣的文物藏品和各種類型主題的展覽。

從這個意義上說,國博應該是包含了收藏、保護、研究、展覽、教育功能的綜合性博物館,承擔著特殊的意識形態和文化功能,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集中呈現地,是中國夢的發祥地。

此外,國博的建築面積達到了20萬平方米,是世界上單體建築面積最大的博物館,涉及水、電、氣、暖、安保、消防以及庫房維護、文物保護等多方面的技術支撐,是一個極為複雜的系統。管理這樣一座龐大的建築,牽涉到人力、設備、安防、對外交流等方方面面。因此,千萬不能把國博單純看作歷史文物的匯聚地。

2

在科技領域的工作背景,會讓您在看待文博行業時有什麽不一樣的視角?

我想,長期從事科技領域工作帶給我的訓練,一是理性嚴謹,不那麽感性,就是說作任何決策都要有科學依據,不能當“三拍”幹部,就是拍腦袋決策、拍胸脯保證、拍屁股走路;二是系統思維,就是在遇到問題時,不是把它當作孤立、分割的部分來處理,而是用聯繫、發展和系統的觀點進行分析和把握,反對部門之間各守一攤、互不聯繫;三是戰略思維,習慣從國家的重大決策部署出發來找位置、選題目、做文章,把中央決策部署和國博的具體工作實際結合起來,創造性地開展工作。長期在科技領域積累的這些方法對我在國博這樣一個複雜系統中開展工作,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藏品與價值

3

國博的展品超過了140萬件,如何更大限度地挖掘且展示它們的價值?

由於現行文物管理體制問題,最新考古發掘出土文物基本都留在了當地,導致國博已經有30多年沒有最新考古發掘品入藏。國博最主要的功能是以物說史、以物證史、以物釋史,構建中華文化物的話語表達體系,如果沒有源源不斷的最新考古發現品入藏,國博在這方面的功能就會持續弱化。儘管如此,國博畢竟是國家最高歷史文化藝術殿堂,擁有143餘萬件珍貴歷史文物,最大限度地挖掘展示這些文物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審美價值、科技價值以及時代價值,仍然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因為文物並不完全是越老越好,也不完全是越美越好,而是要有故事,是反映那個時代經濟社會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代表性物征,能夠反映所處時代科學技術發展水準,同時,還應該擁有審美價值。

如何評價一件文物的價值,我認為,文物藏品的價值只有通過具體的展覽才能夠完整充分地呈現出來,因為每個展覽就是一個相對完整的敘事體系。它會圍繞一個主題,講述一段完整的故事,並由此挖掘並呈現出每件文物藏品的真實價值。展覽變了,我們認識和思考文物價值的角度和內涵也會因之發生變化,文物藏品價值的呈現方式也會因此而發生變化。正因為如此,我才提出“不求所藏、但求所展,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理念原則,並據此與國內外其他文博機構建立戰略合作關係,促進藏品借展和重要展覽巡展,從而最大限度地讓文物活起來。

以2018年為例,國博共推出展覽66個,其中新辦展覽40個,形成以基本陳列為骨乾,以主題展覽、專題展覽、臨時展覽為支撐的立體化展覽體系。在臨時展覽之下包括了歷史文化展、精品文物展、考古發現展、地域文化展、國際交流展、經典美術展等,不同層次類型的觀眾在這裡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展覽。

從去年的情況看,比較有代表性的既有“真理的力量——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主題展覽”“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等主題展覽,也有“古蜀華章——四川古代文物菁華”“大唐風華”等地方精品文物展,還有“江口沉銀——四川彭山江口古戰場遺址考古成果展”“禮出東方——山東焦家遺址考古發現展”“滿城漢墓展”等考古發現展,更有“無問西東——從絲綢之路到文藝複興”“學院與沙龍”“創造的力量——十九世紀美國專利模型展”“平民情懷——平山鬱夫絲綢之路藏品展”等國際交流展,以及張大千藝術展、“法古禪心——李苦禪藝術展”等經典美術展,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

記得剛到國博工作時,曾有一位同志告訴我,若要認真看完國博所有展覽需要8天,當時還覺得有點誇張,現在看起來確實需要花比較多的時間。所以,在這裡我要真誠地提醒來國博參觀的觀眾,一定要轉變心態、做好計劃,多來幾次觀展,每次只看一兩個展覽,這樣才能看得進去、看得明白。期待幾個小時就玩轉國博的,注定只是到此一遊,收獲的只能是累,它不會帶給你深刻的精神文化享受。

科技與應用

4

您提到過,國內博物館在展覽結構方面展示傳統文化多,有關革命文化和當代先進文化的展覽少,有點“厚古薄今”。科學文化作為一種先進文化,您認為博物館在展示科學文化方面能有怎樣的作為?

至少在三個方面可以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是在征藏上加大對科技文物的征集力度,而這恰恰是許多博物館普遍欠缺的部分。我從科技行業來,深知科技史本質上是人類智力施之於自然現象所產生的思想火花機甲狂潮、燃燒的過程,因而是面向全社會普及科技知識、傳播科學文化的重要學科載體,博物館完全有條件、有能力也應該把這個過程中產生的代表性物證收集、保存起來。也正因為如此,去年,我們征藏了理論物理學家馬中騏獲得的新中國“第一號”博士學位證書,這件錢三強於1982年3月4日簽發的紫紅色封面、印有金色國徽、編號10001的學位證書在國博“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中首次亮相。

我們還先後征藏了著名高能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先生捐贈的L3實驗用鍺酸鉍晶體,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捐贈的帶有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研製團隊集體簽名的試驗隊隊旗和9枚載人航天器發射任務隊徽,以及中科院院士潘建偉捐贈的“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載荷及手稿資料。今後,我們還要加大這方面的工作力度,讓更多的科技發展代表性物證進入國博。

二是舉辦科技相關展覽。去年我們舉辦的“創造的力量——美國十九世紀專利模型展”是我們調整展覽結構的初步嘗試,在社會上引起熱烈反響。今後我們還將舉辦多個科學家專題展,比如哥白尼展、愛因斯坦展等等。從長遠來看,我們還要開設一個科學與工業展廳,系統梳理中國古代至現當代的科技發展脈絡,用科技進步的代表性物證,充分展示現代科技的偉大力量,展示工業文明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變化,展示科技改變生活、創新引領未來的無限可能。

三是探索科學與藝術融合碰撞的途徑方式。具體說來,就是以科學與藝術為主題開展學術研討,舉辦展覽展示活動,支持鼓勵藝術家和科學家相互交流、相互激蕩,引導藝術家們創作更多科學技術題材的美術作品。今年將與清華大學合作舉辦的藝術與科學專題展覽,以及擬從國外引進的主題展覽,就是在這方面開展工作的初步嘗試。

5

近些年來,由於全球信息革命的突飛猛進,以雲計算、物聯網、移動通信、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也紛紛進入文博領域,使博物館的存在方式、運營方式、展現方式也不斷走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去年,國博啟動了智慧國博建設,我們如何理解“智慧博物館”這個概念,該項目有什麽具體的目標、規劃?

博物館不光是歷史文物集中地,更應該成為當代先進技術應用的薈萃之地。隨著人類社會走過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階段,博物館的智慧化將會是不可避免的大趨勢。

但是,首先,目前關於智慧博物館建設還沒有一個公認的統一標準,沒有人能夠清晰地描繪出智慧博物館應該是什麽樣子的。現在很多博物館都在嘗試VR、AR、沉浸式觀展,人們在逛博物館的時候,還可以享受文物拍照識別、語音智能導覽等技術服務,於是很多人以為這就是博物館智慧化的主要內容。實際上,智慧博物館並不只是簡單的建立一些應用系統和多媒體展示,而是需要建立一整套“人+ 物 +應用 + 管理”的多端融合體系。

其次,國博在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方面欠账太多,與國內外先進水準相比差距太大。我提出建設智慧國博項目,就是要以感知、數據、決策、行動和評估為關鍵節點,全力提升國博的智慧化水準,實現彎道超車。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重點是通過數據采集、清洗、挖掘、管理建設國博的智慧大腦,並以此為龍頭建設智慧樓宇、智慧庫房、智慧文保、智庫展示、智慧傳播、智慧設計等系統,實現應用系統之間信息共享,到2021年初步建成設施智能、數據融合、管理精細、服務精準、安防協同的智慧國博運營服務體系。

目前我們最大的困難是缺乏既懂博物館業務又懂信息技術的複合型人才,對智慧博物館技術支撐體系及其未來發展趨勢缺乏系統深入準確的把握,同時,轉變幹部職工的思想觀念也是一大難題。真誠歡迎有意願、有志向的優秀專業技術人員來國博工作,我們共同完成這樣一項重要使命。

6

依靠新科技構建而成的展品、展覽日益增多。那麽,與此同時,如何避免這些炫酷的、娛樂性的體驗不去消減對藏品內容理解的深度,您認為該怎樣把握的分寸?

過度的炫酷肯定會影響到觀眾對文物展品內在價值的認知和欣賞,但某些情況下通過信息網絡技術和數字技術又確實有助於擴大展覽閱聽人面、提升觀展體驗。比如說,各種臨時展覽的時間總是有限的,觀眾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在展期內參觀展覽,因而希望看到永不落幕的展覽,這就需要通過“互聯網+展覽”方式建設各種各樣的網上展廳讓更多觀眾通過互聯網、移動端欣賞展覽,同時也可以讓展覽持續時間更久,讓更大範圍的觀眾在更長的時間內看到更好的展覽。

但是,在這裡我要強調的是,任何科技手段都只是博物館展陳的輔助支撐,在這個過程中,科技應用一定是把文物價值的某一方面凸顯出來,進行放大。它們是為文物服務的,不能喧賓奪主,相互顛倒,替代文物本身的價值呈現,而讓文物展陳成為各種技術應用的實驗品。

從這個意義上說,任何借助其它手段間接觀展或體驗方式都比不上面對面地直接欣賞文物展品,切身感受它們的氣息,認知和把握它們豐富深刻的內在價值。因為文物藏品只有在展覽中才能充分展示其價值,才能夠開口說話,把自身的故事講出來。正因為如此,參觀博物館成為一種新時代精神文化消費的新時尚、新方式。

內容轉載於《中國科學報》 (2019-05-17 第5版 文化)

原標題《科技讓博物館從傳統走向未來》

圖片來源於網絡

編輯:miyagi#city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