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昔日汽車經銷巨頭破產重組 1700萬借款壓垮百億龐大

時代周報特約記者 駱一帆 發自廣州

深陷資金與債務困境的龐大集團(601258,SH)似乎已走到了發展的十字路口。近日,有媒體報導,龐大集團已於上月向法院申請破產重組,目前正等待審批回復。

在此之前,龐大集團曾經是在中國和全球市值排名第一的、首隻登陸A股市場的汽車經銷商,曾以500億-700億元的年銷售額、10億元左右的淨利潤,獲資本市場追捧。

一切源於一筆1700萬元的借款,這被外界形容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但最後一根稻草也常被用在另外一個截然不同的場景:“抓住最後一根稻草,抓住最後一絲生機。”

“大家一聽‘破產’兩個字,就感覺好像龐大破產了似的,其實不是這樣的。” 龐大集團董事長龐慶華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此次龐大的破產重組重點在於“重組”兩個字,一方面,通過債轉股的方式解決公司債務問題;另一方面,通過引入新的戰略投資者,緩解公司資金壓力。在龐慶華看來,申請破產反而是生機。

然而,如果壓死駱駝的不是那一根稻草,龐大是否能夠起死回生?

1700萬借款引發破產重組

龐大集團眼下處境非常艱難。根據公司財報顯示,2018年,龐大集團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約為-61.55億元,同比下滑3003.23%。

進入2019年,龐大集團這一發展情況並沒得到明顯的改善,一季度,龐大集團歸回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同比下滑1168.05%,發展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在董事長龐慶華看來,破產重組是包括債權人在內多方商議得出的結果,是龐大解決目前發展困境的最好方案。

方案能否通過審批,對於龐大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而結果可能會在一個月後正式揭曉。

破產重組並非龐大集團主動申請。早在5月13日,龐大集團便發出公告表示,由於龐大集團於2017年5月4日向北京冀東豐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冀東豐公司”)借款1700萬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用於進貨,借款到期後,龐大集團因資金緊張,未能償清債務。

因此,冀東豐公司向法院提出對龐大集團進行重整的申請。

龐慶華向時代周報記者解釋,所謂破產重組申請,就是5月13日公告內所說冀東豐公司提出的重整申請。

據他表示,因為引用的是破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所以稱為破產申請。“許多人看到了破產兩個字,就以為龐大破產了,所以這段時間,龐大又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事實上,破產重組並不等同於破產清算,破產重組是企業最後一次資產重組機會,如果企業能夠在限定的時間內,通過重組整頓,能夠清償債務的,法院應當終結對該破產企業的破產程序。

對於企業重組,龐大集團此前也是進行了多方面考慮。“因為龐大債權人比較多,有100多家,一個一個征求意見,最後統一,這並不現實。但在破產重組的大框架下就會比較好辦了,成功率相對高。”龐慶華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這個決定征求了很多有關部門與債委會中多數人的意見,大家都讚成。”

據了解,龐大此次破產重組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通過債轉股的方式,讓債權人成為企業股東,在保護債權人利益的同時也讓龐大集團負債率下降;二是通過引入新的戰略投資者,為龐大注入新的資金,緩解其資金短缺的壓力。

龐慶華表示,目前已有投資者表示對龐大感興趣,如果此次破產重組能夠順利實施,龐大集團將如同重獲新生。

負債率高企

這並不是龐大第一次尋求轉機。2018年2月23日,龐大在灤縣召開清欠誓師大會。各大區代表頭戴紅絲帶,肩挎紅布條,上台簽署了任務目標。

很明顯,一場大會並沒有挽回龐大的頹勢。2018年,龐大“賣店”的新聞時不時傳出。數據顯示,2017年,龐大集團的經營網點數量為1035個,而到2018年年末,這一數字已減少至806個。目前,這一“瘦身計劃”還在執行當中,龐大希望將經營網點數量最終控制在360個左右。

同時,債台高築成為龐大的“拖累”。財報顯示,到2018年年末,龐大的資產負債率已高達80%。如此高的資產負債率,銀行很難有足夠的信心對企業繼續進行資金支持,在國內車市遇冷的大環境下,本就經營困難的龐大缺少資金支持,發展變得更加困難,企業負債率進一步升高,如同進入了一個惡性的死循環。

“如果沒有證監會調查這個導火索,後面的一系列事可能不會發生。”龐慶華如此向記者表示。如其所說,如果要找出上述死循環的原點,應該要從2017年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證監會”)對龐大集團的調查開始說起。

2017年4月,龐大集團收到證監會立案調查通知,2018年7月,證監會對龐大集團出具《行政處罰決定書》,龐大集團及相關當事人最終被認定存在未如實披露權益變動情況等信息披露違規行為,被處以罰款和警告。

如同多米諾骨牌推倒一般,證監會的處罰顯然影響了銀行對龐大集團的信任,收縮貸款隨後而至。“一年時間銀行對龐大收貸約242億元,造成公司現金流嚴重不足。”龐慶華透露,由於缺乏資金購車,企業經營無法正常進行,所以迫不得已向政府求助。唐山政府、河北政府、銀保監會、最高法院等部門都對龐大表示支持,因此也才有了此次的破產重組。

儘管證監會的調查成為了導火索,但回顧企業的發展,龐慶華並不認為這是導致龐大陷入目前困境的主要原因。“任何企業都要受到監管部門的監管,犯了錯誤就要接受懲罰。”龐慶華向時代周報記者慨歎,龐大的問題主要還是在於自身此前的發展過於激進,風險防範意識差,如果此前在店鋪擴展、貸款等方面進行更為嚴格的控制,可能就不會出現眼下的不利局面。

正如龐慶華所說,在成功登陸A股後,龐大集團的發展腳步開始加大。在上市當年,龐大集團新開經營網點331家,隨後持續擴張,至2013年年底,其營業網點一度達到1351家。而在極速拓展經營網點的同時,龐大的業務範圍也在不斷擴大。

拿下雙龍代理權,拿下巴博斯(奔馳的改裝車代理廠商)中國境內的代理權,建立阿斯頓馬丁專營店……如日中天的龐大甚至已不滿足於停留在經銷商業務層面,而是希望能在整車企業中也能“插上一腳”。

正是由於此前急於大規模業務擴展,才為龐大今日的發展埋下重大隱患。資料顯示,為入股薩博汽車,龐大集團提前預付4500萬歐元,隨後薩博破產,該款項被100%計提壞账準備。

能否走出泥潭?

按照規劃,如果此次破產重組能順利進行,解決企業債務和資金流兩大問題,配合企業自身的“賣店瘦身計劃”,龐大集團或許將擺脫發展的惡性循環。

然而,這並不表示該過程不存在任何風險。2018年,國內車市出現28年來首次負增長,進入2019年,這一疲軟情況依然還在延續。根據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數據顯示,今年1-5月,國內乘用車市場累計銷售僅為825.81萬輛,同比下滑超過15%。

全聯車商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總裁曹鶴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目前國內車市遇冷,汽車經銷商均承受著較大發展壓力。因為情景並不光明,所以很難有投資人願意將錢投給龐大集團。此外,龐大的債權人以此前借款的銀行為主,如果其通過債轉股成為龐大集團股東,也不可能安排有相關經驗的人參與龐大集團的經營管理,龐大本身在經營管理方面所存在的問題可能依舊難以得到解決。

正如曹鶴所說,近年來,龐大集團高管離職十分頻繁,多名副總經理、監事等高管先後提出離職。更為雪上加霜的是,針對證監會此前對龐大集團的處罰,5月2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上交所”)也對龐大集團下達了紀律處罰決定書,公開認定龐慶華3年內不適宜擔任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這是上交所的慣例,證監會處罰後,上交所都會跟著有所響應。”龐慶華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自己會坦然接受。在他看來,即便是辭去董事長的職務,也並不遺憾。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