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8個視力年齡關鍵期,不同時期應關注哪些眼健康問題?

我們人類,80%以上的信息都通過視覺獲得,所以視覺是我們最重要的感覺系統。視覺健康也日益成為現代人生活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

引起我們視覺的外周感受器官是眼睛。眼睛,同我們的身體發育一樣,有一個逐漸成熟和老化的過程。所以,在人生不同階段,需要關注的眼健康問題是有側重的,一旦錯過最佳時機,預防和乾預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那麼,不同年齡段,我們應該更關注哪些眼健康問題呢?要進行什麼活動和採取什麼措施,才能做到早防早治?


新生兒期(0~1歲)

重點關註:先天性上瞼下垂,先天性白內障、先天性青光眼

新生兒期是視力發育的敏感時期,尤其要當心先天性眼疾。


這麼防治:

1.出生一個月後,做次眼底檢查,確定玻璃體和視網膜沒有先天性毛病。

2.有眼病家族史的孩子、低體重兒、早產兒,更要重視眼睛檢查。

3.上瞼遮蓋瞳孔1/2以上、晶體狀渾濁,都是異常信號。

2~3歲

重點關註:遠視、散光、屈光參差、斜視、弱視

兩三歲到六歲,遠視、散光、屈光參差、斜視、弱視的毛病,都不太容易被發現。等到6歲以後有癥狀,再乾預效果就差了。


這麼防治:

1. 2~3歲時做一次驗光,可以準確篩查出是否存在這些隱疾。如果有,及時通過光學等矯正手段進行乾預。

2.重視孩子戶外活動。每天堅持2~3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能很好預防近視。

3.堅持每半年或一年做視力、驗光檢查和眼軸檢查等。


學齡前

重點關註:眼睛屈光過度發育

一個五六歲的孩子,檢查發現沒有遠視,看東西也挺清楚的。你是不是覺得他的眼睛很健康?錯了。

他的眼睛其實已過度發育!一般來說,3歲及以下的孩子有300度左右遠視,五六歲的孩子有200度左右遠視,10歲的孩子可能還有100度左右遠視。


這麼防治:

1.堅持定期檢查視力和驗光。

2.從源頭改掉壞習慣,盡量不要讓孩子過多讀書、寫字、繪畫、玩電子設備。


12歲前

重點關註:假性近視、視力矯正

有的孩子視力原本不錯,可假期過完,視力突然下降,父母急忙帶孩子去配眼鏡。這種做法,真有些草率。很有可能,這些孩子只是假性近視。


這麼防治:

1.想要判斷是假性近視還是真性近視,正確的方法,是去眼科或專業視保機構進行驗光。

2.如果孩子已確定是真性近視,而且是必須配眼鏡,那建議12歲前第一次配近視眼鏡,請去專業眼科進行散瞳驗光。散瞳驗光,再配合規範的主覺驗光,綜合出來的度數,往往比隻用電腦或常規插片驗光測出的近視度數低。也就是驗光更準確,配戴更舒適。

3.矯正視力是好時候。如果孩子正處於假性近視階段或是真性近視的初期階段,那麼進行視力訓練可得到非常不錯的效果。

初高中生

重點關註:高度近視控制

學業壓力大,可眼睛不能太「拚」。

近視控制得不好,發展成為高度近視的話,視網膜脈絡膜病變、視網膜裂孔或脫離、黃斑變性出血、白內障、青光眼等併發症,都可能找上門。

這麼防治:

1.一定得有下面這個意識:還沒近視的,很幸運,重視預防;已經近視的,弦繃緊,控制度數。

2.保持良好用眼習慣


上大學後

重點關注近視控制與發展


這麼防治:

1、相對於緊張的三年高中生活,大學可以說相對會輕鬆許多,但這個階段往往放眾的電腦、手機遊戲、熬夜等對眼睛健康造成極大的影響,所以,我們必須要剋製自己。

2、慎重考慮雷射手術,雷射近視手術風險大,可怕的後遺症會可能帶來一輩子的痛苦。

注意:

小孩子的遠視很寶貴,3歲開始定期做眼科檢查。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嬰幼兒天生就存在遠視,隨著年齡增長,眼球發育,遠視會逐漸減少,到7歲時候,仍會存在75度左右的遠視。

其實,這種遠視,醫生稱為生理性遠視,非常珍貴。這個儲備用完了,接下來眼軸繼續長,就會慢慢朝近視發展。

所以,現在最新的理念,提倡給小朋友建立屈光發育檔案,而不是簡單測個視力。

如果單純看視力,就會覺得孩子視力很正常,但是如果看屈光,3歲時,人家有100度遠視,你家孩子只有50度。
「這就是一個預警:你家孩子近視風險高,因為他的眼軸增長比其他孩子快,儲備用得太快了,趕緊乾預。」比如有意識地增加孩子戶外活動時間。


如果有其他視力問題,歡迎評論區留言評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