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3歲男童遭狗撕咬,滿臉縫合200多針!請別再說「我家狗不咬人」

??

開篇先問大家一個問題:

如果家裡有只能說話的貓,你的孩子會害怕嗎?它不僅能用國語和你交流,還能實現智能家居控制、語音購物、音頻播放等功能......它就是「天貓 精靈」,哈哈哈。

你了解這隻「貓貓」嗎?掃描下方二維碼,在1分鐘內完成題目,將有機會獲得神秘禮物哦~

??

氣象悶熱容易導致犬類動物煩躁,

易發生咬人、傷人的意外!

帶孩子外出一定要謹慎!再謹慎!

同時也呼籲那些愛狗人士,

請不要再說

「我家狗不咬人」

出門遛狗請務必牽繩!

7月10日清晨,武漢某小區。奶奶和姑媽正帶著6個月大的睿睿在小區的休閑廣場乘涼,突然兩條大狗迎面撲來,並且對著睿睿一頓亂咬。

其中一條黃狗還從姑媽的懷中搶走睿睿,跑出6、7米遠,見狀奶奶想將睿睿從狗嘴下奪回,但另一隻黑狗不鬆口。幸得周邊好心鄰居的幫忙才從狗口下奪回睿睿,目前小睿睿傷勢較為嚴重。

01、任何品種的狗都不是絕對安全的

美國研究者們對537例兒童被狗咬傷的案例進行分析發現:咬傷事件中混血狗佔了兩成,拉布拉多佔了一成,羅特威爾和德國牧羊犬加起來佔一成,金毛巡迴犬隻佔其中的3%。雖然溫和的犬類傷害孩子較少,但同樣會攻擊兒童。狗受到了威脅會咬人,但是別忘記了,狗高興的時候也可能會咬人!

02、狗狗為什麼愛咬孩子

孩子體格較小,對狗沒有什麼威懾力,而且盯著狗的眼睛看會讓狗覺得受到了威脅,孩子和狗又差不多高,這種高度相當的凝視尤其會讓狗覺得受到了威脅。

狗在以下情景中更容易對小孩發起攻擊:狗感到小孩(尤其是6歲以下)可能要奪走它的食物,或玩具時更可能發起攻擊;狗感到自己的領地被小孩侵犯時可能發起攻擊。狗如果碰上吵鬧、尖叫的嬰兒或幼兒,容易因焦躁而發起攻擊。

03、狗最愛咬孩子的臉

孩子個子矮,容易被狗咬到頭頸部等神經較多的敏感部位,所以,很多被狗咬傷的小孩都傷在面部,慘不忍睹。且孩子體重輕,一旦狂犬病毒從傷口進入血液,病毒的濃度相對較高,危險指數就非常高。

01、不要跑

因為逃跑會激起狗狗追捕獵物的天性,它們會狂追你,即使它們最初的意圖只是想要玩一玩。站在狗狗的旁邊位置,讓狗狗處在你視野的邊角區域不要和它面對面直視。這會對狗狗傳達一種你不是威脅的信號。

02、像一棵樹一樣站在那裡

當狗靠近你的時候,站著不要動,像一棵樹一樣。不要揮動手臂,也不要抖腿。不要和狗狗有眼神的交流,因為這樣很可能引起狗狗突然進攻。很多情況下,如果你忽視狗狗,它會對你失去興趣然後走開。不要將手臂或者胳膊伸展到頭頂。要保持手指蜷縮在拳頭裡以防被咬傷。

03、給狗狗其他可以咬的東西

如果狗狗繼續嚇你的話,「喂」給它別的可以咬的東西,比如書包,水瓶,任何除了你的手臂和腿等身體的部位。這會分散它的注意力,為你贏得足夠的逃跑的時間。

04、面對狗狗用命令的語氣說,「向後退」。

如果狗狗仍舊錶現得很有進攻性,忽視或者安撫它就不起作用了,直面並嚴厲地命令它離開。你仍舊需要避免眼神的交流。

05、保護臉部、胸部和喉嚨。

這些是身體上最敏感的部位,被咬的話會給身體造成非常嚴重的傷害。如果你跌倒或者被狗狗撞倒在地,捲曲成一個球,捂住耳朵,保持不動。盡量不要尖叫或翻滾。

先用衣服蓋住狗的頭,狗的眼睛被遮蔽了,如果鬆口,也無法回頭咬到你。

用你手邊方便取得的, 皮帶, 布條,水管,繩子等,用力勒住狗脖子,向上提高,讓狗前腳離地,狗無法呼吸自然就會鬆口。狗如果有戴項圈,可直接把項圈提高,也能短時間起到讓狗不能呼吸的作用。

如果實在甩不開狗狗,可以用任何堅硬的東西,用力擊打狗狗的鼻子。因為犬類敏銳柔軟的鼻子是他們的要害部位,被擊中後通常會因劇痛而轉身逃跑。

切記,千萬不要去打狗, 咬人的狗越打越凶,越不鬆口!

被狗咬傷後應該第一時間處理傷口,用流動的水沖洗傷口至少15分鐘。同時不要擠壓傷口。徹底沖洗後,「用碘伏塗擦傷口」,將孩子儘快送到就近的具有狂犬病免疫預防資質的醫療機構就診。

查找這些醫療機構的名單,家長可以登錄當地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網站,找到狂犬病免疫預防門診目錄,在目錄中即可查找到裡自己位置最近的具有自製的醫療機構。下圖以北京地區,北京朝陽區具有狂犬病免疫資質的醫療部門為例。

鑒於狂犬病死亡病例中有40%是15歲以下的兒童,家長們一定要先收藏好下面這張圖片,萬一自己或者身邊親朋好友的孩子被貓狗咬傷,可以第一時間翻出來參考。

Q:狂犬病疫苗必須在被狗咬傷後24小時內接種嗎?孩子被咬3天了,是不是就不管用了?

A:被咬後只要沒有發病,什麼時候接種都不晚。並不是過了24小時就沒用了。

Q:孩子多大才可以接種狂犬疫苗?聽說狂犬疫苗會影響孩子智力,是這樣嗎?

A:狂犬疫苗對各個年齡都是安全的,尤其是被狗咬傷後,沒有禁忌症。接種疫苗預防狂犬獲益遠遠大於可能的不良反應。狂犬疫苗影響智力的說法純屬謠言,沒有任何科學證據,家長不要聽信謠言,影響了孩子的疫苗接種。

Q:傷口達到出血的程度才需要打狂犬疫苗嗎?

A:並不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動物咬傷分類和處理方法明確規定:孩子被風險動物輕度咬傷或抓傷,即使沒有流血,也一定要立即接種狂犬疫苗。

Q:狂犬疫苗保護期是多長時間?

A:一般來說,狂犬疫苗保護期為6個月(無進口、國產區別),注射完最後一針後的3個月內為絕對保護期,此時抗體處於高峰期。3個月後抗體下降較快。因此,如果3個月內再次被狗咬傷,可以不注射疫苗。6個月內被狗咬傷可以加強兩針。超過6個月的需要重新注射。

Q:抗狂犬病血清和狂犬疫苗有什麼區別?到底打哪個?

A:如果傷勢不嚴重(傷口未出血),且寵物風險性相對較低,可以不用血清,隻注射疫苗。對於有嚴重暴露並出血的傷口,則一定要及時注射血清。是否需要注射血清,父母很難自行判斷,最好及時到醫院就診。

Q:孩子在幼稚園被小朋友咬了,需要打疫苗嗎?被兔子、老鼠、倉鼠咬傷後需要打狂犬疫苗嗎?

A:上述情況都沒有證據證明會傳染狂犬病,因此世界衛生組織以及我們國家發布的《狂犬病預防控制技術指南》都不推薦打狂犬疫苗。

Q:孕期、哺乳期可以打狂犬疫苗嗎?

A:引用世界衛生組織(WHO)官網上的說法:目前市面上能獲得的所有狂犬疫苗都是滅活疫苗,都可以安全、有效地用於孕婦和哺乳期媽媽,不會影響胎兒發育,也不會影響吃奶的孩子。

預防寵物咬傷,需要媽媽教會孩子和寵物的相處之道。以下7個行為最容易惹惱寵物,成為孩子被寵物咬傷的導火索,大家一定要警惕!

1、對陌生寵物過於熱情

告訴孩子,寵物和小朋友一樣也會害羞,對於初次見到的人,往往會很防備。在寵物還沒有搞清楚,你是「好人」還是「壞人」之前,最好不要對他動手動腳。

2、粗暴地拒絕寵物的「示好」

教會孩子識別寵物的「示好」行為,並告訴他正確的回應方法。例如:告訴孩子,當狗狗趴在你的鞋上輕輕嗅你身上的氣味時,說明狗狗想要和你交朋友。你應該保持身體正直,慢慢伸出手,輕輕觸摸小狗狗,而不是用腳踢開它或瘋狂地跑開。

3、逗弄發怒的寵物

寵物發怒的時候往往攻擊性最強,因此學會識別寵物發怒的信號是孩子做到自我保護的關鍵。告訴孩子,當發現寵物身體弓起,豎起身上的毛,並發出與平時不一樣的叫聲時,就不要靠近它,要離它越遠越好。平時在生活中,家長可以找一些影片,讓孩子形象地了解寵物發怒時的表現。

4、打擾「忙著」的寵物

讓孩子明白,就像自己睡覺和看卡通片時不喜歡被打擾一樣,寵物也有不希望別人打擾的時候。比如:生病的時候、睡覺的時候、專心吃東西的時候……

5、摸耳朵,拽尾巴

下次,在孩子為了被鄰居老奶奶「強暴親吻」而不開心的時候,不妨不失時機地告訴他,就像你不喜歡隨便被陌生人親吻一樣,寵物也不喜歡別人用「拽尾巴、摸耳朵」這種方式表達友好。

6、和寵物對視

寵物是不喜歡目光交流的,當它定睛注視著你的眼睛的時候,往往是將要發起進攻的信號。因此,告訴孩子當狗狗和你對視時,別猶豫,迅速回到家人身邊尋求保護!

7、在陌生寵物身邊撿東西

當皮球滾到了一隻不認識的狗狗身邊,怎麼辦?告訴孩子,最好求助於媽媽或狗狗的主人,千萬不要貿然自己去撿。因為寵物對陌生人往往比較提防,當陌生人靠近它時,它會以為你要傷害它,而向你發起進攻。

正文結束歪個樓

最近,公眾號改版,很多媽媽後台留言說找不到我們了,大家可以按照下圖操作,把父母網設為星標公眾號哦~這樣,推文就會按照時間順序在訂閱號顯示啦,我們的推送時間是每天清晨8點哦~

寶寶吃飯太費勁:

精心準備的美食寶寶看都不看一眼;

連哄帶蒙追出幾裡地才喂進一口

……

聽說「別人家孩子」自己就能把自己餵飽,

怎樣才能培養寶寶順利自主進食?

掃描海報二維碼,請專家支招兒吧!

?

猛戳【閱讀原文】,必須要教會孩子的求生技能

以上圖片來源網路,包括但不限於肖像權、名譽權、姓名權、知識產權等相關權益均歸權利人所有,我們尊重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如涉及包括但不限於肖像權、名譽權、姓名權、知識產權等相關權益之爭議,請權利人及時告知我方刪除,謝謝。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