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視野丨今天或許到了教育深度變革的“前夜”

當前的教育體系是被工業化需求塑造出來的

工業革命以後,社會發展要求教育提供大規模、標準化的專業化人才,逐步產生了今天大家熟悉的傳統學校,傳統學校更重視專門技能、知識體系的培養

在人類社會即將步入人工智能和機器即將代替大部分人類“工業化”工作的時代,亟需從源頭挖掘人類的潛能和智慧,重視人的個性化發展

面向2035的教育,是更有條件實現更加開放、更加重視人本價值回歸、更加尊重教育規律的教育

原題《迎接教育深度變革的“前夜”》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劉苗苗

時下,“未來教育”“未來學校”“未來教師”“未來課堂”等未來概念在教育界廣受熱議。

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向《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評論說:“工業革命以來,教育正在經歷比任何一個時刻都更接近深刻變革的時刻,今天或許到了教育形態和學校形態變革的前夜,必須未雨綢繆。”

那麽,未來的教育會變成什麽樣?是否會推翻既有教育模式?又能否根治今天的教育症結?

未來學校已來

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認為,“未來教育是當下進行著的為未來社會培養人才的教育。”

經過多年反思和實踐,一批面向未來培養人才的中國本土學校正在快速成長。這些學校在培養人才的社會責任感、幸福感、創新力等方面顯現出比傳統學校更多的優勢。

近日,《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走訪了一所面向高中學齡段開設的創新學校——探月學院。記者發現,探月學院有很多迥異於傳統學校的地方,比如,它的教學太空好似一個聯合辦公太空,教室裡沒有三尺講台,也沒有學生排排坐聽老師講課的場景,而是放置了便於學生分享、討論的圓桌式課桌。這裡的單個班人數最多不超過20人。

探月學院還有一些難以直觀看見的變化。比如,它的課程體系不是聚焦於學科知識的傳授,而是核心素養的養成。探月學院的學習采取混合式學習、項目製學習和深度學習相結合的方式。

所謂混合式學習,是讓學生根據各自進度,借助線上學習平台、線下研討與答疑場景,搭建嚴謹的知識體系。

項目製學習,是讓學生參與具體項目,明確學習動機,同時在完成項目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創造力、長官力等。

深度學習則是把中國哲學概論、西方哲學概論列入必修課,通過溯源探究以及對比研究,讓學生建立通用的系統思維方式和基本的文化認同。

該校負責人王熙喬接受《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採訪時說,所有看似新鮮的規劃設計,其邏輯起點都是以學生為中心,目標指向將孩子培養成內心豐盈、積極行動的人才,也就是樹人立德,以適應未來社會的需求,這也構成其不同於傳統學校的最大特點。

當前的教育體系是被工業化需求塑造出來的。工業革命以後,社會發展要求教育提供大規模、標準化的專業化人才,逐步產生了今天大家熟悉的傳統學校,傳統學校更重視專門技能、知識體系的培養,人的個性化需求退居其次。

在人類社會即將步入人工智能和機器即將代替大部分人類“工業化”工作的時代,亟需從源頭挖掘人類的潛能和智慧,重視人的個性化發展。這也要求以人為中心和以社會需求為中心這兩個看似分化的教育使命實現融合。

“或許正是因為我們存在於這個時代,我們才有機會去回歸教育最本質與美好的使命,去做以人為中心、能夠推動文明進展的教育,去重新定義學校到底是什麽。”王熙喬說。

王熙喬告訴本刊記者,探月學院成立僅兩年多,招生就顯現出供不應求的情況,而且在缺乏政府財政支持的情況下,有一些優秀的師資力量加入進來,並得到一些家長的支持和認同。“這裡的大部分家長關心的不是‘花這麽多錢,能否承諾保證上名校’,而是學校的人才培養體系能否為他們孩子的個性化成長提供條件。”

從探月學院的實踐看,社會對教育的需求已經發生了重要變化,越來越多人開始願意為個性化教育“買單”,進而激發創新學校的不斷湧現。

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已有數百家各類學校在進行從軟體到硬體的創新,隻不過創新步伐的大小、快慢有異。相對現有的51.2萬所學校,這一數量雖然微不足道,但其湧現的創新元素卻不可小覷。

傳統教育亟待變革

未來學校的破土而出,有著深刻的時代背景。

在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未來學校研究院相關負責人看來,未來學校與其說是教育界對教育創新的探索和追求,不如說是教育界面對內外部環境變化和教育發展現狀之間落差的反思,抑或內外部環境變化對教育發展現狀的倒逼。

該負責人介紹,首先,隨著新科技革命的興起、時代變化速度的加快,教育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有的甚至是顛覆性挑戰。比如,人工智能和線上課程的興起,正在大量替代傳統課堂上的“照本宣科”,倘若還沿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在不遠的將來,或將有許多傳統課堂、傳統教師被淘汰,面對新的需求應未雨綢繆。

其次,隨著社會文明程度和國家經濟實力的提升,公眾對教育的需求已經發生了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轉變,並對更高品質、更加公平、更加多樣化的教育提出越來越多的要求。近年來備受關注的“擇校熱”“擇師熱”以及由此衍生的“高價學區房”,已經充分折射出優質教育資源供不應求和分配不均衡的問題。與此同時,日益突出的人才供需脫節問題,尤其是創新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匱乏問題,亦暴露出傳統學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已較難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傳統學校勢必要做出變革。

再次,隨著國家對外開放程度的深化和互聯網的普及,更多教育人士、家長學生有條件走出國門,去學習和體驗國際一流教育,了解國際上各種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進而激發人們對傳統教育的反思。

在全球化加速推進和資訊化迅猛發展的背景下,面向2035的教育,有條件實現更加開放、更加重視人本價值回歸、更加尊重教育規律的教育。傳統教育需要變革,以更符合越來越多家長的需求。

聚攏教育創新的“星星之火”

面對已經湧現出來的創新學校,陳鋒認為,這些學校還只是未來學校的“星星之火”,無論其多麽閃亮,都仍囿於一隅,也難以代表未來教育。“只有不斷將微微閃爍的星星聚攏起來,匯成星辰大海,升華成未來學校規劃建設的模式,才能形成適應新文明發展的教育。”

而教育模式的形成不能脫離“學習先進”這一原則,即由一小部分學校先做前沿性探索,再帶動後進學校學習其經驗和教訓,逐步推動和完成未來教育的整體變革。這也是教育發展的必然過程。

在陳鋒看來,這需要站在更寬廣、更高遠的視野下,去規劃和設計新的教育體系,讓其足夠開放、多元、豐富,能夠允許和容納更多教育資源,更多創新元素。

這也是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發布《未來學校研究與實驗計劃》(下稱《計劃》)的初衷。據陳鋒介紹,《計劃》力圖搭建一個未來學校探索的整合平台,把國內外關於未來學校的前沿探索,包括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等,全部集聚起來,讓創新要素彼此互動,推動發展一批具有引領示範作用的學校和具有普遍應用價值的資源、方案、產品、技術和服務,推動未來學校模式的形成。

目前,該平台已經集聚了國內外數百家學校的創新案例和147個經過專家評審立項的實驗研究課題。陳鋒說,過去業內對未來學校的研究探索主要從技術邏輯出發,不夠全面,《計劃》的推出,力求從系統上促進業內思考未來教育的發展方向,否則,新技術只是服務於傳統教育體系,不能促成教育根本問題的改觀,反而可能加劇一些問題。

在走向未來的路上,陳鋒建議,教育創新關鍵在於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政府要通過制度創新,激勵創新學校不斷湧現,不能因為創新風險高就停止創新的腳步,否則,當全球都在積極探索未來學校的時候,中國就可能在全球競爭中落後。

接受本刊記者採訪中,不少參與未來學校建設的人士用“走夜路”“摸著石頭過河”來形容他們的探索,因為一不小心就可能觸碰既有的教育體制、機制障礙,讓探索遇阻。“國家也應當允許存在一些教育的‘自貿區’,讓真正有志於探索未來的學校能夠不因既有制度壁壘而遲疑和迷茫。”陳鋒說。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未來教育要謹防片面追求表面形態的變化,而忽略教育的育人本質,比如要防止盲信高科技的力量,片面追求在未來學校建設中引進高科技設備用於教學。“任何教育模式回歸它產生的時代背景都有其先進性,所以在追求未來學校過程中,要謹防全盤否定傳統的學校教育,要處理好傳承和發展的關係,畢竟未來學校、未來教育不是空中樓閣。”中國教育智庫網總負責人鄭德林說。LW

刊於《瞭望》2018年第44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