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夏天到了,小龍蝦走起!請收好這份健康食用指南

夏季,霸屏朋友圈的「網紅」美食,當屬小龍蝦。一盆麻辣小龍蝦、一瓶冰啤酒,成了很多消費者的夜宵標配。 然而,關於食用小龍蝦對健康的影響卻有很多傳言。

小龍蝦究竟還能不能吃?該怎樣吃最安全?記者採訪了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鍾凱博士,邀請他為您解答。

鍾凱博士。(資料照片)

問:有傳言說小龍蝦生活在汙水裡,專吃生活垃圾、動物排泄物,體內聚集了很多重金屬。那麼,小龍蝦還能吃嗎??

答:小龍蝦的真名叫「克氏原螯蝦」,學名叫Procambarus clarkii,是一種如假包換的淡水蝦。小龍蝦的生存能力的確非常強,能夠在汙染嚴重的地方存活下來,小龍蝦還是雜食動物,水底的有機質,水草、藻類、水生昆蟲、有機碎屑等都可以成為它的食物,而這些自身的優勢成為傳聞中小龍蝦攜帶滿身毒素的原因。

但事實上,各地的野生小龍蝦根本不足以滿足市場需要,我們餐館中的小龍蝦基本上都是養殖的,因此,小龍蝦的生存環境並不差。同時,小龍蝦更傾向於選擇新鮮的食物,更喜歡清潔的水源,在養殖條件下,小龍蝦密度比較大,如果水很臟,它們的活力就會顯著下降,天一熱,蝦就會大批死亡,而且也經不起長途運輸,所以農民相反會很注意水質保養。此外,即使水中有重金屬,由於小龍蝦攝入的重金屬大部分被轉移到了外殼,且隨著不斷生長和脫殼,這些重金屬毒素被移出體外,所以肉裡的重金屬未必會超標。

問:有傳聞說小龍蝦攜帶肺吸蟲,我們在食用小龍蝦時該注意些什麼來確保安全呢?

答:小龍蝦的確可能攜帶寄生蟲,但這也不是它的專利,其他水生生物同樣可以攜帶,比如蛙、螺、貝、魚、菱角等都可以,而且相對而言野生的更危險。預防寄生蟲病的關鍵是燒熟煮透,尤其不要吃生的或半生不熟的小龍蝦,有些地方喜歡吃醉蝦(河蝦),這是有風險的,酒能殺菌但未必能殺死寄生蟲。因此,比較保險的做法是在清洗時用刷子將蝦體上的汙垢刷洗乾淨,再100度燒煮10分鐘以上。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野生和洪澇災害後的小龍蝦由於生長環境不可控,不建議食用。此外,建議大家食用小龍蝦一次不要超過1斤,按照一般的規格大小,大約相當於15-20隻左右。

問:那麼選購小龍蝦有哪些竅門呢?

答:首先,看蝦腮。蝦的外表可以通過刷洗變得很乾凈,但腮沒法洗,所以蝦腮髒的就不會是很乾凈的蝦。

其次,看蝦頭。養殖環境髒的蝦,蝦頭的腥味特別明顯,而好的環境養出來的蝦,蝦頭腥味較淡,肉有淡淡的甜味。

再次,看做法。在餐館吃蝦,麻辣、香辣口味的小龍蝦常常會有死蝦出沒,而清蒸、冰鎮的小龍蝦才是最考驗品質的。所以餐館的菜單上如果有清蒸的,一定要點一份,體會下原味的鮮香。

最後,建議挑選蝦殼顏色較淺的。因為小龍蝦隨著生長會不斷蛻殼,越是長得好,蛻殼越頻繁,這樣的蝦殼比較薄,剝起來也容易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