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龍蝦很臟?看完這篇文章就放心吃吧!

說起小龍蝦,那對於吃貨來說絕對眼前一亮,隨著氣象暴熱起來,晚上喝著啤酒吃著小龍蝦,那絕對是夏天抹不去的記憶。

但也有很多人對小龍蝦「有意見「,那麼看完今天的文章你就放下意見,大膽的享受美味吧!

你對小龍蝦有哪些擔憂?

1

生長在汙水溝?

錯錯錯,小龍蝦在惡劣生存環境中不易存活,而且生長緩慢。它們更喜歡清潔的水源,如果水質差,小龍蝦不僅繁殖困難,而且脫殼不利,生長變慢。

目前市場上的小龍蝦都是養殖基地供應的,也就是有專門的水域進行飼養,所以不存在汙水的情況。

2

有寄生蟲?

所有的水生物,包括各種動物都可能攜帶寄生蟲,所以想要安全地享受這些美味,一定要燒透煮熟,千萬不能半生不熟就動筷子。

3

激素催大的?

小龍蝦的生長周期很短,3個月左右就可以上市,並不需要催生,如果大量使用激素,反而會增加小龍蝦的脫殼頻率,使生長速度變慢,所以養殖戶是不會這麼做的。

4

重金屬超標?

小龍蝦對重金屬十分敏感,在重金屬超標的水體,小龍蝦無法成功脫殼、無法成活。為了提高產量,養殖者會主動避免汙染,現在人工養殖的小龍蝦一般都生活在清潔水域裡。

另外,小龍蝦以水草、藻類、水生昆蟲為食,而這些食物中能夠攜帶的重金屬含量是非常有限的。另外,小龍蝦體內的重金屬主要富集在蝦線、頭部、內臟及外殼, 這些部位並非是人們喜食的部分,小龍蝦生長過程中又不斷脫殼,所以重金屬中毒的可能性不大。

5

只有中國人吃?

小龍蝦在一些國家已有200餘年的食用歷史,世界各地都有不同品種。外國人對小龍蝦的喜愛程度絲毫不亞於國人。每年的3~6月,美國各地都會舉辦各具特色的小龍蝦節。

小龍蝦真正的「危險」在哪?

1

未熟透

吃小龍蝦容易發生腹瀉,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加工環節沒有將小龍蝦徹底煮熟煮透,沒有將細菌徹底殺死。

為了追求味道鮮美、肉不老,很多人煮小龍蝦的時間不夠,沒有徹底熟透。因此吃了加工不當的小龍蝦會有大量細菌被攝入,自然就容易發生腹瀉。

2

變質

夏季氣溫較高,龍蝦死後容易變質,如果吃了死蝦,那麼就有可能導致疾病了。

因為即使煮死了細菌但煮不走細菌代謝產生的毒素。比如說常見金黃色葡萄球菌,在 100℃ 時幾分鐘就可以被殺死,但其產生的腸毒素耐熱力很強,煮沸數小時仍可保持其毒力。

3

配料、油、就餐環境等

除去蝦本身,加工方法和材料也會出問題,可能會使用地溝油,或者不新鮮的配料,加上餐具不乾凈、食用環境雖熱鬧但髒亂差等,都是導致腹瀉的原因。

另外很多人喜歡吃麻辣味道的,而對於一些腸胃脆弱的人來說,腹瀉也有可能是辣椒刺激導致的。

怎樣吃小龍蝦最安全?

強烈建議大家在家自己燒:更安全,更經濟、更好吃、更衛生、更不容易長胖。

1

選材

首先就是選材,保證小龍蝦來路正規,鮮活清潔,去飯店食用的話也盡量選擇一些信得過的商家。選購時,一定要挑選個頭大的小龍蝦,這樣的蝦肉成熟充分。

2

清洗、加工

相比一般蝦蟹,小龍蝦的腹部和頭部特別容易藏汙納垢但又難以清洗, 因此蝦殼最好用刷子刷洗,同時清除腮、剪掉細爪根部,另外隱藏了大量泥沙和細菌的腸線也必須剔除乾淨,再用清水充分地清洗 2~3 次。

小龍蝦的頭部是吸收並處理毒素最多的地方,也是最易積聚病原菌和寄生蟲的部分。因此為了吃的健康,不要吃小龍蝦的頭,最好煮之前就去掉蝦頭。

其次,活小龍蝦在買來後,最好放在清水裡養 24-36 小時,使其吐凈體內的泥沙等雜質。

3

高溫煮透

烹飪小龍蝦的溫度需達到100℃以上,並持續一定時間。如果是活的小龍蝦,則需蒸10分鐘以上。

4

開吃!

消除了上面這些疑惑,你是不是全身心投入到吃蝦中了?養生君送上光速剝開小龍蝦的神技,助你享受美味大餐。

小貼士:蝦容易導致過敏反應,如果有過敏癥狀,最好不要吃;啤酒和水產品可能會增加痛風的風險,痛風患者不宜多吃。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