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熱天渾身沒勁,怎整?堅持這樣做,輕鬆緩解疲勞!

炎熱的夏季往往是最容易犯困的季節。氣象越熱,越是精神不振、哈欠連天。為何一到夏天就這麼容易疲勞、睏倦呢?

夏打盹的原因很多。夏天晝長夜短、早起晚睡,睡眠不足易使人疲乏;氣象炎熱使皮膚耗氧量增加,不少人因貪涼長時間待在空氣不流通的空調屋裡,缺氧導致大腦疲乏。還有一種情況是因為出汗多,體內鉀、鐵流失。若缺乏鉀,機體無法合成甘糖,供給大腦和肌肉能量減少;而缺鐵易使人食慾降低、貧血。國外報導稱,貧血的人工作效率、學習能力及抵抗力都比常人弱。若經常感到疲憊,可能是缺鐵導致。

吃對食物夏天不犯困

一、主食必須吃

能量最主要的來源是糧穀物、薯類、豆類食物等主食。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健康人群需要吃250~400克穀物類,其中包括50~150克全穀物和雜豆以及50~100克薯類。減肥人群可適量減少主食攝入量,但不能低於150克,以保證能量的供給。

二、多吃蔬菜和水果

新鮮蔬果是鉀的主要來源。夏季蔬果較為豐富,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健康人群每天應食用300~500克蔬菜和200~350克水果,每天蔬菜最好保證4~5種、水果2~3種。另外,黃豆、小豆、綠豆等豆類含鉀更為豐富,夏季可以多喝綠豆湯,或吃綠豆芽、黃豆芽拌菜。紫菜含鉀量較高,做雞蛋湯或豆腐湯時放少許紫菜,既能提鮮,還可增加鉀的攝入量。

三、吃富含鐵的食物

鐵可以分為肉類食物中的血紅素鐵和植物性食物中的非血紅素鐵,非血紅素鐵需與維生素C搭配才能吸收。對素食人群來說,除了吃富含鐵的木耳、蘑菇、大棗等食物,還需要吃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非素食者可通過每天食用40~75克瘦肉,每周食用2~3次30克左右的動物肝臟或血液補充鐵元素。

四、充足的水分

夏天多喝水不僅可以加快新陳代謝,還可以增加體內血液循環速度,加速降低體表溫度。多喝淡茶水能為身體提供一定的鉀、鎂等礦物質。同時,茶水中含有一定量的咖啡因,可以興奮中樞神經,對於驅除疲勞有一定效果。

三招緩解疲勞

1.適度運動。

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排汗的過程可以排出部分濕氣,所以運動可以改善疲勞的感覺。當然要根據體質來,本來就氣血不足的人不宜運動太過。

2.適當午睡。

適當的午睡可以調節氣血、調整體能。特別是炎熱的夏季,適當午休可以養護心氣心血,給下午的工作和學習充電。

3.清淡飲食,不宜生冷過度。

夏季濕重,脾胃功能容易受到影響,特別是進食生冷。清淡飲食有利於脾胃運化水谷和水濕的功能。即使想避暑,也要少喝冰凍飲料、啤酒,不宜吃太多生冷瓜果。這些東西容易損脾胃陽氣。

幾款簡便有效的祛暑茶

1.洋參豆樸茶:

材料:西洋參5克,扁豆花5克,厚樸花5克,薄荷3克。

做法:開水泡服,每6小時一換。

功效:益氣養陰,化濕解暑。西洋參:甘,微苦,涼,補氣養陰,清熱生津。扁豆花:平、甘淡、無毒,解暑化濕、和中健脾。厚樸花:理氣化濕。薄荷疏風散熱,清利頭目。

2.荷竹梅酸茶:

材料:鮮荷葉10克,淡竹葉5克,烏梅5克。

做法:開水泡當茶服。

功效:化濕醒脾,清心生津。荷葉有清熱解暑祛濕之效,還可以升發元氣,降血脂。淡竹葉味甘、淡,性寒;歸心、肺、胃、膀胱經;體輕滲泄,具有清熱除煩,利尿通淋的功效。烏梅,酸平,斂肺,澀腸,生津。適於暑熱重,心煩口渴之人。胃酸過多或脾胃虛寒者少飲。

3.五葉蘆根飲:

材料:藿香葉、薄荷葉、荷葉各5克,佩蘭葉10克、枇杷葉、鮮蘆根各30克,冬瓜6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上述材料洗凈,先以枇杷葉、冬瓜共煎湯代水約500毫升,再加入其葯同煎10分鐘,調入白糖(也可以用新鮮甘蔗代替白糖)即成。

功效:芳香化濕、健脾醒胃。冬瓜、藿香、荷葉、佩蘭解暑化濕,薄荷利咽,枇杷葉清肺化痰,鮮蘆根利尿生津除煩。適於濕熱困阻、身倦納差、煩渴、咽痛尿黃者。需要注意的是,五葉蘆根飲整體偏涼,故脾胃陽虛、腹瀉、畏寒肢冷的人慎用。

播放GIF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