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幽門螺桿菌可誘發胃癌!明白這幾點,避免幽門螺桿菌趁虛而入

當今胃病盛行,幾乎有90%的或多或少都會存在胃部問題。其主要原因,還是幽門螺桿菌的感染較為普遍。

幽門螺桿菌(簡稱Hp)是一種螺旋狀的微需癢型革蘭染色陰性細菌,是人體胃中唯一可以存活並繁殖的細菌。

也許你會問,Hp是如何在胃中「定居」的?幽門螺桿菌進入胃後,藉助菌體一側的鞭毛提供動力穿過黏液層,這樣就不會被食物和胃液沖刷而走了。

當Hp定居於胃黏膜後,不停的腐蝕胃黏膜。當腐蝕速度超過了胃黏膜的自身修復速度,就會引發炎症,從而誘發各種胃病,如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甚至胃癌。

那麼,幽門螺桿菌誘發胃癌該如何預防?

胃癌不適一蹴而就,而是緩慢病變加重衍生而來,及慢性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胃癌。另外消化性潰瘍也會衍生胃胃癌。

所以,對於消化性潰瘍和急慢性胃炎患者來說,如果檢測到Hp感染,應立即進行Hp根除治療。對於功能性消化不良伴Hp感染者,是否治療尚有爭論。Hp感染與胃癌關係還需進一步研究,當前不推薦為預防胃癌而進行根除Hp的治療。

因此,要嚴格預防幽門螺桿菌的感染。

幽門螺桿菌的傳播主要為口-口傳播,糞-口傳播。一般會出現在餐桌上的傳播和口腔上的傳播,所以要做到聚餐用公筷,不要嘴對嘴餵食,勤洗手、刷牙、漱口就能預防絕大多數的幽門螺桿菌。

除了幽門螺旋桿菌會導致胃癌之外,常吃一下三種食物都會導致胃癌:

1.喜食熏製食品的人易發胃癌。

2.經常吃醃製菜和乾鹹魚可誘發胃癌,可能是這些食物中含有較多的亞硝酸鹽和亞硝酸所致。

3.攝入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較少的居民,胃癌發病率高。

生活中預防胃癌,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飲食預防:胃為水谷之海,胃癌發病與飲食關係尤為密切。

1.飲食有節度:飲食應定時、定量。切忌暴飲暴食、狼吞虎咽。同時要做到避開過硬過燙的,以及刺激性較強的食物,做到全面保護胃黏膜。

2.健康的飲食結構:注意不吃霉變食物和農藥汙染的食品,也不要飲用汙染水源,同時避免或者是減少醃製、燒烤食品的攝入,因為這些食物中一般是會含有大量亞硝胺等致癌物質。

3.主要營養均衡:應多進食富含維生素以及胡蘿蔔素的資訊蔬果,這些營養會參與胃黏膜等組織的修復,是天然的屏障,也可阻止化學致癌物質在身體內合成,能起到防癌作用。同時還應該適當增加蛋類、奶製品、魚類以及豆製品的攝入量,達到改進營養的情況,做到營養平衡,提高免疫力。

二、保持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

現代快節奏的生活狀態,總會讓人們承受過度的壓力。當這種壓力過大,而無法得到正確的釋放,就會對身體造成極大的傷害。中醫認為,長期情緒壓抑、鬱悶可導致氣機鬱滯,氣滯血瘀、結塊,可形成癌腫。因此注意自身調節、保持樂觀的心態尤為重要。

三、積極普查早預防

1.早期的胃癌是很好治療的,如果能在胃癌前期病進行有效乾預,就能大大的縮短治療周期,像萎縮性胃炎伴腸上皮化生、異常增生、久治不愈的胃潰瘍、胃息肉等都是能逆轉病情的。

2.對胃癌高發地區人群進行胃癌及癌前病變進行普查普治。

3.出先這些癥狀的人群應及時就診:

a.原因不明且比較頑固的消化不良等癥狀。主要表現為食慾下降、食後腹部飽脹及不適感、返酸、噯氣,同時伴有體重下降或貧血。

b.過去沒有胃痛的人,近期內出現反覆胃痛。

c.以前雖然有胃痛,但近來疼痛強度、性質、發作規律改變,原來治療有效的藥物變得欠佳或無效。只有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才能提高胃癌的療效。

這些都是胃癌來敲門的新號。任何疾病都是預防為主,胃癌也是如此,只有生活中多加留心就可以預防胃癌。

更多關於胃部的調養知識可以顧問郭老師微信ID(weixink721)。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