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夏秋之交「艾」養胃

導讀

夏秋之交,人的脾胃、消化能力處於比較虛弱的狀態。偏偏在這個時候,秋老虎又會出來作祟,稍不注意就容易損傷陽氣,給人體機能造成傷害。脾陽胃陽的虛弱導致免疫機能的降低,讓各種疾病有了趁虛而入的可能。

脾胃不好的癥狀表現

中醫認為,脾胃是一個人的後天之本。脾胃不好的人往往在身體上會有一些明顯的癥狀表現,通過這些癥狀表現便可以及早發現。

脾胃出毛病,癥狀大致為:納呆、腹脹、腹瀉、便溏。即:不想吃飯、吃飯不香;不吃不脹,吃一點東西就發脹;拉肚子,水和糞能分開叫「腹瀉」,水和糞均勻混合叫「便溏」。

  • 睡覺時會流口水

《黃帝內經》中指出「脾主涎」,這個「涎」是脾之水、脾之氣的外在表現。一個人的脾氣充足,涎液才能正常傳輸,老老實實待在口腔裡,不會溢出。一旦脾氣虛弱,「涎」就不聽話了,睡覺時會流口水。

  • 臉色發黃

一個人的臉色暗淡發黃,可能是脾虛。主要表現為吃飯不香,飯後肚子發脹,有腹瀉或便溏癥狀。

  • 睡眠不好

古語講「胃不和,臥不安」。脾胃不好的人,睡眠品質也會降低,出現入睡困難、驚醒、多夢等問題。

  • 鼻頭暗淡

用手摸摸鼻頭會發現有一個小坑,以小坑為中心,周圍就是反映脾臟生理功能、病理變化最明顯的區域。如果鼻頭髮紅是脾胃有熱證,表現為特別能吃,但吃完容易餓、消化吸收不好、口苦黏膩等。

夏秋之交「艾」養胃

夏秋時節土旺木衰,在此前後對相應的穴位進行艾灸,可以達到疏肝火而養脾胃的目的。

其實從中醫的角度來說,艾灸作為純陽之物,正好可以調整人體內部陰陽失調,這時候可以在白天,特別是灸一些關鍵穴位,即可疏肝理氣促進消化(具體穴位位置,可聯繫老師指導)

再就是,最近因夏秋交際而忽冷忽熱、忽陽忽雨的氣象,導致很多身體陽氣不足、氣血瘀滯的人,被濕氣裹身,引發感冒反覆、濕疹複發、皮膚瘡疔瘙癢等頑固又難治的病症,也可以用上好的艾草製作出來的艾條進行扶正補陽的艾灸,增加身體正氣,從根本幫助身體祛除病邪。

選艾就要選好的

那麼問題來了,這個夏末秋初,濕邪多發的時節,艾灸補充陽氣、扶正祛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麼艾灸最重要的是什麼呢?

很多人都以為艾灸最重要的是手法。但其實並不是這樣。

畢竟艾灸的手法很簡單,不像針灸那樣,需要專業系統的學習和訓練。艾灸是自己在家學一學就可以上手的,最適合家庭日常保健調理身體的中醫保健法。

艾條的品質才是艾灸有沒有效果的最關鍵的因素!

好的艾條,必須是用最上等的艾草原料製成最上等的艾絨組成。火力醇厚、不燥熱不上火、更容易發揮純陽之性,給身體注入陽氣,喚醒身體的正氣、扶正祛邪,再奇怪的毛病也可以被扼殺在搖籃裡。只有縷縷輕煙和淡淡艾香。

真正的好艾一定是從最道地的藥材生產地出產的,也一定是經過足夠的時間洗禮出來的,並且一定是經過具有匠心的人的手製作出來的。這樣的艾條才是真正對身體有治療、調理作用的艾條,而不是買回來自己嘗試玩玩的玩具。

如果你最近身體出現了陽虛濕困的問題,請立即用艾條艾灸一下補充陽氣,如果你打算用艾條艾灸身體,那麼請一定要用最好的最真的艾條——一代宗師艾條!

已經給您準備好了8月钜惠大禮

一:【限量健脾貼贈送】,另有禮包任選

二:【1塊錢】超值換購健脾養胃艾條

三:分享即能【減免現金

名額有限,抓住機會!!!

能吃能喝身體好,媽媽孩子沒煩惱!

聯繫老師領取大禮!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