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伺候」好這幾個穴位,你的脾胃也就更愛你了

生活中健康養生的方式有很多,有些人就比較重視身體內臟器官的保養。通常來講,我們都會注重養胃護肝和補腎。

這些器官中,腸胃是比較敏感的,一旦腸胃不適,我們就會出現胃脹胃痛、消化不良等癥狀。那我們生活中應該如何養好自己的腸胃呢?除了科學合理的膳食外,科學的按摩一些穴位,保健腸胃的效果特別好。

俗話說得好,十人九胃。我們每天都要吃飯喝水,如果吃了不潔的食物,那我們的腸胃就會出現不適。如果腸胃健康出了問題,吃藥打針的話會有副作用,而用中醫調養的話,治療方法相對來說比較溫和,而且可以治標又治本。

中醫講究「望聞問切」,根據把脈情況就可以得知一個人的健康狀況。那是因為人的身體分布著十二條經脈和數百個穴位,這些都能反映出我們是否患有疾病。同樣道理,如果我們生病了,也可以通過按摩這些穴位來治療。


一、腸胃不好按摩哪些穴位

1、四縫穴

四縫穴屬於經外的奇穴,位置非常好找,在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拇指的第二條橫紋的中央。如果你有消化不良、胃積食等癥狀,不妨就用大拇指用力掐按這個穴位,效果是非常神奇的。

除了按摩四縫穴外,我們還可以通過給四縫穴放血的方法來治病。如果你有腹痛腹脹、厭食挑食等癥狀,可以適當地給四縫穴放點血。做法也很簡單,首先我們給穴位消毒,然後用細針快速地點刺,刺完以後用雙手擠出少量的血液和淋巴液就可以了。

經常按摩四縫穴不僅可以調理腸胃,還可以治療失眠和月經不調等癥狀。而點刺四縫穴有健胃消脾、活血化瘀和提高免疫力的功效,但是一定要注意消毒衛生。

2、足三裡穴

足三裡這個穴位,大家可能並不陌生,中醫上認為它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位置也非常好找,在小腿外側,犢鼻下三寸的位置。

我們在調理腸胃的過程中,足三裡穴的作用功不可沒,因為它對消化系統有著雙向良性調節的作用。如果我們有腹瀉的癥狀,那就按摩足三裡,可以止瀉。如果我們便秘了,還是要按摩足三裡穴,有通便的作用。

中醫上有這樣一句話,肚腹三裡留。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腸胃消化方面出了問題,我們就去找足三裡穴,它幾乎是包治百病的。要想養好腸胃,我們除了可以按摩足三裡穴位以外,我們還可以用針扎和刮痧的方法,效果也非常好。

3、大陵穴

如果你有胃痛、消化不良等癥狀,不妨多多按摩大陵穴。大陵穴屬於孫真人的十三鬼穴之一,位於手腕橫紋的中點處。

中醫認為,五臟對應著五行。大陵穴在五行中屬於土,對應著我們的脾胃,又被形象地譽為我們身體中的「健胃消食片」。經常按摩大陵穴,可以幫我們祛胃火和提升胃動力。如果你有脾胃不和、消化不良等癥狀,不妨多多按揉這個穴位吧!

4、中脘穴

中脘穴在我們的腹部,離我們的脾胃很近。有句話說的好,近水樓台先得月,中脘穴也是我們治療腸胃疾病十分重要的穴位。它位於人體的正中線上,在肚臍上面的四寸處。中脘穴的上面是上脘穴,中脘穴的下面是下脘穴。中脘穴屬於奇經八脈之一的任脈,主治的就是消化系統方面的疾病。

我們在按摩這個穴位的時候,必須要躺在床上,放鬆身心,然後一面緩緩吐氣,一面用四指用力下壓。按足六秒鐘以後離開,然後再用手按壓,如此反覆十次,這樣會讓胃部感到非常舒適。

二、腸胃調理的其他方法二、腸胃調理的其他方法

要想腸胃健康,我們除了按摩這些穴位以外,還可以做些簡單的小動作,這樣也能起到保健的作用。我們每次吃飯之前,可以先做摩拳擦掌叩手腕這三個動作。摩拳就是將手握成拳頭狀,用拳面頂住另一隻手的內關穴,左右旋轉摩擦也可以起到按摩穴位的作用。

而擦掌就是將雙手掌互相摩擦直至發熱為止,這樣可以刺激勞宮穴。後我們可以十指交叉,手腕相扣,這樣可以刺激大陵穴。這三個動作很簡單,但是起到了按摩穴位的作用。這樣我們就有好的胃口,消化功能也增強了。

中醫是一門奇妙深奧的學問,人身上的穴位如此之多,如果按摩對了,我們就可以防治各種疾病。如果你的腸胃出現了不適,記得按摩一下四縫穴、足三裡、大陵穴和中脘穴,按摩這些穴位比吃藥打針的效果還要好。秋冬季節也是胃病複發的季節,讓我們打好這場「保胃戰」吧!

大家都在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