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那些好玩的表情包,正在把你變成白癡

表情包(含圖片)已經成了我們聊天的第一語言。文字和語言開始退化。表情包在某種程度上,有些返祖的痕跡。在人類文明的早期,就是通過類似影像的文字進行記錄和資訊傳播的。

從資訊視覺的直觀程度來看:影片大於圖片,圖片大於文字。目前網絡聊天,主要是以表情包、文字為主。其中,表情包為主的資訊越來越受歡迎;原本用於鍛煉理性思維的文字也在被快速改造,所有交流的語言,都是可以轉化成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表情包來表達。

表情包深受全球年輕人喜愛,但使用程度和不同的文化有關。在全球使用最廣聊天軟體WhatsApp上面,只有簡單的一對一聊天功能,直到今年才加了極少數的表情圖。美國人喜歡打字,直到現在簡訊的交流使用率還是很高。而在東亞地區,中日韓等地都不是很善於面對面表達感情,於是表情包成為最佳的表達方式。

在日韓的聊天軟體Line上,表情包甚至是主要收入之一,有超過11種人物角色,250種的表情形象。僅在2015年表情包收入就超過2億多美金。

在中國,這個數據要龐大得多。據騰訊官方數據統計,2018年,在QQ上, 9億用戶總共發送表情包,約3187億次,其中代表開心的齜牙表情發送量第一,鋼彈303億次。據微信的數據顯示,2017年,微信用戶每天發送表情超過6億次,一秒發送表情超過6944個。僅在2015年,名為“長草顏團子”的表情下載量已超過7億次、發送量超過180億次。

表情包的崛起甚至泛濫,已經影響到了我們的交流和思維方式,甚至是大腦的進化。在互聯網的進化過程中,資訊的獲取由部落格長圖文變為140個字的微博,由140字微博再變化為表情包。人們在敘述和表達能力方面,訓練和使用的越來越少。我們逐漸喪失了閱讀長圖文的能力。

表情包一方面是迎合年輕人好奇、好玩的心理,一方面是在手機端聊天時的多任務操作的一種便捷快速回復。有時也可以避免無話可說時的一種尷尬。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研究人員針對660人做了一次調查。主題是用智能手機對人大腦的影響。包括功能、認知能力、語言和數字能力等。得出結論:長期使用智能手機,人的認知、分析等能力會減退。

在這個行為之上,如果聊天等交流方式以表情包為主的話,那可能情況會更加嚴重。同時由於聊天、看資訊等互聯網多任務的操作,比如在看影片時,兼顧手機聊天,而現在很多人看影片的時候,不僅看內容,還要看彈幕。人的大腦,始終是處於一個離散的狀態,無法專注和投入。

由於表情包的不斷發展,它逐漸在取代文字的交流,不管是文字的美感、豐富性和對於語言系統的訓練,都在衰減。而衍生出了這種新的圖片交流模式。文字的弱化和交流比例的降低,對人類大腦帶來最直接的影響是系統思維的缺失。這種思考方式的轉換對大腦的影響是巨大的。大腦正在被不斷的改造。

微軟在加拿大針對2000名成年人做研究, 2000年, 普通人的注意力為12秒;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到了社交網絡盛行的2013年,這個數字下降到了8秒。在1分鐘裡,一個人會想到7個不同的事情,照此下去,可能會成為無法持續思考的人。腦子裡只有碎片想法。

馬化騰曾說過,手機是人類的電子器官,但是現在看這個話有些過時了。人類已經倒退已經成了手機的外設。人們是以手機為中心來運轉的。手機鈴聲和微信的聲音和震動,有些像巴普洛夫的鈴聲,不斷刺激著我們的大腦。連馬化騰在香港中文大學演講時都會說,自己上台沒帶手機,心裡很不安,有些焦慮。

更偏激的看法,是加拿大的馬歇爾·麥克盧漢在1964年的《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裡說:“人類是機器世界的性器官,我們不斷製造複雜的工具,像蜜蜂為植物授粉一樣給機器授粉,直到機器能夠自我繁殖。”

包括尼古拉斯·卡爾、威廉·詹姆士、J·Z·楊生物學家等多位心理或者生物專家的研究得出結論:“我們的大腦是可以被馴化的,大腦細胞用進廢退,所有行為都在神經組織上留下永久印記”, “神經組織被賦予了極強的可塑性。”

互聯網給我們帶來資訊爆炸和短暫而密集的笑點時,讓大腦到了分散而淺層次的混沌狀態。如果是用戶對於語言方面的表達越來越少,長期停留在一些例如23333或臥槽之類的網絡語言,甚至連簡單的都停止的話。那麽相應的刺激就無法形成了新的神經通路。原有的大腦功能甚至會退化,用一句大白話說:“越來越傻X”。

你最喜歡的表情包,正在把你變成一個白癡。

南七道:創界網創始人,我們是關注創業與投資的新媒體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