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何減輕您的「痛」——妊娠疼痛怎麼回事

乳房發脹、刺痛瘙癢

一般女性懷孕後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共同刺激下,乳房有時會有膨脹、刺痛和瘙癢的感覺,乳頭有時也會有疼痛的現象。


???? 緩解方法????

因此對於準媽媽們來說,乳房的清潔與護理十分重要,它不僅能使乳房保持清潔衛生,也有助於防止乳腺管阻塞、減輕乳房脹痛。用熱毛巾敷於乳房處,輕輕地按摩乳房,有益於緩解疼痛癥狀。隨著孕周的增加,選配合適的胸罩可減輕這種感覺。

手腳腫脹、發麻

孕期血液循環不良時,手、腳容易受到影響,會出現水腫或酸麻腫脹的感覺。這是因為當血液循環不佳時,水分從血管壁組織液滲出,造成四肢末端容易浮腫,特別是每天早上睡醒時,血液缺乏流動,容易因嚴重的水腫而感到手指發麻。


???? 緩解方法????

如果準媽媽們如有手指發麻的感覺,一般情況下稍做活動後就可恢復正常,也可以做緊握拳再放鬆的動作,促進血液循環。平時飲食以輕淡為主,避免過鹹的食物引起水腫,也可多吃些如紅豆湯,堅果、全麥穀物和綠色蔬菜等。若是感到嚴重的不適,也可冰敷手腕內部來減輕不適。

腿 部 抽 筋

懷孕後期,準媽媽常出現小腿抽筋的情況,會造成肌肉僵硬、疼痛。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是缺乏鈣質,因準媽媽對鈣的需求增加,當體內鈣不足時,又走了許多的路、站太久,就容易使小腿肚和腿部肌肉抽筋;其次,則是因為體重增加,導致小腿肌肉負擔加重,使得小腿肚和腳部肌肉發生疼痛性收縮而導致抽筋,第三,擴大的子宮影響血液循環也會造成小腿抽筋。缺乏鈣質的原因最為常見。


???? 緩解方法????

準媽媽們如有感到小腿抽筋,應盡量伸直抽筋的腿部,並將腳板往自己身體的方向下壓,讓小腿筋有被拉直的感覺,抽筋現象就會解除。平時多按摩、溫水泡或熱敷抽筋的腿部肌肉,也可減輕抽筋的疼痛癥狀。建議準媽媽睡覺時將腳部稍墊高,促使血液迴流。平時應多攝取高鈣食物,如小蝦皮、豆類製品、起司、芝麻醬、牛奶等,懷孕中期以後每天的鈣質應補充到1000-1200mg,建議懷孕20周後可補充鈣片和維生素D。適當的曬太陽,也有助於維生素D的合成和鈣質的吸收。

腰 酸 背 痛

懷孕進入中後期,因為子宮明顯擴大,重心前移,身體會自主的將重心拉回,拉回的力量主要是靠背部、腰部的力量,常見許多準媽媽用手支撐腰部,形成肚子向前挺、肩部向後拉的身型,使腰椎部位承受較多壓力,容易形成腰酸背痛的情況。


???? 緩解方法????

對此,建議準媽媽們孕期盡量維持正確的姿勢,雖然腹部重量會使身體重心前傾,但要盡量拉直身體,勿使脊椎向前傾。也可在身體能承受的情況下,做些簡單的伸展運動,如手臂向上延伸等。平時有游泳習慣的準媽媽,也可以繼續堅持游泳(出現如先兆流產、先兆早產等異常情況除外)。另外我院也有專業孕期運動訓練課程,歡迎準媽媽參加,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和感受哦。

恥 骨 疼 痛

懷孕後,體內分泌的鬆弛素和黃體素會使韌帶鬆弛,讓骨盆的伸縮性變大,除了能給胎兒更多的成長空間,也有助於分娩。但有時骨盆間的韌帶過於鬆弛,產生恥骨聯合過度分離,引發恥骨疼痛。到懷孕後期,恥骨疼痛更加明顯,有些嚴重的準媽媽,起床或轉身都會因為疼痛變得相當困難。


???? 緩解方法????

準媽媽們通常是坐起和翻身、雙腿張開的時候會有明顯疼痛的感覺,對此,建議準媽媽們要避免雙腿張太開的動作,疼痛厲害,建議多臥床休息,睡覺時採用側躺,並在雙腿中間放置一枕頭,以免側躺時股骨關節過度內縮又再度引發疼痛。平時站立也要避免單腳使力,應雙腳平均受力,另外,也可使用托腹帶減緩過度分離的情況。

胃脘部燒灼痛

每餐後,總覺得胃部不適,有燒灼感,通常在妊娠後期出現,分娩後消失。這是因為子宮在逐漸變大,準媽媽的腸胃增加了很大的壓力,激素作用使胃部括約肌變得鬆弛,從而導致胃酸容易向上翻湧,並使胸部產生灼熱感。此外妊娠期胃排空速度減慢,胃液滯留時間較長,容易使胃酸返流而引起胃痛。


???? 緩解方法????

為緩解胃部疼痛,建議各位準媽媽每日少食多餐,避免過飽,少食高脂肪食物等,不要吃口味重或油煎的食品。飯後半小時內不要躺倒,臨睡前喝一杯熱牛奶,也有很好的效果。必要時在專科醫生指導下進行藥物治療。

以上提到的就是準媽媽們孕期可能會出現的一些常見疼痛癥狀以及緩解方法。不過管醫生也著重提醒各位準媽媽,如果孕期有出現明顯痛感並伴有其它一些癥狀如發熱、出血、活動受限等,一定及時來院就醫,以免貽誤病情。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