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孕期的各種疼痛不適,到底該怎麼辦?

懷孕後,準媽媽們收到激素影響,身體的各個器官都要適應懷孕的狀態,各種各樣的疼痛在孕期是不可避免發生。一些準媽媽就會經常私信小棒米,孕吐該怎麼緩解?腰酸背痛怎麼辦?針對這些問題,小棒米也統計了一下,為大家出謀劃策,既然不可避免,那就想辦法緩解一下!

播放GIF

1.孕早期噁心嘔吐

孕期噁心嘔吐,常常是在懷孕初期6周左右出現,8-10周達到高峰,孕12周左右自動消失。除了嘔吐還會有頭暈、疲乏、嗜睡、食欲不振、偏食、厭惡油膩等,癥狀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因人而異。

  • 保持適量運動。到室外散步、呼吸新鮮空氣、做孕婦保健操等,都可減輕孕吐反應。

  • 用生薑、話梅止嘔。生薑(可含在口裡或製成薑汁、薑 湯)、話梅等能抑製腸胃運動,鬆弛腸胃腸道的肌肉,這樣容易能緩解反胃、噁心的感覺。

  • 注意飲食搭配。可準備一些蘇打餅乾等簡單的小零食。如果孕吐嚴重,多吃蔬菜、水果等偏鹼性的食物,以防酸中毒。

  • 少食多餐。保持2-3個小時進食一次,將一日三餐改成5-6次進食,早餐一定要吃。忌吃一些辛辣、油膩刺激的食物。

  • 不嚴重,可以口服維生素B12,每天2次,一次10~20mg。如果嚴重的話需要找產科醫生查尿化驗。

2、乳房發脹刺痛

女性懷孕後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共同刺激下,於第8周起,乳房逐漸長大,乳頭和乳暈部顏色加深,乳頭周圍有深褐色結節等現象,12周以後還會有少許清水樣乳汁分泌。所以乳房會有刺痛、膨脹和搔癢的感覺,另外,乳頭也會有疼痛的現象。

  • 乳房的清潔與護理是十分重要的工作,有助於防止乳管阻塞,減輕乳房脹痛。

  • 用熱毛巾敷於乳房處,能大大地防止乳房結硬塊,使乳腺暢通,方便分泌乳汁

  • 輕輕地按摩乳房,也有益於緩解疼痛癥狀。

  • 選配適當的胸罩可減輕這種感覺。

3、孕期便秘

孕期因為孕激素升高,腸蠕動和張力相應減弱,排空時間延長。增大的子宮壓迫到腸管、懷孕後活動量減少等因素,都容易導致便秘。

  • 每天早晨起床後喝一杯溫開水,有利於刺激胃腸蠕動,促進排便。

  • 每天攝入纖維素含量高的新鮮蔬菜、水果、雜糧等,刺激腸道蠕動,促進糞便排出。

  • 建立良好的排便習慣:結腸活動在晨醒和餐後時最為活躍,建議孕媽媽在晨起或餐後2 h內嘗試排便,排便時集中注意力,要長時間蹲坐在馬桶上玩手機。

  • 如果便秘比較明顯,也可以使用緩瀉劑和乳果糖緩解。但不推薦長期使用。

  • 但是切記不要使用強力瀉藥哦,比如硫酸鎂,也不要灌腸,因為可能會誘發流產和早產。

4、孕期痔瘡

隨著胎兒的增長,子宮會慢慢的變大,增加了腹壓,升高了直腸肛門的壓力,導致肛門軟組織出現脫垂,慢慢的形成痔瘡。

  • 養成良好的膳食習慣:多吃高纖維素食物,加強腸蠕動防止便秘。常見的高纖維素食物包括全麥食物、豆類、水果和蔬菜等。

  • 保持肛門部位的乾淨,每天清潔肛周,大便以後用廁紙擦拭,然後可再用濕紙巾擦拭。

  • 適量運動,可以幫助加快腸蠕動,緩解便秘。

  • 避免長時間靜坐或站立。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在家,都不要長時間的坐著或站立,定期活動。

  • 晚上睡覺時可以考慮左側臥位。

  • 多飲水,可以預防痔瘡。

  • 在醫生的指導下,可以用乳果糖、一些藥膏和肛門藥物幫助緩解癥狀和大便排出。忌自己隨便用藥,比如含有麝香的痔瘡膏,使用前一定要注意看藥物使用說明書。

5、孕期腰酸背痛

許多女性懷孕時,尤其是孕期的最後三個月,常常會感到腰酸背痛。這是由於日趨增加的嬰兒體重改變了懷孕女性的身體重心,為了身體獲得重新平衡,只能將身體後傾,而這種姿勢加重了腰背部的韌帶和脊柱的負荷,導致腰背痛。

  • 孕期定期運動,有助緩解肌肉緊張酸痛。

  • 休息時可以選擇一個柔軟的靠墊,或者選用適合孕期使用的專用睡眠枕頭,改變體位,放鬆肌肉。

  • 睡覺的話最好採用左側臥位的睡姿,同時可將雙腿屈彎,這樣做可減少腰部的負擔。

  • 嚴重的也可以平躺休息,局部熱敷,注意不要局部熱敷腹部。也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背部按摩療法進行治療。

  • 突然出現的腰部酸痛,且非常嚴重,需要及時來院就診,必要時骨科和神經科醫生會診,排除其他問題引起的腰背酸痛。

6、孕期腳抽筋

懷孕後期,常見孕婦出現小腿抽筋的情況,抽筋的學名是「肌肉痙攣」,就是指肌肉突然、不自主的強烈收縮現象,會造成肌肉僵硬、疼痛。

  • 小腿抽筋時,應盡量伸直抽筋的腿部,並將腳板往自己身體的方向下壓,抽筋現象就會解除。另外,按摩及熱敷抽筋的腿部肌肉,也可減輕抽筋的疼痛癥狀。

  • 建議準媽媽們睡覺時將腳部墊高,促使血液迴流。

  • 平時應多攝取高鈣食物,像是小魚乾、豆類製品、起司、海帶、牛奶等,懷孕中期以後每天的鈣質應補充到1,200mg,建議懷孕20周後可另外補充鈣片,並且適當的曬太陽,幫助維生素D的合成,也有助於鈣質的吸收。

7、孕期下肢雙腿浮腫、靜脈曲張

懷孕進入後期,子宮擴大會壓迫下腔靜脈,阻礙靜脈血液迴流,造成體內鈉和水分滯留,當體內水分積存,就會造成水腫。懷孕期間的水腫只要沒有合併高血壓和蛋白尿,一般沒有大礙。

  • 休息時可把腳抬高,也可多轉動踝關節和腳部來促進血液循環

  • 適當的散步和腿部按摩對預防水腫也有效。

  • 休息時左側臥也可以緩解子宮對下腔靜脈的壓迫。

  • 如果孕期蛋白質不夠,也會造成水腫,因此建議多吃雞蛋、牛奶、魚蝦等食物,少吃鹽、少糖,忌醃製類食物。

8、恥骨疼痛

懷孕後,體內分泌的鬆弛素和黃體素會使韌帶鬆弛,造成骨盆排列產生問題,就會造成恥骨聯合過度分離,引發恥骨疼痛。

  • 避免雙腿張太開的動作,若是十分疼痛,建議多臥床休息,且睡覺時採用側躺,並在雙腿中間放置一枕頭,以免側躺時股骨關節過度內縮又再度引發疼痛。

  • 平時站立也要避免單腳使力,應雙腳平均受力

  • 也可使用托腹帶減緩過度分離的情況。

懷孕是一件甜蜜的負擔,出現一些孕期疼痛是正常的現象,需要做的就是找到正確的方法緩解我們孕期的痛苦,準爸爸們也不要因為準媽媽的訴苦而覺得是矯情,要好好體諒孕媽媽,幫助她安然度過整個孕期是你作為丈夫需要做到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