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蕁麻疹的瘙癢為何時起時消?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風疙瘩」,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皮膚粘膜過敏性疾患。其特徵是身體各處起風團,即紅色或白裡透紅的小包小塊,形狀不規則,伴有劇癢。

本病病因較複雜,其過敏原既可來自體外,也可來自體內,常見的有食物、藥物和物理因素。食物中以魚、蝦、蟹、牛羊肉、蛋類等動物蛋白性食物為多;藥物中以青黴素和痢特靈為多;物理因素中,以冷熱變化影響最大,其中冷風、冰水所致的寒冷性蕁麻疹最為常見。此外,遺傳因素、精神因素及體內的疾病都可成為本病的病因。

蕁麻疹的臨床表現,常是先有皮膚瘙癢,隨即經搔抓出現風團,呈鮮紅色或淺黃白色,風團大小不等、形態不規則,可泛發全身。風團可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一般不超過24小時,消退後不留任何痕跡,皮疹消退後瘙癢亦隨之停止。但皮疹可成批發生,有時一天可反覆發生多次,以晚間發作為多,可因劇癢而影響睡眠。如消化道受累可有噁心、嘔吐、腹痛和腹瀉等;喉頭和支氣管受累時則可導致喉頭水腫,出現咽喉發堵、氣促胸悶、呼吸困難,甚至窒息。疾病短期內痊癒者稱為急性蕁麻疹,若反覆發作達1~2個月以上者,稱之為慢性蕁麻疹。

蕁麻疹還有幾種變型:

①血管性水腫:

可單獨發生,但更多的是伴隨急性蕁麻疹。它發生於皮膚軟薄處,如眼皮、口唇及包皮等處,不發紅或隻輕微發紅,起落也很快。

②皮膚劃痕征:

又稱人工蕁麻疹。其特徵是用硬物,如筆桿或手指擦劃皮膚後幾分鐘內,被劃的地方鼓起來並發白而四周發紅,邊界很分明,呈條帶狀(實際為條形風團)。

③乙醯膽鹼能性蕁麻疹:

情緒激動或受熱出汗後全身劇癢,有針扎感。全身布滿紅色細小的密集風團,過程比一般蕁麻疹更短。

治療蕁麻疹的瘙癢,首先要尋找其致敏原,不再接觸致敏原則不再起疹,瘙癢自然也就止住了。因此,對患者需詳細詢問病史,進行全面體檢,仔細尋找病因。但遺憾的是,蕁麻疹的病因(特別是慢性蕁麻疹)往往難於發現,故此時常需要採取對症治療,其原則是抗過敏止癢。

常用藥物有:

①抗組胺葯:

較老的如撲爾敏、非那根、苯海拉明、克敏嗪、安太樂、賽庚啶、酮替芬、多慮平等,它們都有不同程度的嗜睡作用;新一代的有息斯敏、特非那丁、氯雷他啶、西替利嗪、甲喹吩嗪等,一般無中樞抑製(嗜睡)作用。以上藥物應根據具體情況選用。對因瘙癢影響睡眠者可選用有嗜睡作用的藥物或是在晚間加服此類葯;對頑固病例可選用兩種葯交替或聯合使用,亦可加大用藥劑量,有時還可與H2受體拮抗劑如甲氰咪胍、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聯合應用;對病情嚴重者可用苯海拉明注射液,每次20毫克,肌注,每日1~2次(或非那根注射液,每次25毫克~50毫克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

②腎上腺素:

用於嚴重的急性蕁麻疹,特別是伴有喉頭水腫或過敏性休克者。常用0.1%腎上腺素注射液,每次0.5毫升~1毫升皮下注射,特別嚴重者可於半小時後再注射0.5毫升。

③糖皮質激素:

用於嚴重的急性蕁麻疹,一般不用於慢性蕁麻疹。可用強的鬆口服或氫化可的松、地塞米松注射液靜脈點滴。

④鈣劑:

常用10%葡萄糖酸鈣注射液或癢苦樂民注射液靜脈緩注。

⑤其他如組胺球蛋白、普魯卡因、6-氨基已酸及抑肽酶等亦可配合應用。外用藥一般使用消炎止癢洗劑,如1%樟腦或薄荷爐甘石洗劑等。

中醫治療本病,成藥常用防風通聖丸,以祛風止癢。辨證治療可按如下方法給葯:

風熱型宜疏散風熱止癢,用消風散加減;風寒型宜祛風散寒止癢,用麻黃湯或桂枝東加減;腸胃濕熱型宜清熱除濕、祛風止癢,用防風通聖散或除濕胃苓湯合茵陳蒿東加減;氣血兩虛型宜益氣養血、祛風止癢,用八珍東加減。

文章來源 / 西苑皮膚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