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立秋貼秋膘,吃什麼可以不長胖?

立秋有三候

初候:涼風至。颳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此時的風已不同於暑天中的熱風。

二候:白露降。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產生。

三候:寒蟬鳴。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

立秋到了,按照四季養生「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理論,立秋標誌著陽氣進入收的樂章。此時夏天的陽氣開始收斂,陰氣逐漸升發,但轉弱的陽氣是從夏天的極盛而弱,仍然很強,陰氣從極弱而升,還是很弱。人體養生要跟自然界同步,起居、運動遵循收斂陽氣的原則。

立秋習俗

過立秋節

古代立秋是個節日,也稱七月節。周代天子親率三公六卿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並舉行祭祀儀式。漢唐仍承此俗。《新唐書·禮樂志》:「立秋立冬祀五帝於四郊。」宋代是文化極度發展的時代,非常講究。立秋這天宮內要把栽在盆裡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道:「秋來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之意。(葉子怎麼掉下來的?我不說,你來猜。)民間還有一些戴秋葉、食赤豆的風俗。

懸秤稱人

這個習俗是從清代開始的,在立秋節這天,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因為夏天胃口不好,飲食清淡簡單,一般人過了夏天體重都會減少一點。秋天來了,稱一下體重看自己瘦了多少,然後「貼秋膘」補償夏天的損失。


咬秋

講究在立秋這天吃西瓜或香瓜,稱「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時逢立秋,氣象涼爽,將其咬住。民間還有在立秋前一日,陳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飲等風俗。

立秋養生

秋膘貼什麼?

以我們的飲食來說,顯然沒有燉肉進補的必要,而且剛經過炎熱的夏季,脾胃功能弱,所以,立秋吃魚是貼膘餐。魚的營養豐富,易於消化,有助於調理脾胃功能。

小心「陰暑」傷人

大暑之後,時序到了立秋。有諺語說:「立秋之日涼風至」。立秋後有了涼意,人們會盡情納涼,但此時還有一個伏天,在暑熱中毛孔是張開的,皮膚腠理比較疏鬆,外界的邪氣容易侵襲身體而中暑。這種中暑叫做「陰暑」,和在烈日下或因高溫引發的「陽暑」不同,「陰暑」是過於避熱貪涼引起的,有身熱頭痛、惡寒、關節酸痛、腹痛腹瀉等癥狀。所以,要避免吹涼風、吃生冷食物

除濕開胃藿香

此時的季節在中醫認為仍屬於長夏,飲食調理方面,中醫有「長夏防濕要淡補」的說法。這個時候,如果多吃油膩或者過甜的食物,容易濕氣困脾,可以喝一碗藿香粥來祛暑化濕。將藿香放入鍋內,加水煎5分鐘,過濾取汁待用;粳米加水熬煮成粥,加入藿香汁煮沸即可。這款葯粥具有芳香化濕、健脾開胃的作用。

立秋飲食有講究---------

過多的攝入高脂肪食物不易於養生,進補蛋白質首選魚類,魚肉但被指含量很高,脂肪量低易於消化,有助於調理脾胃功能,立秋吃魚,無疑成了大家的首選。

森燊記漢味烤魚歡飲您來品嚐

七種口味烤魚,每一種都給你味蕾不同的體驗,口味隨意搭配分分鐘征服食客的心。

百香味的烤魚配上透心涼的啤酒那叫一個爽快!醬料的香味與魚本身的焦香味相融合還沒上桌你已經垂涎三尺了。

黃金酸辣味烤魚酸酸辣辣,不斷刺激著味蕾,自帶的清香在高溫的加熱下,越吃越有味,越吃越辣,越吃越香。十分開胃,辣味也很夠勁,完全不甘心放下筷子,一定要吃完整盤才肯罷手。

黑椒蠔油味烤魚將辣味和鮮味完美融合,蠔油本來就是提鮮小神器加上魚原本的鮮味,使得魚肉更鮮嫩是來森燊記烤魚吧必吃的一道菜品。

醬香味烤魚比麻辣更濃鬱,更熨帖,濃濃的醬料順著魚肉的紋理完全滲了進去,金黃焦香的魚肉泛著油光,看著它都快被饞哭了!

鮮椒味烤魚又香又辣,扒開上面的辣椒,可以看到白嫩的魚肉浸泡在火辣的湯汁中,簡直就是美味暴擊!

雞汁菌菇味烤魚營養美味又健康,這是一款老少皆宜的烤魚,與前面幾款烤魚最大的區別是這款烤魚更美容養顏走的完全是養生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