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公募好戲破題:首批FOF淨值平庸 養老目標基金再闖關

  公募重頭好戲破題: 首批FOF淨值暫平庸 養老目標基金再闖關

  本報記者 李潔雪 深圳報導

  8月8日,證監會表示,推動落實公募基金參與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账戶試點工作。此前兩天,首批14家養老目標基金的獲批則已成為近期最受公募關注之事。

  與首批6隻公募FOF相比,養老目標基金的落地進程相對更快。今年3月份,《養老目標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發布後,基金經理注冊、產品上報都推進得非常順利,5月11日獲得反饋意見上報的養老目標基金已經達到29隻。不到兩個月後,這29隻基金中的14隻產品獲批。

  部分基金公司表示,在完成必要程式和準備工作後,公司將很快進入正式發行階段。這意味著,很快各基金公司、銀行管道、第三方銷售平台將圍繞養老目標基金展開一場銷售爭奪戰,這批養老目標基金究竟能賣多少錢將是市場關注之焦點。

  從採訪情況來看,不少公司對於養老目標基金的銷售抱有保守心態。一方面,去年底成立的首批FOF至今淨值表現平庸,或對投資者購買養老目標FOF帶來影響;另一方面,近期低迷的市場走勢對於基金銷售也將造成壓製。

  不過,儘管對發行規模預期較低,但各基金公司圍繞養老目標基金的行銷工作已經陸續展開,至於具體何時發行,基金公司表示還要與管道協商。

  首批FOF全線虧損

  複盤去年10月、11月成立的6隻公募FOF的淨值表現來看,首批公募FOF的整體表現略為平庸。據Wind數據顯示,這6隻公募FOF成立至今處於全線虧損狀態,平均跌幅達到3.24%。

  具體到單隻基金來看,表現較好的是華夏聚惠穩健目標A、C類,截至8月3日,成立以來的部門淨值增長率分別為-0.78%、-1.08%;泰達巨集利全能優選A、建信福澤安泰、南方全天候策略A、泰達巨集利全能優選C表現也較為抗跌,成立至今虧損幅度不足2%;表現較差的是海富通聚優精選,截至8月6日,其成立以來的虧損幅度已經高達14.26%。

  除了首批6隻公募FOF以外,今年5月份新成立的兩隻FOF基金也已經開始運作。其中,5月4日成立的中融量化精選A、C類成立以來的淨值分別虧損了1.94%、2.12%;5月16日成立的前海開源裕源是目前唯一一隻淨值在1元以上的公募FOF產品,其8月6日的最新淨值為1.004元,淨值微漲了0.4%。

  從運作上來看,絕大部分公募FOF保持較為穩健的投資策略,基本都以配置債券型基金、貨幣型基金為主,僅少量參與權益投資,因此表現出一定抗跌性,而一些表現不佳的FOF主要是由於配置了倉位較重的權益類基金。

  整體而言,雖然公募FOF的平均跌幅相對於股票市場的整體跌勢表現出了一定抗跌性,但這樣的淨值表現還是較為差強人意。

  8月8日,盈米財富副總裁劉文紅認為,首批FOF確實有值得複盤的地方。她表示,“首批6隻FOF除了一隻股票型FOF目前淨值都在面值附近,基本上沒掙沒虧,基金的操作相對保守,唯一遺憾的是錯過了上半年的債券小牛市,配的貨基部分偏高,沒有真正在不同資產配置起來。”

  她指出,“那麽問題來了,是FOF基金經理不懂配置,還是首隻FOF在建倉操作上相對保守,擔心客戶虧錢?相信大部分都認可是後者。如果說首批FOF有什麽需要反思的地方,可能還是和普通基金沒有在產品定位上做好精準,市場預期過高,把FOF當成了既有高收益又波動小的新產品,用這樣的短期目標來評估FOF是不現實的。”

  機構憂慮發行難題

  儘管行銷工作已經陸續展開,但多家基金公司向記者坦言,在養老目標基金的發行上存在不小壓力。

  劉文紅提到,可能由於首批FOF的淨值表現相對平庸,以及今年股市表現欠佳,導致養老基金的發行蒙上了一層陰影,大家已經不太敢像去年那麽大膽談規模了,現在都是非常保守甚至擔心成立的問題。同樣的團隊,甚至明顯比去年更有經驗的團隊,現在反而擔心管道和客戶不認可了。

  從去年以來的數批創新型基金的募集情況來看,募集成績都相當出色。

  例如首批6隻公募FOF總募集規模超160億元;今年1月份的興全合宜封閉期兩年募集了300多億規模;上個月成立的6隻戰略配售基金共募得資金近1500億元。

  這些基金要麽采取FOF模式,要麽是封閉型產品,與養老目標基金具有一定相似性。

  但當前的市場環境與彼時已經大有不同,因此養老目標基金作為新式創新品種究竟能否受到投資者的歡迎確實充滿未知。

  8月8日華南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相關人士向記者直言,“目前沒有具體的發行計劃,坦白而言我們對養老目標基金的發行預期不高。首批FOF的表現對於投資者是否願意選擇養老目標基金是有很大影響的,現在國內的FOF不僅僅是業績表現一般的問題,還在於類型上都是內部FOF,跟國外那些先進的FOF相差非常遠。所以我們現在對養老目標基金的行銷相對來說還是比較低調的,現在公司主推的是另外一隻權益產品。”

  滬上一家基金公司相關人士也表達相似觀點,“我們本身還是期待產品能夠做好,真正地貫徹長期價值投資的理念,所以也不會去設具體發行目標,我們的目的還是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當然,屆時十幾隻養老目標基金在發行方面肯定是會互相競爭的,壓力也必然存在。”

  劉文紅認為,這種焦慮在於目前國內投資者對於養老目標基金和普通基金產品的區別還沒有足夠充分的認識。她提出,應該明確養老目標基金和普通基金產品在產品定位上、服務上和投資上的最大區別,明確FOF應該是投顧類產品,養老目標基金要服務好長期投資者,以及養老基金未來的投資期限非常長、投資者要挑的是一個長跑選手,看短跑成績沒有意義。

  實際上,在基金公司對養老目標基金發行充滿壓力之際,監管層對於養老目標基金的銷售也提出了一定要求。

  有消息稱,監管近期召集基金公司開會,提出從多方面規範養老目標基金銷售和運作,例如銷售過程中不能預測基金業績、不得進行有獎銷售、誇大宣傳,甚至還包括不能用抖音形式進行宣傳的一些細節指導意見。此外,監管特別提示養老目標基金不保本和不保收益。(編輯:楊穎樺)

責任編輯:陶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