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市場低迷且尚在培育期,養老目標基金艱難發行

繼首隻養老目標基金——華夏養老目標日期2040快速成立後,這一公募基金細分領域又將迎來兩位新成員。9月10日起,中歐預見養老目標日期2035混合型基金中的基金(下稱“中歐預見養老FOF”)和泰達巨集利泰和平衡養老目標混合型基金中的基金(下稱“泰達泰和平衡養老FOF”)正在發行中。

有別於華夏基金跳過代銷管道,單純依靠自有直銷及子公司的銷售平台快速完成募集、成立,這兩隻基金待銀行管道完成系統改造後,方才進行份額募集;此外,它們還獲得了螞蟻基金、天天財富等互聯網平台的銷售支持。

儘管如此,第一財經了解到,截至目前,正在發行中的養老目標基金並未獲得市場熱捧,在證券市場極其低迷的情況下,兩隻養老目標基金仍在艱難發行中。

華南一家大型公募基金副總對記者稱,中國的養老目標基金是個新生事物,想複製美國經驗未來迎來大發展,需要一個較長時間的培育期。“至少待稅收政策明朗、先行者的品牌效應產生,這個行業才有可能發生大作為。”

行業擴容

按照基金發售公告,泰達泰和平衡養老FOF募集日期為9月10日至10月19日;中歐預見養老目標日期2035混合型發售日期為9月10日至28日。

上海一家正在籌備養老目標基金發行的公募內部人士對第一財經稱,即便等到了銀行系統改造完成,養老目標基金也不見得會有多大的銷量。“畢竟市場環境太差,其他基金都賣不動,養老目標基金也不太可能成為例外,如果不是以招行、工行等一線銷售巨頭作為主要銷售管道的話,現在市面上很大一部分權益類產品的發行都會延期,用足三個月或者募集失敗的情況越來越多。”

公開資料顯示,中歐預見養老FOF的初始代銷機構為招商銀行、平安證券、平安銀行、好買基金、螞蟻基金、天天基金、同花順、盈米財富、蛋卷基金、肯特瑞財富、騰安基金,隨後又增加了國都證券和陸金所兩家代銷機構;託管行為招商銀行。

相比中歐預見養老FOF,泰達泰和平衡養老FOF的代銷機構數量明顯更多,初始代銷機構28家,其中銀行銷售機構有農業銀行、華夏銀行、平安銀行,互聯網銷售平台有螞蟻基金、天天基金、騰安基金等;託管行為農業銀行。

第一財經從業內獲悉,中歐預見養老FOF的核心銷售管道為招行,泰達泰和平衡養老FOF的主銷售管道為農業銀行。截至目前,兩隻產品銷售過程中,中歐預見養老FOF的銷售情況要更加樂觀一些。有接近中歐基金的人士對第一財經稱,招行作為中歐這款養老產品的主銷售管道還是稱職的,它第一天就幫中歐預見養老FOF賣了1800萬元。算上其他輔助的代銷管道的作用,中歐預見養老FOF這款產品大概率會在國慶節募集結束。

相比中歐預見養老FOF,泰達的產品募集時間要長一些。發售公告中顯示的截至日期為10月19日。有接近泰達基金的管道人士對第一財經稱,公司的養老目標基金最大的銷量來自螞蟻基金和農業銀行,整體情況是每天都在艱難發行。主管道農業銀行還沒發力衝量,銷量的一半來自螞蟻基金。

市場培育仍需時間

養老目標基金難以熱賣,一方面是緣於市場行情低迷,另一方面與產品自身的特性有關。作為一隻FOF產品,相比普通公募基金,養老目標基金或多或少地面臨雙重收費和高收費的問題。

9月13日,華夏基金公告稱,旗下華夏養老2040 FOF成立,首募規模2.11億元,募集有效認購戶數為37585戶,戶均認購規模5627元。但值得注意的是,2.11億元的規模中還包括5000.2萬元的基金公司及員工的自購資金。若剔除這部分金額,實際的戶均認購金額不足4300元。從華夏基金發行的業內首隻養老目標基金的銷售情況來看,這一產品主要的投資群體為個人投資者,並未吸引多少機構進場。

另據公開資料,中歐預見養老FOF管理費0.6%/年、託管費為0.15%/年、兩類份額中A 類基金投資者認購金額少於100萬的將繳納1%的認購費率。儘管C 類基金份額不收取認購費用,但要繳納0.4%的銷售服務費。對於普通的A類投資者而言,光是管理費、託管費和認購費,第一年的成本就接近2%。在證券市場極度低迷的情況下,一年2%的收益並非是一件輕易就能做到的事情。

上述公募基金副總稱,到目前為止,機構對於養老目標基金還是存在著較大的顧慮。首先,三隻率先發行的養老目標FOF的基金合約都規定了要封閉三年。鎖定三年意味著極高的機會成本。此外,養老目標FOF並未有歷史業績參考,沒有明星示範效應,外部機構並不太願意參與到這種新產品中。而更重要的是,養老目標基金目前還沒有享受到稅收優勢。

對於養老目標基金,機構仍在旁觀。但在業內人士看來,稅收優惠也好,規模也好,該來的總歸要來;只有做好了首批產品,未來這個行業才有可能出現大發展。

薛掌櫃基金組合研究院對第一財經稱,國內養老目標基金剛開始發行,遞延所得稅等配套相關政策還未正式頒布,不過投資者有理由期待。首先,養老目標基金投資理念來自於美國401K計劃,該計劃之所以受到民眾支持,遞延所得稅政策貢獻的吸引力不容小覷,國內也需要頒布相關配套政策才能形成公募養老基金產業;其次,養老已經成為一個廣泛討論的公眾話題,政府在養老問題上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在公募養老基金遞延所得稅等方面提供相關支持是可以期待的;再則,個人商業養老保險遞延所得稅政策自2018年5月起已在上海、福建、江蘇等部分省份地區試運行,期限一年,未來優惠政策可能覆蓋養老目標基金。

上述公募基金副總稱,這個市場要實現大發展,還需要較長時間的培育期,等市場行情回暖、稅收政策落地、首批養老目標中出現明星產品後,未來這個行業前景還是光明的,肯定會調動大型機構的配置需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