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胃脹、噯氣、口苦,淺表性胃炎伴膽汁反流該如何緩解癥狀?

陳先生,男,43歲。1998613日初診。

主訴:上腹部脹痛10年有餘,曾多處診治,服用多種中西藥治療,療效不佳。胃鏡檢查:「胃竇」中度淺表性胃炎伴膽汁反流,胃黏膜脫垂,十二指腸球炎。

症見胃脘部脹痛,連及胸部,有時嘔吐清水痰涎,脹滿,食後加重,噫氣噯氣不斷,口乾苦,不思多飲,納食尚可,腸鳴漉漉,大便稀溏,舌見紫色,體胖,邊尖紅,苔黃膩,脈弦數。

辨證:濕痰內蘊,氣滯難運。

治法:健脾和胃,疏泄肝火。

處方:胃疾康Ⅰ號方加川黃連3克,黃芩6克,製半夏10克,陳皮10克,枳實10克,百合10克。

二診:上方服完15劑後,脘痛脹滿減輕,嘔吐亦止,大便溏薄。前方加焦山楂30克,焦六曲30克,炒內金10克繼服。

三診:脘痛消失,大便如常,惟脹滿未消。上方去焦山楂、焦六曲、炒內金、枳實,加炒枳殼15克,木香10克,八月扎15克。

四診:上方服後諸症日減,守原方繼服2個月,癥狀全部消失。後經胃鏡病理複查:為慢性淺表性胃炎。服健胃膠囊調理,2005615日隨訪,身體強壯,再無胃病痛苦。

胃病治癒,患者最擔心的還是複發問題

胃病經過治療後,病情得以控制,疾病處於緩解或初愈恢復階段,此時體內的氣血津液因患病時耗傷還沒有得到完全恢復,胃的功能尚未健全,如生活起居稍有不慎,胃病易於複發。

所以,在胃病初愈或緩解階段,應認真進行調養,運用飲食、精神、藥物等綜合調治措施,增強身體的「正氣」,促進體內臟腑功能的恢復,並避免對胃有刺激作用的不良因素,預防胃病後的複發。

筆者微信:hnlh2017,有問有答。(本文圖片摘自網路,侵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