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頻繁噯氣、流口水——非特異性過度噯氣

頻繁噯氣、流口水半年,嚴重影響生活,胃鏡檢查:慢性淺表性胃炎伴膽汁反流,治療無效。患者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病例

患者女性,26歲,頻繁噯氣、流口水半年。

吞咽、吃飯、說話、咽口水,就容易打嗝,常常嗝打不出來,卡在喉嚨裡。幾乎每天,都有嗝卡在喉嚨打不出來,好不容易打出來一個,下一個嗝又來了。嗝卡在喉嚨時,會流很多清口水;嗝如果打出來的話,口水會減少一些。

除了打嗝外,沒有上腹脹悶、疼痛等其它不適,偶有噁心。

記得發病初時因飯後出現了打嗝,因工作關係講話非常多,癥狀加重,後來就一直沒好。

剛開始出現打嗝的時候,口水多到一整天都在吐,需要用個盆子接著,出不了門,後來少些了。

胃鏡檢查:慢性淺表性胃炎(1級)伴膽汁反流。喉鏡檢查:鼻中隔偏曲,慢性咽喉炎。

討論

診斷:非特異性過度噯氣,又稱噯氣症。

噯氣是胃中氣體上出咽喉所發出的聲響,其聲長而緩,俗稱「打嗝」,是各種消化道疾病常見的癥狀之一。噯氣分為主動噯氣和被動噯氣。患者的情況屬於主動噯氣,就是胃內並沒有過多氣體,但患者通過主動增加腹壓,迫使胃內氣體排出,當氣體噯不出時就會緊張焦慮,發生咽部異物感,尤如「卡在喉嚨裡」。患者在噯氣同時,會吞入部分空氣,更誘發了噯氣。

通過主動增加腹壓實現噯氣,而腹壓的增加會促使胃食管反流,胃酸反流入口腔可直接刺激唾液腺分泌,或胃酸隻反流至食管下段,也可以通過迷走神經反射刺激唾液分泌,口水就會明顯增加。患者沒有反胃、反酸癥狀,說明胃酸隻反流到了食管下段。

非特異性過度噯氣的診斷是根據羅馬標準,必須包括以下所有條件:

每周至少發生數次反覆噯氣。

沒有過度吞咽空氣的證據。

診斷前癥狀出現至少6個月,近3個月滿足以上標準。

患者的情況完全符合該診斷標準,並經胃鏡、喉鏡檢查排除了其他疾病。這是屬於功能性胃腸病的一種,是胃腸道植物神經紊亂引起的,與緊張、焦慮有很大的關係。

患者的本次發作有明顯誘因的,就是那次吃飯後噯氣、口水增多,這在醫學上叫「應激」,其後反覆自我加強,使癥狀加重頑固不愈。

為什麼診斷「非特異性過度噯氣」而不診斷「慢性胃炎」等其他疾病呢?

1)慢性胃炎

噯氣是各種慢性胃炎的常見癥狀,包括慢性淺表性、糜爛性、萎縮性胃炎,患者除了噯氣,常伴有上腹脹悶、隱痛、胃納減退、噁心等癥狀。你胃鏡檢查是慢性淺表性胃炎伴膽汁反流,但胃黏膜充血水腫比較輕,胃內膽汁也不多,更沒有膽汁塊附著在胃壁,就是說你的膽汁反流性胃炎並不嚴重,你只有噯氣而無其它不適,不能用慢性胃炎解釋。而且主動噯氣,增加腹壓,可誘發腸內膽汁逆流入胃。

2)功能性消化不良

這是胃功能性疾病,患者癥狀較多,常常表現為上腹脹悶、隱痛、胃納減退、噯氣、噁心嘔吐等症。胃鏡可顯示慢性淺表性胃炎,沒有其它囂質性疾病。你只有噯氣、流口水,沒有上腹部其它不適,與該病不符。

3)吞氣症

吞氣症是另外一種胃腸功能性疾病,主要表現為噯氣,屬主動噯氣,可以沒有其它明顯癥狀。其最大特點是可以客觀地觀察或檢測到吞咽空氣,噯氣呈發作性、表現性、誇張性,噯氣說來就來,說停就停,有癔病性格。你的情況與不符。

治療建議

1. 減慢進食速度,不要過度疲勞,放鬆心情,減輕壓力,適度鍛煉,可以慢跑、散步、練瑜珈等等。轉移注意力很重要,就是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轉移到自己感興趣的地方。

2. 噯氣頻繁時或噯氣噯不出難受時,可以做深呼吸,放鬆情緒,緩慢把氣深深吸入,再緩緩呼出,連續做十幾次就可以暫時緩解癥狀。

3. 氟呱噻噸美利曲辛片早飯前半小時一粒每日一次口服。勞拉西潘片半粒(每粒0.5mg)每日3次飯前半小時口服。莫沙比利片1粒每日3次飯前半小時口服。雷貝拉唑片20mg每日2次飯前半小時口服。以鎮靜抗焦慮、促進胃動力、抑製胃酸。

先服藥2周。若癥狀嚴重,經過上述治療一周,癥狀有好轉但不明顯,可以加大勞拉西潘片劑量,必要時改用氯硝西潘片1/8粒每日3次飯前半小時口服,但要注意思睡,避免以外。以後再根據病情逐步調整劑量,需要治療一段時間。

藥物治療最主要的是鎮靜抗焦慮,這隻幫助患者控制癥狀,自我放鬆、鍛煉、轉移注意力對患者很重要,而這比服藥更重要。

作者:王伯軍 來源:王伯軍大夫談消化

關注消化,「腸」想「胃」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