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要命」的暈車,為啥總是纏著你?學會這7招,輕鬆出行不暈車!

旅行,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一件樂事。但是某些人來說,是實打實地「痛並快樂」著,因為「暈車」真是太痛苦了。

可能,還不止暈車,還暈船、暈機,根本沒法好好出趟門,更別說是旅行了。

那麼,這是為什麼呢?樂叔今天就跟大家科普科普!

為啥會暈車?

不論是暈車、暈船還是暈機,都可以統稱為「暈動症」。而造成「暈動症」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平衡感不好。

我們都知道,身體平衡的調節離不開小腦,但這個調節過程比較複雜。正常情況下,小腦只有把從眼睛、內耳的前庭、肌肉或關節等處接收到的資訊整合起來時,才能感知到人體的運動,維持身體的平衡。

動圖來源:soogif.com

眼睛作為視覺感受器,能提供太空位置,讓我們知道自己身處何地;內耳的前庭為人體的平衡感受器,它能感受到水準運動、垂直運動、旋轉等不同的運動方式;肌肉、肌腱及關節處,有本體感受器,能起到感受身體所處位置的作用,例如我們閉上眼睛,也可以感受到自己的手腳是放在哪的。

只有當這3個感受系統完美配合時,小腦才能準確處理資訊,不至於產生不良反應。但是一旦這3個感受系統的感知發生衝突,尤其是當衝突嚴重時,小腦在短時間內將難以正常工作,將發出眩暈指令,造成暈動症。

動圖來源:soogif.com

舉例來說:乘車時,儘管我們的身體相對處於靜止狀態,但眼睛卻能看到車窗外的物體不斷向後移動,而前庭又感知到自己是在跟著車前行,並時不時地抖兩下。於是便形成了感知衝突,此刻小腦接收到的資訊雜亂無章,一時間難以調節,以致暈車。

此外,如若路線顛簸、車速過快、轉彎過急,也易加大小腦感知、整合資訊的難度,易出現暈車現象。

動圖來源:soogif.com

至於為什麼有人暈車,有人不暈車,這是因為每個人的小腦處理資訊的能力不同,平衡感的強弱也不一樣。

關於暈車的3大疑惑

為啥時暈時不暈?

暈車,不僅僅和小腦處理資訊的能力、平衡感的強弱有關,還與空氣環境、自我暗示、精神狀態等息息相關。

如果你的乘車環境,人多擁擠、密閉缺氧、悶熱、汽油味或煙味重等,都將可能導致或加劇暈車癥狀。而如果你感冒了,病毒將可能侵犯你內耳的前庭器官,影響到前庭與小腦間的資訊傳遞,易干擾小腦正常工作,從而導致暈車。

但也不排除有一少部分人在乘車前就已出現暈車反應,而這多半是心理反應,因多次暈車而造成的陰影。

為啥坐前排不易暈車?

後排的視野較差,不好向前看,於是會習慣性地往旁邊看,易造成感知衝突。

前排座位的擺動幅度較小,可避免因過度搖晃而造成的眩暈感。

前排副駕駛的太空較後座太空更寬敞,活動範圍更大點,易讓人放鬆。

為啥有些暈車的人開車不暈?

因為,前庭神經系統屬於低級中樞,而大腦皮層屬於高級中樞,低級中樞會受到高級中樞的調控和支配。

當原本暈車的人開車時,其精神處於高度集中或緊張狀態,大腦皮層高度興奮,從而對前庭系統產生抑製作用,自然就不易暈車了。

對抗暈車的7大妙招

別吃太飽

坐車前,不宜吃太飽或食用難消化的食物,應吃些清淡食物,忌食油膩物,也不宜飲酒。

乘車途中,可將新鮮的柚子皮或橘子皮放在鼻子下,吸入其散發出來的清香,有利於緩解暈車癥狀。

選座要正確

坐汽車時,暈車者盡量選擇前排座位;

坐雙層巴士時,暈車者最好選擇底層坐;

乘船時,暈車者宜坐在靠前或中間的臨水位置;

乘坐飛機時,暈車者宜選擇靠近機翼且靠窗的位置,或是盡量靠前的窗邊。

閉上眼睛,避免低頭

在乘車時,容易暈車的人最好閉上眼睛戴上眼罩,這樣方可避免視覺感受器向小腦傳遞資訊,有利於減少感知衝突,避免暈車。

動圖來源:soogif.com

另外,還應避免低頭玩手機、看書等,可以戴上耳機聽聽音樂,在放鬆心情的同時,也能削弱視覺感官。

確保空氣流通

暈車者可調節靠近自己的通風旋鈕,增加四周的氣流,有利於預防暈車。如條件允許(車內未開冷氣機、車外無大風大雨等),也可適當開窗

轉移注意力

坐車時不要總想著自己會暈車,你可以多和周圍的聊聊天,當然你也可以自己默默想些開心愉快的事,以轉移注意力,避免暈車的心理暗示。

服用暈車藥

如旅程較長,可選擇服用暈車藥。但是,患有青光眼、攝護腺增生、嚴重呼吸系統疾病、嚴重肝臟疾病的患者以及長期酗酒的人群,在購買、服用暈車藥前,務必先顧問醫生,以免加重原有病情。

鍛煉平衡感

相比前面的6種方法,鍛煉平衡感更有利於從根本上解決暈車問題,但這一方法隻適合日常堅持,不適合用於臨時預防暈車。

盪鞦韆、單雙杠、游泳、滑冰、搖頭操、沿著地上的細繩走等運動,都是鍛煉平衡感的不錯方式,暈車人群可選擇某項或某幾項運動進行適當鍛煉,但務必在出現嚴重反應前停止鍛煉。

動圖來源:soogif.com

對了,聽說玩CSgo、PUBG、CF等大型眩暈3D端遊,也有利於根治暈車哦,愛玩遊戲且又暈車的朋友們可以嘗試下哈哈哈。只是,也要記得適可而止喲。

暈車,雖不是病,

但暈起來時,簡直「要命」!

趕緊分享給身邊的家人、朋友吧,

指不定10個人裡3個暈車呢!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