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得了癲癇病並不意味著死亡

很多人認為癲癇疾病是一種不治之症,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這是沒錯的。有先兆發作的患者應及時告知家屬或周圍人,有條件及時間可將患者扶至床上,來不及者可順勢使其躺倒,防止意識突然喪失而跌傷,迅速移開周圍硬物、銳器,減少發作時對身體的傷害。只要治療及時,患者是可以痊癒的。

迅速鬆開患者衣領,使其頭轉向一側,以利於分泌物及嘔吐物從口腔排出,防止流入氣管引起嗆咳窒息。不要向患者口中塞任何東西,不要灌藥,防止窒息。不要去掐患者的人中,這樣對患者毫無益處。不要在患者抽搐期間強製性按壓患者四肢,過分用力可造成骨折和肌肉拉傷,增加患者的痛苦。癲癇發作一般在5分鐘之內都可以自行緩解。如果連續發作或頻繁發作時應迅速把患者送往醫院。

目前國內外對於癲癇的治療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癲癇患者經過正規的抗癲癇藥物治療,約70%的患者其發作是可以得到控制的,其中50%~60%的患者經過2~5年的治療是可以痊癒的,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樣地工作和生活。因此,合理、正規的抗癲癇藥物治療是關鍵。

1、抗癲癇藥物使用指征:癲癇的診斷一旦確立,應及時應用抗癲癇藥物控制發作。但是對首次發作、發作有誘發因素或發作稀少者,可酌情考慮。

2、選擇抗癲癇藥物時總的原則:對癲癇發作及癲癇綜合征進行正確分類是合理選葯的基礎。此外還要考慮患者的年齡(兒童、成人、老年人)、性別、伴隨疾病以及抗癲癇藥物潛在的副作用可能對患者未來生活質量的影響等因素。如嬰幼兒患者不會吞服藥片,應用糖漿製劑既有利於患兒服用又方便控制劑量。兒童患者選葯時應注意盡量選擇對認知功能、記憶力、注意力無影響的藥物。

3、抗癲癇藥物治療應該儘可能採用單葯治療,直到達到有效或最大耐受量。單葯治療失敗後,可聯合用藥。盡量將作用機制不同、很少或沒有藥物間相互作用的藥物配伍使用。合理配伍用藥應當以臨床效果最好、患者經濟負擔最輕為最終目標。

4、在抗癲癇藥物治療過程中,並不推薦常規監測抗癲癇藥物的血葯濃度。只有當懷疑患者未按醫囑服藥或出現藥物毒性反應、合併使用影響藥物代謝的其他藥物以及存在特殊的臨床情況(如癲癇持續狀體、肝腎疾病、妊娠)等情況時,考慮進行血葯濃度監測。

癲癇的藥物治療是一個長期的實踐過程,醫生和患者以及家屬均要有充分的耐心和愛心,患者應定期複診,醫生應根據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個體化治療,並輔以科學的生活指導,雙方充分配合,才能取得滿意的療效。

我們患者朋友們一定要及時到正規的醫院接受治療,這才是爭取的態度的。有些患者和家屬在癲癇治療方面存在一些誤區,如有病亂投醫,輕信謠傳,懼怕抗癲癇西藥「對腦子有刺激」,長期服用會「變傻」,不敢服用有效抗癲癇藥物。而盲目投醫,到處尋找「祖傳秘方」、「純中藥」,輕信「包治」、「根治」的各種廣告。我們切不可信任那些小廣告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