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太極拳,太極腰」,您理解太極拳中的「腰」嗎?

要想對太極拳「腰」有一個深刻的理解,需要對太極拳腰的運用和作用有了解。

接下來我們從三個方面來分析:

一、太極拳通過對腰部的鍛煉促進人體之「精」的蓄養作用。

如拳諺雲:「八卦步、形意拳、太極腰。」充分說明了腰部運動是太極拳運動的核心,這在太極拳經典著作中也可以找到依據,如王宗嶽的《十三勢歌》中有言:「命意源頭在腰際」和「時刻留意在腰間」等句。李亦佘在《五字決》中說:「緊要全在胸中腰間運化。」武禹襄在《十三勢說略》中說:「其根在腳,……,主宰於腰,……」。陳鑫說:「腰為上下體之關鍵」等太極拳經典論述。通過太極拳相關論述,我們可以理解為太極拳運動是處處以腰部為主,以使動作上下相隨,節節貫穿,使全身各部肌肉、骨骼、關節、四肢百骸、內臟器官內外統一的運動。

二、太極拳「活腰」的運動特點有助於「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的蓄養。

首先,《黃帝內經》認為腎精(先天之精)對人體的生長、發育、生殖、維持人體內環境的穩定,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如《素問·金匱真言論》說:「夫精者,身之本也。」意思是說腎精是人體生命的根本,善於藏精的人則病邪不侵。《黃帝內經》中還有很多關於腎精的論述如:「腎為先天之本」、「腎藏精」、「腎壯則精足氣充」等等。而腰部的主要臟器就是腎,太極拳運功通過不同的招式對腰部關節做不同方向的屈伸旋轉運動,可以充分的端鍛煉人體腎臟。

第一,延額狀軸轉動的前後屈體運動,如楊氏太極拳中的「海底針」動作:重心落於右腳,左腳向前輕輕點地成虛步,左手按於左胯旁,右手從耳側向前下方叉出去,同時上體前傾,腰部充分前屈。

第二,延矢狀軸做左右體側屈運動,如「閃通臂」動作:左腳向前邁出成左弓步,同時左手向前按掌,右手上架與額頭上方,身體右轉,腰部向左側屈。

第三,延垂直軸做左右轉體運動,如「雲手」動作,需要腰部的左右旋轉才能把雲手的「提、倗、轉、按」等動作做好,體現出拳理「以腰帶手」的內涵。太極拳這些以腰為軸帶動全身動作,牽動著腰部兩側的腎臟,增強腎臟的蠕動,進而強健腎臟功能。因此,注重腰部的訓練有助於腎臟的固精作用。

?

其次,《黃帝內精》還認為人體生命的維持,需要依靠後天五穀之精(後天之精)來滋養,而五臟六腑的精氣充盈,都歸藏於腎。太極拳家陳鑫也說:「中氣何歸?歸於兩腎」。《素問·經脈別論》有言:「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靈樞·本神》有言:「是故五臟者,主藏精者也。」太極拳腰部的螺旋纏繞運動也可以使脾胃等臟腑得到自我按摩,推動胃腸蠕動,促進消化,促進五穀之精(後天之精)的生成與運化,起到練化人體之精、養精蓄銳的作用。

三、太極拳運動「剛柔相濟」的運動特點充分體現了人體之精的蓄養和展現。

如陳氏太極拳中的「掩手肱拳」動作,整個動作充分利用腰部的螺旋纏繞和重心的左右轉換,最後身體微右轉,右臂屈肘置於胸前,左手經劃弧置於左肩前,此時身體放鬆即為柔,蓄足人體之精,而後右拳隨轉體後拉蓄勁,右腳迅速蹬地轉腰發力沖拳,力達拳面,成左弓步,左手快速收於左肋側。充分展現太極拳運動的聚斂精勁之後的爆發展現。長期堅持修鍊太極拳,並且注重腰部的鍛煉,可達到調身固精的作用,使人體精滿勁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