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轉給爸媽丨手腳麻木是危險信號!泡腳搓腳曬腳能強身

播放GIF

手腳麻木是很多老人的常見現象,有些人沒有重視。專家提醒:老人手腳麻木是個危險信號,總結起來有7大原因。

播放GIF

臂神經受壓

睡眠中如果姿勢不正,頸項偏斜或手臂受壓,就會引起手發麻。這時只要換姿勢睡,活動一下手臂,麻木感便可消除。

藥物副作用

呋喃唑酮、氧氟沙星等抗菌劑可能導致肢體麻木,這種麻木通常從手腳開始,逐漸向上蔓延,常伴有過敏或感覺異常。因此服用這些藥物應嚴格控制劑量。

營養不良

長期胃腸功能障礙或食物攝入減少易導致身體缺乏蛋白質和維生素,引起周圍神經炎和神經根損害,從而造成手腳麻木。

頸椎病

經常單手麻木,很可能是頸椎病引起的。主要由於長期頸椎骨質增生、椎間盤突出等,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近七成手麻癥狀由神經根型頸椎病引起。

糖尿病神經併發症

糖尿病會產生多種併發症,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就是其中之一,伴有四肢對稱性麻木癥狀,下肢麻木最常見。

腦梗

手指麻木出現在一側肢體,另一側完全正常,同時伴有頭痛頭暈、視線模糊等癥狀時,要警惕腦梗。其引起的肢體麻木通常是急性的,一定要及時送醫。

痛風

臨床顯示,手麻患者中約有1%是痛風所致,可能因尿酸沉澱在正中神經處導致。

手腳麻木是很多疾病的常見併發症,特點是容易反覆發作,不易徹底根治。要想擺脫手腳麻木,不但要堅持藥物治療,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 定期體檢

    老人要定期查血壓、血脂,以及做血液流變學檢查,如有高血壓或高血脂,及時治療。

  • 合理飲食

    飲食要清淡,少鹽,少攝入動物脂肪,多食高纖維蔬菜,可幫助軟化血管,緩解手腳麻木。

  • 多飲水

    可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栓形成,改善腦供血。

  • 補充維生素

    老人要適當補充維生素B1和B6、維生素C,提高身體代謝功能,緩解手腳發麻癥狀。

  • 適度運動

    午後或傍晚,可在戶外進行散步、慢跑、打太極等運動,但不可時間過長或運動量過大,運動前先熱身10分鐘(伸腿、扭腰等)。

  • 注意睡姿

    睡覺時最好平躺,不要壓著手腳。枕頭高度一般以7-9厘米為宜,軟硬也要適中。

  • 作息規律

    堅持早睡早起,不要熬夜,晚上不要長時間看電視。要有睡午覺習慣,40分鐘為宜。

出現手腳麻木,要去醫院查明病因,不要在家盲目使用土辦法。

泡腳搓腳曬腳,能強身

人老足先老,養生先浴足。人體足部有6條經脈,與臟腑相連。足部是肢體末端,也是負重部位,特別在站立或長時間不活動時,瘀血、腫脹易集中在腿部和足部。泡、搓、曬,這3種保健方法就能很好促進足部血液循環。

人體陽氣不足,四肢就會冰冷,尤其是老人。促進肢體末端血液循環的方式首推泡腳。水中熱量可通過足底進入全身,使腎經、肝經得到養護。同時,還可刺激足部反射區,調理內分泌,舒筋活絡。

建議老人泡完腳後用雙手掌心輪換著按摩揉搓足部,每次揉按10餘次。同時觀察足部顏色、紋路和按壓時的感覺,如出現異常癢、疼、麻和結節,可能提示臟腑出現相應病變。足部按摩可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特別對某些慢病有一定療效。建議將全足按摩3~5遍,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30分鐘左右。

中醫認為,多曬太陽能得自然界陽氣之助,是補陽最經濟、最有效、最方便的方法。容易手腳冰冷的老人,多是陽虛體質,不妨多曬曬腳,以驅走體內寒氣。曬腳要選擇氣象好、陽光充足的時候,每次至少曬半個小時。曬腳時可配合按摩小腿部位的足三裡穴(小腿前外側,膝蓋下方四橫指部位)。

現在氣象轉涼,老人可穿著襪子在陽光充足處曬腳,注意保暖。

年底了,別忘記給爸媽體檢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