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自己判斷排卵期,掌握自己的「孕氣」!

健康科普,來看看【百科名醫】吧!

女性從出生以來,身體內就攜帶著卵子而來。隨著人的發育成長,卵子也在逐漸發育成熟,等到成熟後,逐月排出體外,這就是排卵。一個健康的女性體內的卵細胞數量是有限的,排完即止。儘管一生中有40~50萬個原始卵泡,但是只有400~500個原始卵泡可以發育成熟。

如果不能正確掌握排卵期,成熟的卵子就不能在「正確的時間遇上對的精子」。所以,掌握排卵期是受孕或避孕的重要步驟,學會自己判斷是否到了排卵期,可以掌握自己的「孕氣」!懷不懷,自己說了算!

1.月經周期正常的女性,排卵期在下次月經前14天。

2.排卵期時基礎體溫升高0.3-0.5℃。體溫需在清晨醒來尚未活動時測量。

3.排卵期時,陰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粘稠,拉絲度長,如蛋清樣。若女性分泌物增多,可將拇指及食指置於陰道口取少量分泌物,對捏了解其粘稠度,分泌物多、粘稠度高提示排卵。

4.如果月經周期不正常,可以通過超音波來監測卵泡發育及排卵情況,可從此次月經乾淨時到醫院就診進行監測。

5.目前仍有部分測排卵試紙可供使用。

有的夫妻想要孩子時就很著急,希望一擊而中。但是備孕是一件大事,應該認真對待,認真準備。

備孕應在確定要孕育寶寶的前半年即開始。夫妻雙方應檢查各自的健康狀況,明確是否有遺傳疾病或影響懷孕生產的疾病。像是一些患有肺動脈高壓的患者就不適宜懷孕生產,很可能對生命造成危險。

備孕時,雙方應調整自己的身體狀況及生活節奏。倒沒必要隨便亂吃補藥,只需均衡營養的飲食,保證充足的睡眠,保持心情舒暢。孕前3個月就應準備好營養素,如葉酸、碘、鋅等。及時補充葉酸可預防寶寶神經管畸形,補鋅可維持性激素的分泌,促進排卵。孕前補碘比孕期補碘更能促進寶寶的腦部發育。

一些食物中就富含葉酸、碘、鋅等。如豬肝、榴槤、大豆、雞蛋、海帶、紫菜、開心果、羊肉、麥片等。

若未避孕半年尚未懷孕,需及時醫院就診行進一步檢查,以了解不孕原因,積極治療後增加受孕幾率。必要時使用輔助生殖技術如人工授精、試管嬰兒等可幫助儘快懷孕。

百科名醫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