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美在WTO就“301調查”再交鋒,美方違背18年前承諾

  繼世界貿易組織(WTO)貨物貿易理事會議之後,中美在3月27日WTO爭端解決機構(DSB)會議上就美方在“301調查”中的表現再次交鋒。

  此次中方詳細闡述了18年前美國與歐共體(歐盟前身)之間在WTO有關“301調查”的訴訟以及判決結果,即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曾最終表態“將僅依據DSB裁決做出認定”。

  中國常駐WTO代表團公使余本林27日在DSB會議上表示,“18年後,美方於今年3月22日采取的前述做法違背了其自身的莊嚴承諾。我們對此表示嚴重關切。”

  余本林表示,這一十分惡劣的單邊主義行徑毫無疑問將帶來巨大的負面後果。“中國堅決反對美方蓄意采取的不負責任行徑,並呼籲全體WTO成員共同肩負起維護基於規則的多邊貿易體制的責任”。

  第一財經記者獲悉,美方在此次會議上再次拒絕了64個WTO成員提出的“盡快開啟上訴機構法官候選人甄選程式”的提議。

  目前,定員七人的WTO上訴機構中有三位法官任期已滿,然而美方以WTO需改革透明度問題為由,自2017年7月起開始阻撓DSB上訴機構啟動法官候選人甄選程式。由於此甄選程式必須得到WTO所有成員的一致認同才可啟動,除非WTO改變規則,美方此舉很有可能讓WTO最重要的仲裁功能出現事實上的癱瘓:WTO上訴機構最低工作人數要求為3人。

  美國忘了18年前的承諾

  3月22日,川普政府公布了對中國的“301調查”結論和措施。

  余本林在上述會議上指出,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310條內容通常被稱為“301條款”,該條款授權美國政府在與其他國家存在貿易爭端時作出單邊裁決,並采取不存在於WTO程式中的單邊措施。上述手段的合法性此前已被歐共體向WTO提起訴訟(DS152)。

  余本林詳述了這段18年前訴訟的始末。2000年1月,WTO爭端解決機構通過了針對歐共體訴美國301條款案的專家組報告。

  而美方在此案中以“明確、正式、再次及無條件”方式做出承諾,即USTR將僅依據DSB裁決做出認定。

  在該案中,專家組明確指出,“如果美國政府在任何程度上否定或撤回這些承諾,美國將承擔國家責任,其301條款相關法律規定將被認定不符合DSU第23條的規定”。

  余本林表示,中國已作好充分準備,將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並期待著與WTO各成員攜手同行。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曾頻繁對包括日本、歐盟、加拿大、巴西等多個貿易夥伴發起“301調查”。但1995年WTO成立後,美國政府就很少使用這一過時的調查工具,而更傾向於直接在WTO框架內向其他國家提出貿易訴訟。

  不出所料,美方並沒有回應中方針對美方開展“301調查”合法性的質疑,而是選擇了回避,同時美方將辯論的重點放到了美方在“301調查”中的多項發現上。

  一位日內瓦貿易官員表示,美方在回應中表示,美國也敦促所有WTO成員都去讀讀目前在USTR網站上、總長度在200多頁左右的“301調查”報告,這其中有中國在技術轉移做法方面的大量細節。

  美方代表辯稱,這些做法包括了強迫美國公司以非市場條件向中國公司授權技術的行為,在促進中國公司對美國資產投資並獲取技術方面的不公平行為等。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在此次會議上,巴基斯坦代表表示,對於美國在“301調查”下的措施感到憂慮,且該措施有可能會對WTO發展中國家成員造成嚴重影響,同時會導致(衝突)更新。

  日本代表則表示,讚同美國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觀點,但是貿易措施必須同WTO協定相一致。

  3月27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例行記者會上指出,聯想到美方威脅要對“中國製造2025”中涉及的許多行業徵收高額進口稅,顯然醉翁之意不在酒。

  華春瑩表示,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強調,“中國製造2025”是在開放的環境中推進的,對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我們不會強製要求外國企業轉讓技術,將進一步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嚴厲打擊侵權行為。歡迎更多有競爭力的國際優秀企業來華合作,同中方共創共享發展機遇。

  阻撓大法官甄選程式

  從去年7月以來,WTO爭端解決機構(DSB)例會的另一項重要任務也同美國緊密相關,即在大部分WTO成員希望盡快開啟上訴機構法官候選人甄選程式的時候,美方以WTO特定程式缺乏“透明性”為由,抵製上訴機構選出新任法官。

  第一財經記者獲知,此次代表了64個WTO成員(其中包括歐盟28國)的各方再次提議啟動甄選程式,填補目前三位離職法官留下的空白,並在30天內提交候選人名單,且在60天內啟動甄選委員會推薦過程。所有支持這項提案的成員都認為,目前上訴機制的狀況正在嚴重影響到其工作狀態以及爭端解決機制整體情況,這不符合WTO成員的最佳利益。

  歐盟代表指出,隨著時間流逝,事情就變得越來越糟糕,歐盟呼籲所有成員國盡快能夠找到解決方案,填補目前上訴機構的法官空白。

  美國代表則表示,WTO並沒有對他們此前提出的問題做出滿意解答,為此他們無法同意上述提議。

  DSB上訴機構常設7人。由於以往的大法官任期已滿,目前的大法官人數已經由定員7人下降為4人,這已十分危險。因為,通常WTO配有7名上訴法官,這樣每項上訴裁決都可以由3名法官作出,然而在目前3名法官或離職、或只能完成手頭未完成的案件情況下,該上訴機構只剩下4名法官運作,而新的貿易爭端案件卻越積越多,嚴重影響了WTO作為多邊貿易協調和仲裁機制的運作效率。

  按照規定,上訴機構所處理的每個案件至少需要3名法官。但即使是有4~5名法官,在實際運作中也會因為合法性問題,難以處理案件——考慮到不同的法律傳統和體系,有些案件只有少數幾名具有上述法律傳統國家的法官才能做出決定。有學者指出,在極端情況下,這可能會導致WTO爭端解決機制的崩潰:兩年後如果問題還得不到解決,上訴法官屆時就只剩下一人了。

  這並不是美國第一次阻撓上訴機構法官甄選。最近一次是在奧巴馬政府任期的最後一年(2016年)。當時,美方以韓國籍上訴機構法官張勝和在涉美貿易爭端中的有關裁決不符合國際貿易規則為理由,拒絕張勝和連任的決定。歐盟、巴西、日本、印度等當時公開批評美國,認為此舉違背了上訴機構獨立、公平的原則。

責任編輯:李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