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攝護腺癌的治療從「睾丸切除」開始

攝護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見的泌尿系統惡性腫瘤,在歐美常見惡性腫瘤中居第2位,在美國攝護腺發病率在所有惡性腫瘤中居第1位,死亡率居第2位,僅次於肺癌。我國攝護腺癌患者的發病率雖遠低於西方國家,但近年來呈顯著增長趨勢。北上廣深等大城市,攝護腺癌已成為泌尿外科最常見的惡性腫瘤。

隨著PSA篩查/檢查在男性人群中的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攝護腺癌的檢出率與日俱增。經會陰/經直腸超聲引導下攝護腺系統穿刺是獲得攝護腺癌組織病理學標本的標準方式。近年多參數核磁共振在攝護腺癌診斷中的臨床應用,極大地改善了對攝護腺癌,尤其是具有臨床意義的攝護腺癌的早期診斷。進一步提高了攝護腺癌的檢出率。

雄激素是攝護腺癌依賴性腫瘤,切斷雄激素,攝護腺癌細胞就會死亡。任何阻斷雄激素或者干擾雄激素作用的方式都可以治療攝護腺癌。「去勢」一詞在攝護腺癌的治療中最常用的方式。

去勢指去除男性的雄激素。去勢的方法有多種,其中最古老、最簡單、最直接的就是切除產生雄激素的主要器官----睾丸,即雙側睾丸切除術,又稱手術去勢。醫學前輩們調查了26名清朝太監老人,這些老人在年少入宮時就被切除睾丸,體內雄激素水準一輩子維持在極低水準。研究發現這26人中有21人的攝護腺已經完全不能觸摸或明顯縮小。說明切除睾丸後降低雄激素水準能抑製攝護腺的生長。

隨著醫學的發展,科學家試圖用藥物來降低雄激素水。科學家發明了一種叫做黃體生成素釋放激素類似物。這種藥物進入人體後,破壞了「下丘腦-垂體-睾丸軸」,最終能使得睾丸停止產雄激素,於是人體內的雄激素逐漸下降到極低水準。從而導致攝護腺細胞死亡。因此藥物治療最終的結局和切除睾丸一樣,能使血液中歐冠雄激素降到極低的水準,攝護腺癌因此受到抑製,所以將用藥物降低雄激素的方法稱為藥物去勢。


和手術去勢相比,這種藥物去勢的方式更容易讓人接受,雖然終生服藥,費用也比較貴,至少睾丸還在。然而,在經濟偏遠地區,醫療水準的限制,或者老百姓收入偏低,無法支付高昂的藥費。選擇睾丸切除未嘗不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