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楊典作品沙龍:那些被遺忘的奇異書與少年詩

【活動資訊】

嘉賓:朵漁、陳均、陳湧海、楊典

時間:2018 年 8 月 26 日 周日 下午 2:00——4:00

地點:單向太空·愛琴海店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七聖中街 12 號 愛琴海購物中心 3 層 3025 室

主辦: 武漢大學出版社·鹿書工作室、共同體工作室、單向太空

參與方式:活動免費,無需報名(限 100 人,數滿為止)

【活動介紹】

近些年來各類圖書出版的品種五花八門,大大超出以往,是泛濫還是繁榮?大街上突然有了太多的書,卻為何一點兒也沒有帶來類似民國或“八五思潮”那樣的文化刺激?這世界太大,風景太遼闊,我們這些渺小的人不僅無法真正閱盡春色,有時還容易迷失在這現代的荒原裡。為了避免迷失,我們不停地閱讀,不停地搜尋真正的好書,然而讀書各有所好,經典與暢銷書之外,是否留有我們遺忘的奇書異書?

少年,是敏感的,異端的,是無數作家寫作之源。帕斯捷爾納克曾說“少年時代很短,卻長於整個人生”,少年之於人生全程意義何在?少年不識愁滋味,但為何依然會大談特談秋風秋雨愁煞人?那些少年時寫下的再不成熟的詩,如今若想重新寫一首,也萬無一點可能,那麽少年時代之於詩又是什麽樣的關係?

8 月 26 日,古琴家、作家楊典攜其新書《孤絕花:舊版書評肆拾捌》與《麻醉抄:少年詩、舊火及其他》做客單向太空·愛琴海書店,與讀者聊聊如何從浩若煙海的圖書中挑選而出的奇書異書與三島由紀夫、裡爾克等偉大詩人的少年詩。活動現場不僅有竇唯的吉他手“搖滾博導”陳湧海為大家演奏,主辦方還邀請到詩人朵漁、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陳均集聚一堂,與讀者在音樂和詩歌中暢談古今佳作,答疑解惑。

【嘉賓介紹】

▍朵漁

原名高照亮,詩人,學者,自由撰稿人。2000 年與友人發起“下半身”詩歌運動。曾獲得華語傳媒年度詩人獎、柔剛詩歌獎等多項詩歌獎。主要作品詩集《暗街》《高原上》《非常愛》等;文史隨筆集《史間道》《禪機》《十張臉》等。現主編詩歌民刊《詩歌現場》。

▍陳均

七〇後新詩代表人物、昆曲研究專家,同時也是現代詩和新詩重要研究者,現任教於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出版有專著《中國新詩批評觀念之建構》《昆曲的聲與色》《京都聆曲錄》系列、昆曲藝術家評傳《仙樂縹緲:李淑君評傳》《義兼崇雅終朝采蘭:叢兆桓評傳》及詩集《亮光集》、小說《亨亨的奇妙旅程》等。

▍陳湧海

研究量子、納米的物理學家,博士生導師,酷愛搖滾的資深“業餘音樂人”。曾在竇唯專輯《山水清音圖》中擔任吉他手。陳湧海演唱的《將進酒》被好友無意之間上傳到網上,播放量破千萬,人稱"搖滾博導"。

▍楊典

作家、古琴家、畫家、編劇。主要代表作有隨筆集《隨身卷子》《打坐:我的少年心史、人物志與新浮生六記》《狂禪:“無門關”鏡詮》,小說集《鬼斧集》,琴論《琴殉》《彈琴、吟詩與種菜》,詩集《花與反骨》《枯山水》等。

【相關圖書I】

《孤絕花:舊版書評肆拾捌》∕楊典 著∕ 2018 年 7 月版

【內容介紹】

本書是楊典關於一些舊版絕版書的評論隨筆,分為殘卷、閑筆、香豔、異書、孤史五個部分。作者楊典博覽群書,尤愛偏門別類,這些書評文字或從書本淵源談起,或談作者逸事,博引古今中外奇聞雜談,一覽這些書海遺珍的故事。

書中所談,不論是從魯迅手抄《嵇康集》、“華蓋天下塗鴉者,至今無人能出其右”的畫僧八大山人的詩抄,到以身體毛發指甲來談論中國迷信史和巫術文化的《發須爪》,再到暗含古人對屍體的癖好、對死亡的迷戀的《無冤錄校注》這些中國典籍,還是西方文明史上充滿瘟疫、性與宗教禁忌的全譯本《十日談》、紀德用靈魂讚頌美少年的狂熱筆記《地上的糧食》、古史舊圖癖患者的福利之書米舒林編《古代世界史》(插圖本)……林林總總,文字間無不散漫著一種荒誕派的氣味、後現代的迷霧或一種久違了的古意。

【相關圖書 II】

《麻醉抄:少年詩、舊火及其他》∕楊典 著∕ 2018 年 7 月版

【內容介紹】

本書以“少年詩”為主題,包括作者自 20 世紀 80 年代末以來,一些被遺忘的詩稿、文稿、未完成作品,20 世紀 90 年代初第一次從英文轉譯的裡爾克《致奧耳弗斯的十四行詩》全文,以及近年來翻譯或研究的三島由紀夫、永山則夫等人的少年詩。也談到一些別的詩人之少年性與少年詩,如蘇曼殊、科爾查文或馬雅可夫斯基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