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6省份進入深度老齡化 別讓高血壓、冠心病等慢性病奪走您的壽命

人口老齡化的到來,慢性疾病的發病率正以驚人的速度逐年增加,慢性疾病縮短人的壽命、降低生活質量、工作能力或效率,日益威脅著人類的健康。

四川省統計局3月19日發布的《2018年四川省人口統計公報》顯示,2018年四川省65歲及以上的人口首次超過14%,達到14.17%。

按照國際通行劃分標準,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人口佔比超過7%時,意味著進入老齡化;達到14%,為深度老齡化;超過20%,則進入超老齡化社會。

第一財經在梳理各省份2018年統計公報後發現,全國有6個省份在2018年跨過14%線,進入深度老齡化。江蘇和重慶也在2018年跨過了深度老齡化線,他們65歲及以上人口佔比,分別是14.03%和14.1%。

人口老齡化的日益加劇,與之相應地,老年人群健康、疾病防控等問題也擺在了全社會面前。非傳染性慢性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人群正在快速增加,這些病已成為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尤其是心腦血管疾病。人口老齡化趨勢之下,慢病群體將快速擴大,隨之而來的慢病管理問題也會愈來愈尖銳。

我國心血管慢性群體現狀:群體基數大,致死率高,知曉率低

慢性病是一類起病隱匿、病程長,且重複就診率高的疾病。雖然國家對於慢性病綜合防控工作力度逐年加大,但形勢依然嚴峻。

數據顯示,早在2016年,我國的慢病致死佔比就達到了87.78%,慢病管理問題愈來愈受到國人的重視。中國

患者已達2.9億,冠心病、糖尿病、腦卒中、高血壓為四種較為常見的慢性病。在中國,每年以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為首的慢性病,致死人數佔據了所有死亡人數的85%。而慢性病人卻對慢性病危險因素及其危害了解不足,不懂防治知識,無防治意識,普遍健康意識淡薄,未進行及時診治,更做不到健康護理。

最終導致疾病越來越重,甚至因病致貧,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極大的負擔,目前慢性病在我國疾病經濟負擔中所佔比例超過70%。

心血管疾病發病率高,和患者年齡呈正相關

《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7(概要)》顯示:中國冠心病患病現患人數1100萬,高血壓患者2.7億。一般年齡越大,患病率也會越高。

以冠心病為例,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本就是一種老年退行性改變,隨著年齡的增長,動脈粥樣硬化會逐步加重,就好像長皺紋一樣,年齡是至關重要的因素。40歲以後冠心病患病風險大大提高。

圖片來源: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7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慢病群體的患病知曉率非常之低。以高血壓患者為例,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相對都很低。2012年數據顯示,知曉率46.5%。100個高血壓患者中只有46個人知道他有高血壓,還有54個人壓根不知道,在患者當中治療率是41.1%,也就是說只有1/3以上的患者展開了治療,包括生活方式、藥物的,2/3的人根本不用藥。

缺血性心臟病作為一種後天性心臟疾病,多發於中老年群體。日常生活中常說的冠心病就是缺血性心臟病的一種,但缺血性心臟病並不直接等同於冠心病。缺血性心臟病是一種常見的心肌損害,主要是由於冠狀動脈的疾症即冠狀循環的改變而導致的,常見的是冠狀動脈硬化,也就是冠心病。除此之外,還包括冠狀動脈的其他病症,如發炎、脈瘤、代謝性疾病等。

缺血性心臟病的典型癥狀有以下幾種:

1、胸痛胸悶。因氣候、壓力、重物等外界因素的誘因導致突發的心前區疼痛,多為絞痛感,嚴重時會呈放射性疼痛,向人體上肢發散,有時甚至休息時也會突發疼痛。

2、心悸、、發熱、噁心、嘔吐、驚恐等。

單純心電圖提示"心肌缺血"並不等於"冠心病" ,心肌缺血的原因很多。冠心病是導致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並不是惟一原因,其他疾病也可引起心肌缺血。在門診中,心電圖一般是診斷心臟病的初步方法。正常情況下的心電圖T波呈"直立"狀態,慢性心肌缺血患者的T波會顯示"低平"或"倒置"形態。然而,心肌缺血這一診斷並不等於冠心病。

缺血性心臟病的治療

缺血性心臟病是一種極其嚴重的心臟疾病,如不採取及時、有效的治療,很可能導致病人猝死。對於缺血性心臟病的治療手段主要有以下兩種:

1、內科治療:內科治療主要是應用藥物降低患者體內的血脂含量,控制心臟部位的絞痛感,抑製心臟血液中血小板的聚集.此外,患者還應調整飲食、調整精神狀況,更好地配合治療。

2、外科治療:外科治療術要是手術治療,包括心臟支架、心臟搭橋手術等。


需要明確的是,缺血性心臟病應該引起患者的足夠重視。一旦明確了病症,應儘快進行相關治療。如若救治不及時,會導致病情的進一步惡化,甚至有可能致使患者猝死。對於沒有患病的人來說,也要調整自己不良的生活習慣,預防心臟早衰。

《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7》數據顯示,我國心血管病患病率處於上升階段,推算患病人數約2.9億,其中冠心病患病人數1100萬。國內一項研究發現,中國35歲以上人群缺血性心臟病死亡率呈現明顯上升趨勢,尤其是農村地區,上升速度更快。我國冠心病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心血管病危險因素水準的增加。高血壓、肥胖、吸煙、不健康飲食、酗酒、糖尿病等是造成心臟病的主要原因。

老年人如何正確的預防缺血性心臟病?這6件事可以照著做:

1、控制血壓。高血壓是列在第一位的危險因素。高血壓患者患冠心病的風險比正常人高2倍。因此控制血壓在預防心血管疾病方面非常重要。

2、降低體重。身體質量指數(BMI)列在危險因素的第二位。肥胖者(BMI>28)發生心腦血管病的危險性是正常人的2.3倍。身體質量指數=體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BMI =公斤/m2)。比如:小M是一個50公斤的人,身高是1.6米,則他的BMI計算結果應該是:50÷1.62=19.53。

3、控制血糖。高空腹血糖列在危險因素的第三位。糖尿病並發冠心病者高達70%以上,約80%的糖尿病患者死於心腦血管併發症,為非糖尿病的2~4倍!

4、戒煙、限酒。煙與酒列在第四與第五位。煙能損傷血管內皮,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產生,進而使血管狹窄,影響血液供應,使心肌受損。而長期飲酒,尤其大量飲酒,甚至會造成酒精神性心肌病。

5、適量運動。適量的運動能增強心臟功能,保持冠狀動脈的血液供應,維持心臟的健康。堅持每天健走一萬步,可以降低心臟病的發病率。

6、合理飲食。不健康的飲食習慣與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疾病明顯相關。合理飲食對預防心臟病也很重要。

一、血壓高了及時就診。門診中,經常碰到有些病人幾年、甚至十幾年不吃降壓藥,最終因高血壓導致了嚴重併發症,如急性心肌梗死、腦出血、心臟衰竭等。臨床發現,早期服藥能減少血壓升高對心臟、大腦、腎臟和血管等器官的損害,延緩甚至不發生併發症。

二、別擅自用藥。高血壓的發生機制非常複雜,每個患者都不同,治療要遵循個體化原則,醫生會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選擇最適合你的降壓藥。千萬不要自己到藥店買葯,或周圍同事鄰居吃什麼葯就跟著吃。

三、降壓應以"平穩"為主。降血壓並非越快越好,多數高血壓患者應根據病情在數周至數月內將血壓逐漸降至目標水準;年輕、病程較短的患者,降壓速度可快一點;老年人、病程較長或已有併發症的患者,降壓速度則應慢一點。

四、不要隨意停葯。不少患者覺得西藥有很多不良反應,長期服用對身體有害。事實上,所有的藥物都可能有不良反應,相對而言,目前常用的降壓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均很低,絕大多數患者可以長期服用。即使出現不良反應,也不要自行停葯或減葯,應諮詢醫生。

五、吃藥的同時要定期複查。長期服藥的高血壓患者應經常測量血壓,定期到醫院做些必要檢查。醫生除了根據血壓控制的情況調整藥物,還會做一些其他檢查,以便了解各個器官的情況。


人老了,身體器官開始退化,心臟心血管問題漸漸多了。老年人高血壓、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多在於日常的生活習慣,控制飲食,加強身體鍛煉、保持一個很好的心情。養生不是從生病了才開始,日常注重身體,才可以趕走疾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