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胃腸病患者天天喝粥對嗎?走出胃腸病患者的飲食的7個誤區

一朝胃病百日痛!只有經歷過或身患泥潭的人才知道其中的痛。在尋求各種有助恢復胃腸病的方法時或治療時醫生都會叮囑飲食的重要性,也不少人從搜羅各種飲食方法時,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流食的養胃食譜,比如喝粥等。

但事實上胃腸病患者宜天天喝粥嗎?下面為大家分析下胃腸病患者飲食應該要注意的幾個誤區,稍加註意就可對病情的恢復大有幫助。

(1) 常喝稀飯

我們都知道過去主張胃病患者飲食大多以稀飯為主。實際上,根據相關的消化科專家最新研究得出一些結論,有些人以為稀飯就不用咀嚼,這是錯誤的,稀飯未經咀嚼就吞下沒有與唾液充分攪拌,得不到唾液中澱粉酶的初步消化,同時稀飯水分較多,進入胃內稀釋了胃液,這都成為引起稀飯不易消化的原因;

加之喝稀飯使胃的容量相對增大,而所供熱量較少,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胃的負擔,而且營養相對不足;食稀飯時也要注意咀嚼。

所以儘管喝稀飯是對病情有較好的恢復幫助,但胃病患者不宜天天喝稀飯,乾飯只要細嚼慢咽,不僅對胃部無害反而會促進消化,對健康有利。


(2) 吃湯泡飯


有的人認為將菜湯舀在碗裡泡飯可以使飯菜吞得順當及易於消化。這種方法也不科學,它的原理和喝稀飯基本一致。

(3) 少食多餐

很多人會囑咐胃潰瘍患者一定要「少食多餐」。然而新的研究結果表明食物進入胃內,本身對胃黏膜就是一種刺激,不僅促使胃腸蠕動加快,而且會使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增加,對潰瘍病的癒合無益。

目前主張潰瘍病人的飲食注重的是定時、定量,避免飢餓和飽餐,這才有利於消化性潰瘍的癒合。不要過分強調少食多餐。


(3) 牛奶療法


傳統的觀念認為牛奶能中和胃酸,對消化性潰瘍的康復有幫助。但不代表所有的胃腸道患者都適宜喝牛奶。近年研究表明,牛奶能促進胃酸分泌,有報告說,飲牛奶後胃酸分泌增加30%。

那些類型患者不宜喝牛奶呢?

消化性潰瘍患者和飲牛奶後即出現腹瀉的人都不宜喝牛奶,更不能經常次性喝大量牛奶,宜改為豆漿或優酪乳,因為豆漿是鹼性食物,而優酪乳內含較多乳糖酶,容易被消化和吸收,對消化性潰瘍無不良反應。


(5) 少吃纖維素多的食物


以往認為患胃潰瘍病的人不宜吃含纖維素較多的食物,隻吃精糧細菜。而國外一些專家研究結果認為,潰瘍病人長期吃精糧細菜,會因在胃內滯留時間長,產酸產氣多而出現腹脹等不適。

同時因咀嚼時間較少,唾液分泌少,唾液的助消化、中和胃酸、胃黏膜屏障作用減弱。因此,主張在潰瘍病沒有合併出血或未處在疼痛階段的病人,可以適當進食含纖維素的粗糧與蔬菜,這樣可以增強胄腸黏膜對不良因素的抵抗能力,加快胃的排空,有利潰瘍的癒合。

(6) 限制進食酸性食物


新鮮檸檬汁、橘汁、柚子汁等味道很酸,但其pH值也不過是2-3.6,而胃酸的pH值是1.6,因而不會影響胃液的酸度。對潰瘍病人來說,沒有限制的必要。

(7) 不吃辛辣食物

我們多會強調胃腸道患者不能吃辛辣食物比如辣椒,其實,辣椒會增加胃黏膜的血流量,並會刺激胃黏膜合成和釋放攝護腺素,能有效阻止有害物質對胃黏膜的損傷,對胃有保護作用;

比如很多胃病食療方法,都會加適量花椒作為輔料,也就是這個道理。

比如大蒜能殺滅胃內的幽門螺桿菌,該菌是消化性潰瘍主要致病元兇之一。

可見,胃潰瘍病人可以根據自己喜好來適當食用辣椒、花椒、大蒜等辛辣食物,但是一定注意不要過量。

總結:胃腸病是慢性病,需要比較長的時間進行調理,在吃藥調理的同時,健康飲食也非常重要,胃腸病患者不能光強調飲食的選擇而忽略飲食的誤區。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