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台灣研究:腸道細菌可能在心臟病發作之後的恢復中發揮積極作用

根據一項新研究發現,腸道內的微小微生物可能在心臟病發作恢復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該研究發現腸道細菌有助於修復心臟病發作後的損傷。但這項研究是在實驗室老鼠身上進行的,科學家表示,在將類似研究結果應用於人類之前,還需要做更多的研究。

數兆通常無害甚至有益的微生物生活在腸道中。這些腸道細菌中的一些已經被證明有助於教育和成熟身體部分的免疫系統,以及在受傷後再生組織。在周一的美國心臟協會雜誌Circulation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想知道腸道細菌是否也能在心臟病發作後立即恢復受損心臟組織。

他們檢查了一組實驗室小鼠,這些小鼠在心臟病發作前7天用抗生素治療以殺死腸道微生物,一些小鼠在心臟病發作之前用一小部分腸道細菌混合物恢復到他們的系統,而其他一些小鼠在發作後接受益生菌補充劑。大多數隻接受抗生素治療的老鼠死亡。然而,在心臟病發作之前給予細菌的嚙齒動物表現得更好,接受益生菌的小鼠甚至表現出更好的修復和更好的心臟功能的跡象。

作者寫道,該研究「涉及一種有前景的治療策略」,涉及腸道細菌和益生菌用於心臟病發作。研究的主要作者,台灣中央研究院和國立台灣大學醫院的研究員兼教授Patrick CH Hsieh博士說,更重要的是,研究結果提醒人們不要過度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濫用是一個日益嚴重的臨床問題,」Hsieh說,並指出醫生在手術前為手術患者開具抗生素,作為抵禦感染的預防措施的常規做法。克里夫蘭診所細胞和分子醫學系主任Stanley Hazen博士說,這項研究解決了人類研究中明顯缺失的問題。「我們真的不知道在心臟病發作前或心臟病發作期間使用抗生素會產生什麼影響,因此這項研究開闢了研究這些患者治療方法的潛在領域,」他說。

但是沒有參與這項研究的Hazen警告說,研究結果也不應該鼓勵那些關心心臟健康的人開始服用隨機益生菌。益生菌是活的個體或細菌或酵母的集合,通常被認為對腸道微生物群落和宿主具有積極影響。然而,「人類完全沒有數據證明服用特定的益生菌可以改善心血管健康,」Hazen說。

他說,雖然這項研究表明腸道細菌及其製造的一些產品在修復小鼠心臟病發作損傷方面發揮了有益作用,但人類卻擁有完全不同的細菌。「不是所有的腸道微生物都做有益的事情。可能有腸道微生物製造的產品實際上會造成傷害,」Hazen說,並補充說有些甚至與心臟病的進展或影響心臟健康的疾病有關,如肥胖和糖尿病。「這項研究的作用是顯示腸道微生物在心臟病發作後的修復機制中的作用。它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兩個人都可能患有類似大小的心臟病,但只有一個會發生心力衰竭,」

「這項研究揭示了一種新的潛在機制,它可以解決一個人對心臟病發作的反應差異。當然,這會為如何利用這些差異提供一些想法,並為每個人提供更好的反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