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期債風險與機會並存

  8月初至今,國債期貨先漲後跌。目前多空膠著,後市風險與機會並存。

  基本面方面,貿易數據好於預期仍難改經濟下行趨勢,房地產回調壓力較大,通脹風險需要警惕。8月14日公布的7月實體經濟數據均不及預期,驗證了實體經濟走勢依舊偏弱,其中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增長5.5%,預期值6%,前值6%,從分項來看,房地產投資7月同比增長13.2%,較上月8.4%增長4.8個百分點,為主要支撐因素;製造業同比增長6.2%,與上月持平;基建投資同比下降1.1%,與前兩月持平,為主要拖累因素。“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積極”,下半年基建投資有望加力回升,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市場問題”,同時要“加快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房地產市場面臨一定調整壓力。通脹方面,7月CPI及PPI均高於預期,主導因素為非食品價格漲幅較大,由於環保限產及貿易摩擦更新等原因,原油等大宗商品仍有上升太空,需警惕通脹繼續抬升的風險。

  流動性方面,自7月19日開展1000億元逆回購後,央行持續未開展公開市場操作。8月15日3365億元MLF到期,央行開展了3830億元1年期MLF操作,並在連續19日暫停公開市場操作後於8月16日、17日連續兩日進行淨投放,資金面回穩。財政部8月14日發布《關於做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工作的意見》,要求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進度,更好地發揮專項債券對穩投資、擴內需、補短板的作用,地方債供給壓力較大。

  近期政策頻出,對市場風險偏好影響較大。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表示,將堅定做好去杠杆工作,但在操作力度上要把握好力度和節奏,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可見,去杠杆基調依舊不變,但會靈活地加以實施監管,在保證流動性合理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內需,維護經濟增長。緊信用有望結構性緩解,但貨幣信貸傳導需要一定時間。

  綜合來看,基本面和政策面是近期影響利率債及期債的主要因素。7月社融數據不及預期,政策定調堅定去杠杆,市場對於無風險資產有一定的配置偏好。此外,實體經濟數據走勢依舊偏弱,短期巨集觀面難有較大改善,利率債及期債仍存機會。主要風險點在於,通脹抬升趨勢已初步呈現,後期物價或進一步上行,市場需警惕滯脹風險。

責任編輯:張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