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上汽大眾高管因吸毒被拘留 2018銷量14年來首次下滑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記者 乾群芳1月4日,上海市徐匯區警察局在其網站上公布了一則“樸春旭吸食毒品案”案件,這個編號為“徐公()行罰決字〔2019〕100019號”的吸毒案件,因為“樸春旭”這個人名引起了外界的關注。1月11日,有細心人士表示,案件中所指的“樸春旭”被認為是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大眾品牌行銷事業執行總監,即上汽大眾旗下大眾品牌的行銷負責人。

1月11日,經濟觀察網記者從多個管道獲得的消息顯示,因吸毒而被行政處罰的“樸春旭”的確正是上汽大眾的高管。“已經對外封鎖消息了。”接近上汽大眾的消息人士向經濟觀察網記者透露了上汽大眾對這件事情的處理態度。該消息人士同時透露,吸毒案件爆光之後,樸春旭已經在內部被“雙開”。

“其實處罰還沒有完全定下來。”另一位消息人士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上海市警察局徐匯分局官網顯示,樸春旭因吸毒於1月4日被予以“行政拘留十日”的處罰。

資料顯示,樸春旭在上汽大眾集團先後出任多個職位。2010年11月,樸春旭從集團售後服務部總監轉任斯柯達品牌行銷事業部執行副總監;2015年5月,樸春旭又轉任大眾品牌行銷事業部執行總監,並兼任市場部總監。在樸春旭負責上汽大眾斯柯達品牌行銷工作期間,斯柯達在華銷量從2011年的22萬輛增長至2014年的28萬輛。其2015年接管上汽大眾大眾品牌行銷工作後,大眾品牌從2015年至2018年,保持了國內單一品牌銷量冠軍的成績。

有分析人士認為,樸春旭吸毒問題性質惡劣,作為國內影響力頗大、公眾皆知的一線跨國車企的高管,他的吸毒行為很可能使上汽大眾本已不樂觀的企業和品牌形象再度受到影響。

雖然上汽大眾的產品在中國市場影響力較大,但最近幾年,上汽大眾越發封閉,因為背靠“大眾”品牌而在產品和銷售上都很少再有領先的舉動。而從以往的發展歷程來看,在其合資之後的長達三十餘年的時間中,上汽大眾長時間都是中國合資車企的榜樣。而今,高管隊伍一個人的腐壞,可能正側面展示了“居安不思危”的上汽大眾這幾年的“精神狀態”。

據悉,因為新造車企業的崛起,原本上汽大眾的精英團隊基本被挖角,甚至整個項目組都被挖角。包括曾經操盤設計研發朗逸的團隊。更大的危機是,上汽大眾整個產品品質也下滑嚴重,產品減配嚴重,在新產品定價上,也被消費者認為遠不如“同門兄弟”一汽-大眾實誠。

一大例證是拳頭產品途觀系列,途觀是大眾在中國第一款國產SUV,一直都是上汽大眾的銷量和利潤來源。但是在途觀L上市之後,其銷量下滑嚴重,且在價格上也不斷降價。目前,途觀在某些地區的起步價已經在15萬元上下,令人瞠目。而因為受到中保協碰撞測試評分的影響,途觀L的的減配和安全性也受到質疑。

2018年12月底,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C-IASI公布了2018年首批試驗成績,其中途觀L在C-IASI碰撞試驗評分給出了M(一般)的成績,低於中國自主品牌領克和WEY的G(優秀)表現,甚至連A(良好)的表現也沒有獲得。在一些汽車垂直論壇上,車主們反映途觀L各種減配問題的發言也頗多。

這些投訴包括海外版的途觀下擺臂和支撐架都是鋁合金材質,但是國產途觀L則是非常廉價的單層衝壓鋼板。另外,上一代老途觀的副車架是鋁合金材質,而新途觀L的副車架則換成了鐵材質。消費者吐槽稱,與其說“簡配”,倒不如說是為了“節省成本”。海外兩驅版途觀總重量為1.5噸左右,國產後的兩驅版途觀則達到1.6噸,而途觀L四驅版則超過了1.7噸。同時,在具體配置上也出現多處減配。途觀系列不斷下滑的的表現也證實了消費者在用腳投票。

過去的2018年,上汽大眾集團銷量出現14年來的首次下滑。1月2日,上汽大眾公布了2018年銷量,上汽大眾集團全年銷售206.5萬輛,其中大眾品牌全年銷售171.3萬輛,雖然繼續位列國內單一汽車品牌銷量榜首,但是下滑近兩萬輛;而斯柯達品牌全年銷售35.2萬輛,同比增長5.7%。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