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今日入伏|南方35℃高溫持續到周日!伏天養生錦囊請簽收

入伏啦!入伏啦!

今天(17日)起到周日(22日),

南方大部持續35℃以上的高溫氣象,東北華北強降雨不斷,

三伏天就這樣華麗麗地登場了!

圖片來源:新華社

「三伏(Dog Day)」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每年出現在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今年的入伏日期是7月17日,出伏的時間是8月26日。「三伏天」長達40天。「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

此期間的氣候特點是:

氣溫高、氣壓低、濕度大、風速小,

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

說到氣溫高,先來看看今天的高溫都落在了哪兒。

今天白天,南方大部、陝西關中、內蒙古、甘肅、新疆吐魯番盆地和南疆盆地等地最高氣溫35~36℃。重慶、湖北、湖南、江西最高氣溫37~39℃。中央天氣台7月17日06時繼續發布高溫黃色預警。

圖片來源:中央天氣台

溫馨提示

這樣熱的氣象,粥、湯等食物有利於增進食慾;大量出汗後,要記得及時補水和鉀元素。玉米、羊肉、牛肉、紅棗、香蕉等可以適當多吃一些。

氣象炎熱,很容易讓人煩躁不安、著急上火、情緒失常,出現睡眠不好、血壓升高等癥狀。這個時候,要充足睡眠、適當午睡,高溫時段儘可能減少不必要的外出。

另外,經常運動鍛煉也能幫助我們很舒展地度過三伏天,「冬練三九,夏練三伏」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適度鍛煉能提高人的耐熱能力,使得肌體更好地適應自然氣候,達到防病健體的目的。

三伏貼,顧名思義,冬病夏治正當時。但三伏貼怎麼用才科學?什麼樣的人群適合使用三伏貼?小編這裡做了整理,供大家參考。具體請謹遵醫囑。

1、呼吸系統疾病:慢性咳嗽、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等;
2、耳鼻喉科疾病: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竇炎、慢性咽喉炎等;
3、消化系統疾病:虛寒性的慢性胃炎、慢性結腸炎、胃腸功能紊亂等;
4、兒科疾病:哮喘、咳嗽、支氣管炎、遺尿、流涎、體虛易感冒等;

5、婦科疾病:虛寒性的痛經、慢性盆腔炎、產後身疼等;
6、骨科疾病:慢性寒濕性頸肩腰腿、關節痛、肩周炎、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7、皮膚病:冷蕁麻疹、凍瘡、硬皮病等慢性;
8、其他:陽氣虛弱引起的手腳冰冷、體虛、機體免疫力低下引起的反覆感冒、亞健康人群等。

三伏天為什麼不能「貪涼」?

人體最適宜的環境溫度是27℃,人體可承受的熱衝擊溫差約5℃(意思是在不同的兩個環境溫度間進出),所以家裡冷氣機機最適當的設定溫度在26~28℃之間。這是因為,過於「貪涼」會有以下危害:

1.可能會出現腹痛腹瀉

長期「貪涼」,寒氣會一步步深入到體內,導致消化功能失常,引起腹痛、腹瀉。另外,冷飲吃多了,或者冰箱裡的飯菜不加熱就食用,容易引起急性胃腸炎。

2.極易感冒發燒

一直待在冷氣機房裡,空氣不流通,身體抵抗力變弱。而且,從炎熱的室外進入溫度過低的冷氣機房間,本就容易感冒,有些人還會進而出現咳嗽,甚至會引起哮喘、肺炎等更嚴重的疾病。

3.引發頸肩腰腿痛

夏天穿的少,雙腿雙臂長期暴露在冷氣機的低溫環境中,肩關節、膝關節、腰部等長時間受寒涼刺激,關節容易受涼,出現關節疼痛、肌肉疼痛等癥狀。

推 薦 閱 讀

注意!雷神出沒!探秘雷電實驗室,學會這些防雷技能關鍵時刻能救命

「哪兒涼快哪兒呆著去」,2018最佳避暑旅遊城市公布

目前100000+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