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育兒全科丨小兒佝僂病的預防與治療

↑ 點擊上方【養生正道】關注我們 ↑

導讀:

佝僂病主要是由於維生素 D 攝入不足,使鈣、磷吸收不良且排出增加;引起骨骼系統發育受阻而產生的一系列癥狀和體征。多發生於 5 個月至 2 歲的小兒,發育快的嬰兒在 3 個月時也可發生。這種病的病發率較高,如不及時抓緊治療會引發一系列併發症而損及健康。

佝僂病早期的常見徵象

1. 原本睡眠安靜的嬰兒逐漸不安穩了,喜蹬被子,來回翻動。

2. 白天夜晚都煩鬧不安,常伴有易出汗,即使天不熱也易出汗。

3. 睡下後,頭反覆轉來轉去,使枕部的頭髮被逐漸摩擦脫落,以致使一部分頭皮外露成一半圓狀,臨床上把這一徵象叫作「枕禿」。此時若仍不抓緊治療,病情會日漸加重,引起多器官組織的併發症。

佝僂病常見的併發症

(1)頭顱骨質變軟,稱之為「乒乓頭」。

(2)兩側額骨和頂骨因骨化不良致骨樣組織增生,呈對稱性隆起,從頭頂往下看嬰兒的頭形像一個方盒狀。臨床上將此徵象稱之為「方顱」。這種徵象多見於 8 ~ 9 個月以上的嬰兒。

(3)出牙延遲,乳牙的牙胚形成不良。一般發育好且維生素 D 補充及時的嬰兒,4 個月時可出 2 個下中切牙(下門牙),且排列整齊。而患佝僂病的嬰兒又得不到及時補充維生素 D,則出牙可延遲到 10 個月以後或更遲才長出,而且生長慢,牙序排列也不整齊。

(4)前囟門閉合延遲。發育好的嬰兒 10 個月至 1 歲前囟門基本閉合;患佝僂病的幼兒往往遲至 2 ~ 3 歲前囟門還不一定閉合。

(5)上肢的橈骨和尺骨遠端骨化不良致類骨質增生,使患兒手腕部呈鈍圓形腫大似手鐲狀,叫「鐲狀腕」;下肢的脛骨和腓骨遠端類骨質增生,致踝部呈鈍圓形腫大叫「鐲狀踝」。

(6)兩側肋骨與肋軟骨連接處類骨質增生形成鈍圓形隆起,以兩胸第 5 ~ 10 肋最明顯,上下排列形似一串珠子,臨床上叫「串珠肋」,也叫「肋骨串珠」。

(7)肋骨軟化、膈肌附著的肋骨部分內陷呈一條「溝」樣,於吸氣時更為明顯,臨床上謂之「郝氏溝」。

(8)胸骨下劍突區膈肌附著部位被拉向內陷形成漏鬥狀胸廓,臨床上叫「漏鬥胸」;而胸骨體向前突出明顯,致兩側胸廓內收,使患兒胸部外觀像一雞的胸廓樣,故臨床上謂之「雞胸」。所有上述肋骨的病變使肺通氣換氣功能降低,使得小兒一旦上呼吸道感染就易於誘發肺炎。

(9)下肢以骨質變軟,幼兒行走延遲且易形成兩膝向內翻形成「X 形腿」或兩膝向外翻形成「O 形腿」;下肢小腿的脛骨中下部受體重壓迫而向前傾形成所謂的「軍刀腿」。

(10)兩足諸骨發育不堅,幼兒會站立後易形成扁平足,影響日後的行走跑跳功能。

(11)脊柱各椎骨骨化受影響,加之低血磷使肌肉和各部韌帶變得鬆弛乏力,使得會站後易發生脊柱後凸畸形。

產生的供能物 ATP明顯不足,引起肌肉鬆弛無力,患兒坐立和行走等功能均落後於正常小兒,爬行功能也同樣力不從心;低血磷使 DNA 的構成受影響,對智力的發育不利;低血磷也影響骨鹽形成致成骨受阻,鈣鹽難沉積於骨基質中,易使骨骼變形。

神經與肌肉的興奮性增強

易引起手足肌肉抽搐或面部肌肉抽搐,心跳加快且節律不齊。這些癥狀與佝僂病時低血鈣的關係密切。

小兒佝僂病的治療

西藥療法

1.口服維生素 D:開始用量為每日 2000 ~ 4000 IU;2 ~ 4 周後改用維持量為每日 400 IU。

2.對於病情較重的或難以保證每日定時定量口服的,可採用突擊療法:即用維生素 D3 注射劑,一次肌內注射 300000 IU;2 個月後隨病症的改善而改用口服維持量。

3.在用維生素 D 時一定要同時用鈣製劑;大劑量肌內注射前一周應先服鈣製劑,否則易誘發低血鈣抽搐。不能忘記這一條!

【飲食的配合】對於半歲以內未添加輔食的寶寶,若隻以母乳為唯一食物的,則應給乳母的飲食譜中增加含鈣豐富的食物。4~5 個月的嬰兒已開始加喂輔食的,應每日補充一個茶碗蒸,還可加喂一點骨湯、豆腐腦等含鈣元素較多的食品。當然母乳仍是主要食物。10 個月至 1 歲的嬰兒若已沒有了母乳的食譜應包括:稀粥或麵條每日 100g,牛奶 500mL,雞蛋一個,豆腐腦 150mL,菜末或菜湯肉湯。上述食譜可供熱量約 950kcal,也包含足夠的必需氨基酸和脂肪酸,各種微量元素及維生素、鈣和磷。至於水的補充,1 歲左右的嬰兒每日需補水。平靜狀態無汗時,900 ~ 1000mL;若是活潑好動或夏氣象溫高而有出汗則應相應增加飲水量,以防幼兒發生缺水引起脫水熱。儘管這種情況少見,但提出來引起讀者注意,是為了保護好您的寶寶發育順利,成長得健康聰明些。

中醫藥治療

總的宗旨是補腎補脾,二者必需兼顧。但是也必須在西醫藥療法的基礎上,再輔之以中藥湯劑,收效才會更快,孩子的綜合健康素質恢復改善得才更順利;基因表達才能被誘導得向著好或優良的方面發展,使其精氣神恢復,展現出小兒的童真來。作者的治療經驗方葯是黨參 2g,炒山藥 4g,炒白朮 3g,白茯苓 0.5g,炙甘草 0.3g,靈芝 2g,炙龜甲 6g,炙五味子 2g,煆龍牡各 6g,大棗 1 枚(掰)。水煎煮濾出藥液放微溫後喂小兒服下。每次喂服 15 ~ 30mL,每日 3 次。本方葯的作用是健脾益氣、滋補腎陰、益腎壯骨,有助強筋骨益心智,增強免疫系統功能;促進細胞核內 DNA 的複製,促進肝、骨髓和血清中核酸與蛋白質的合成;增加細胞的分裂增殖代數而有助生長髮育;抗虛陽上亢從而使佝僂病小兒虛性興奮的神經系統恢復平靜,減少或消除多汗癥狀,使小兒能安穩入睡,醒後精氣神會日漸變好。

小兒佝僂病的預防

1.每日服維生素 D 400IU。

2.每日上下午各曬太陽半小時。

3. 經常吃含鈣、磷多的食物。

登場書籍

■ ■■■■

本書把育兒過程分為婚孕前期、妊娠期、出生後及幼兒期四個部分,主要介紹了作者行醫多年積累的經驗與專業理論知識,重點介紹了各個時期的疾病防治相關內容和注意事項。本書對從事婦幼保健醫療工作的專業醫護人員有較好的指導作用,適合準備婚孕的廣大年輕男女閱讀參考。

養生正道

版權聲明

本文選自《新編育兒全科》,常壯其,常湘濤◎編著,中國中醫藥出版社,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轉載時請註明出處。圖片來源於圖蟲,封面圖片作者:dagon_;寶寶圖片作者:789083;玩具圖片作者:KathrinPie;茶碗蒸圖片作者:PublicDomainPictures。

商業合作或投稿:[email protecte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