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上半年159隻基金清盤 幾乎每天一隻

  來源:金融投資報

  上半年還有83隻基金轉型,以保本基金和機構定製基金為主

  市場需求的變化以及政策監管方向的調整,使上半年公募基金清盤和轉型的案例正在大比例增加。其中,上半年清盤的基金數量達到159隻,超越以往歷年的清盤總和,而業績差、規模小又是清盤的重要原因。轉型方面,上半年共有83隻基金轉型,相當於去年同期的4倍有余,保本基金到期轉型和機構定製基金轉型是主力。

  ■本報記者 劉慶華

  清盤多為資產規模較小

  據WIND統計,今年以來截至6月27日,共有159隻基金實施清盤。而公募基金自2014年開啟清盤歷史以來至2017年末,共計三年多的時間裡,也一共只有157隻基金清盤,顯示出今年上半年基金清盤的速度大幅刷新了歷史高度。

  分類來看,固收類產品是主力,159隻基金中包括了65隻債券基金、21隻偏債混合型基金,合計佔全部清盤基金的比例是55%,而權益類基金清盤數量則為68隻,佔比43%。此外,貨幣基金和QDII基金也分別有個別產品清盤。

  從清盤原因來看,資產規模小、運作價值較低是大部分基金清盤的重要原因。159隻基金中,有119只在清盤前的資產規模不足5000萬元,佔清盤總數的比例達到75%。而成立以來業績不佳又是這些基金資產規模小的重要原因。

  上述119隻迷你基金中,有20隻基金成立以來至清盤時年化回報為負,如新沃鑫禧、中信建投睿泰、中海合鑫等5隻基金成立以來年化回報在-10%以上,最差的年化回報接近-20%。另有51隻成立以來年化回報小於4%,而近幾年來貨幣基金的年化回報通常也通維持3%-4%的水準,這也意味著低於這一水準,很難對投資者產生吸引力。另外,其中還有部分基金是機構定製款基金,在機構撤出以後,這些基金基本沒有運作價值,進而進行了清盤。如某基金今年2月成立,5月就完成了清盤,總共存續了108天,和往年清盤的基金相比,雖然不是壽命最短的基金,但在該基金存續過程中連一次定期報告都沒發布過。對市場而言可謂“存在感”幾乎為零。根據資料,該基金大概率為一隻機構定製款基金。

  監管變化是轉型主因

  基金轉型方面,上半年轉型的基金主要是保本基金轉型以及機構定製基金由純開放式轉為定期開放發起式,政策的變化是轉型主要因素。

  WIND數據顯示,以轉型生效日期為準,截至6月27日,今年上半年共有83隻基金宣布轉型,而在2017年上半年實施轉型的基金只有19隻,今年上半年的轉型數量相當於去年上半年的4倍還有余。

  從轉型基金類別來看,保本基金到期後轉型是主力,共有30隻保本基金到期後轉型,包括國投瑞銀、建信、諾安旗下多隻保本基金。從轉型方向看,混合型是保本基金轉型後的最主要類別,其中包括了靈活配置型、偏債混合型等,靈活配置型又是一大主力,共有20隻保本轉靈活配置。

  僅有少數保本基金轉型為債券基金和股票基金,如大成景榮保本、華富安享保本、交銀榮和保本、中加瑞盈均轉型為二級債基,新華鑫安保本一號第三個保本周期結束後就轉型為新華精選低波動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南方恆元保本三期轉型為南方中證100指數基金。

  在打破剛兌的大環境下,資管業務中的保本保收益產品都將逐步淡出歷史舞台。2017年1月24日,證監會發布的《關於避險策略基金的指導意見》中提及,現有保本基金在保本周期到期後若不能變更注冊為避險策略基金,均需轉型為其他類型基金或清盤。

  還有不少基金是由於政策監管,從面向機構和個人投資者銷售的純開放式基金,轉型為“機構定製基金”的定期開放式發起式基金,據《金融投資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這樣的基金至少有13隻。

  除此之外,上半年轉型的分級基金並不多,共有4隻,其中有1只為債券分級類產品。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