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得了糖尿病不能喝粥?把握這六點,好粥隨心喝!

喝粥是我國傳統的養生方法之一。《本草綱目》曾記載粥「極細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訣也」,著名詩人陸遊也曾說食粥能長壽成仙,可見粥的養生功效。

儘管喝粥的好處很多,但粥的升糖指數較高,糖尿病人真的能喝嗎?

說到粥,通常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大米粥,事實上,粥的品類多種多樣。如果想要知道糖尿病人究竟能不能喝粥,我們首先要了解影響食物血糖反應的因素

1食物的化學組成

一般而言,食物中蛋白質與膳食纖維的含量越高血糖的上升速度就越慢;相反,蛋白質與膳食纖維含量越低,相對升糖速度就會較快。

相比黑米、燕麥等其他澱粉類主食,大米中的蛋白質含量與膳食纖維含量較低,血糖反應較大,升糖速度較快。

2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存在形式

在天然食品中,澱粉是以澱粉粒的形式存在的。澱粉粒的大小構成形式等都會影響食物的血糖反應。

如紅豆澱粉粒中的直鏈澱粉含量遠高於大米澱粉,且在加工中很難破裂,因此消化速度相比大米要慢得多。

3食物的物理狀態

澱粉類的食物顆粒越小質地越柔軟,就越易於消化吸收,因此大米粥的血糖反應要比大米飯的血糖反應高。

而綠豆、紅豆等豆類很難煮熟煮爛,故而血糖反應相比大米要低得多。

4食物中可消化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可消化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越高,血糖反應相對越大,因此同樣量的粥與米飯相比,粥中的可消化碳水化合物含量更高,升糖速度更快。

而黃豆等大豆類食物中可消化碳水化合物含量較低,故升糖指數也較低,不太容易導致血糖升高。

5食物中存在的抗消化因素

膳食纖維、單寧、植酸、胰蛋白酶抑製劑等抗消化因素能有效減緩澱粉的消化速度,降低食物的血糖反應,利於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

據研究,大部分豆類經一小時蒸煮後,蛋白酶抑製劑仍能保留30%以上的活性,單寧和植酸也較大程度地得到了保留,非常易於糖尿病人食用。

據上可知,大米粥的升糖速度較快,的確不適宜糖尿病人食用。但是,綠豆粥、燕麥粥等粥類的血糖反應其實不大,甚至對糖尿病人還有很多益處。所以糖尿病人其實可以喝粥關鍵在於喝什麼粥和怎麼喝

掌握以下六點方法,糖尿病人也可以健康喝粥。

1.早餐不要喝粥

研究證明,凌晨2時至中午12時,人體血糖普遍偏高,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更為不易。早餐喝粥會加劇血糖的不穩定性,所以建議糖尿病人午餐或晚餐時喝粥為佳,早餐時盡量不要喝粥。

2.粥中添加雜糧

純米粥的升糖指數較高為69.4,但在添加雜糧之後粥的升糖指數有了明顯的下降

如添加了黑米後黑米粥的升糖指數為42.3,加入紅豆、綠豆後升糖指數在20-40之間。所以建議糖尿病人熬粥時可以加入各種雜糧,既能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又能中和升糖指數。

加點「糙」

煮粥時按1:1的比例在大米中加入糙米,既可以增加飽腹感,又能降低血糖生成指數。而且糙米中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和膳食纖維,非常有益於糖尿病人的身體健康。

加點「豆」

豆類分為大豆類和雜豆類,加入不同的豆類,可以在飽腹控糖的基礎上增加不同的功效。

加入黑豆、黃豆等大豆類食材能有效補充優質蛋白,養腦補腦,預防老年癡呆的發生;加入紅豆、綠豆等雜豆類可以增加膳食纖維和B族維生素攝入。

3.粥不能煮太久

粥煮得越久、熬得越爛,粥的精細化程度就越高,升糖速度越快,不利於血糖的穩定。建議煮粥前先將搭配的雜糧浸泡6-8小時,方便食材快速熟透。

4.喝粥前墊墊肚子

粥的吸收速度較快,空腹喝粥,容易引起血糖波動,不利於血糖的正常和穩定。

對此,糖尿病人在喝粥前可以先吃一些吸收較慢的食物,如饅頭、蔬菜等,從而減緩粥的吸收速度。

同時,喝粥時也可以搭配一些小菜,既豐富飲食、全面營養,又能有效延緩餐後血糖上升的速度。

5.先放涼再加熱

粥中的澱粉在煮熟之後會完全分解,加快血糖的上升速度。但將粥放涼至室溫之後,澱粉會出現老化並形成升糖速度較慢的抗性澱粉,而且再加熱後抗性澱粉也不會明顯減少。

所以建議糖尿病人可以將粥放涼後再喝,而腸胃不佳的糖友則可以將粥放涼後再加熱食用。

6.放慢喝粥速度

進食速度也會對血糖指數產生影響,一般來說吃飯時間越長,血糖上升的速度也會相對越慢,建議糖尿病人喝粥時小口慢飲,喝一碗粥的時間最好控制在10分鐘以上。

女性健康交流群,做精緻女人微信:yi051313-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