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糖友想喝粥卻怕血糖高?正確的喝粥方式學起來!

很多糖友在得糖前都喜歡喝粥,特別是中老年人,腸胃功能減退,牙齒鬆動,尤其喜歡食用軟糯的米粥,但是大家都知道粥消化得快、吸收得快,血糖高得也快。

因此,很多人想喝粥,但是卻不敢喝。還有一部分糖友是不知道粥會影響血糖,照喝不誤,卻總也找不到血糖控制不好的原因在哪?

粥同樣是主食,為什麼影響血糖的速度卻不一樣

1、所含澱粉不同的食物,其升糖指數也不同

如紅豆種子非常緻密,其澱粉粒在加工中難以徹底破裂,而且直鏈澱粉含量遠遠高於大米澱粉,所以紅豆粥消化速度很慢。

紅豆、綠豆、蠶豆、扁豆、菜豆等各種煮豆類的血糖指數都在20~40之間,遠遠低於大米白面製成的主食。

2、富含蛋白質和膳食纖維的食物升糖指數較低

一般來說,在澱粉類主食中,如果同時富含蛋白質和膳食纖維,則會使人體血糖的上升速度比較慢。

精白米蛋白質含量低,膳食纖維非常少,因而會使血糖升高較快。相比之下,黑米、糙米等未經精磨的大米,因為富含膳食纖維,食用後人體血糖上升速度就要慢得多。

此外,糧食類主食和富含蛋白質的食品一起食用,血糖上升速度也會減慢。

3、澱粉顆粒越小,升糖指數越高

澱粉類食物的顆粒越小、質地越柔軟,則越容易被消化吸收,血糖上升速度也就越快。

所以,經過切碎、打漿、煮爛、發酵的同類食物,澱粉粒充分糊化,消化速度更快,血糖反應也更高。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食物粘稠並不絕對帶來血糖上升的加快。如果帶來粘稠效果的是可溶性膳食纖維,如燕麥當中的葡聚糖、山楂當中的果膠等,則不僅不會促進血糖升高,反而會降低葡萄糖的吸收速度。

不過,糖尿病人也不是絕對不能喝粥。糖尿病專家建議,食慾較差的糖尿病病人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況下,可以少量地喝一點粥。

喝粥的注意事項

1、粥不要熬的時間太長、太黏。因為時間過長,粥的糊化程度高,喝起來雖然口味好,但血糖控制就差了。

2、選擇粥的種類,少喝白粥,多喝混合粥,糖尿病人喝粥最好選用粗糧、豆類,如高粱、玉米糝、燕麥片、綠豆、白扁豆、紅豆……這可增加膳食纖維,使血糖上升速度減慢。

亦可在粥中加入蔬菜,如菠菜、蘿蔔等。避免在粥中加糖或蜂蜜等。

3、喝粥的量要小,並要計算在每天的碳水化合物總攝入量中,以免熱量超標。

4、注意監測血糖的變化,尤其是喝粥後2小時的血糖情況。監測血糖不僅能夠及時了解血糖情況,更重要的是糖友能夠看到自己喝粥後血糖升高那麼明顯,就會自我約束喝粥的行為了。

5、避免空腹喝粥,以減慢粥的吸收速度;也不要喝太熱或太涼的粥。喝粥要慢慢喝,不要連續喝,最好喝點粥,吃點菜或主食,交替進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