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垃圾都去哪了?視頻帶你了解,分類垃圾的“奇幻”之旅

隨著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垃圾作為主角真正地走入大眾視野。

面對“你是什麽垃圾”的靈魂拷問,當我們終於分清那些 “豬吃”“豬不吃”的垃圾以後,這些分好類的垃圾都要去哪裡?將要經歷什麽?為什麽分類垃圾這麽重要?分開後的垃圾又會產生哪些價值呢?

7月22日 10:30

家住北京市昌平區東關南裡小區的張大爺,在晨練後回到家中打掃廚房及其他房間,準備在去買菜的老伴回家做飯前,拾掇好屋子。

一桶油用完了;一瓶放在角落裡過期了,但還剩1/3的醋;一個壞了的燒水壺;一些破掉的塑膠袋。倒掉瓶子裡剩餘的醋,把這些垃圾放進了一個標有“愛分類”字樣的藍色垃圾袋,正好填滿。

隨即,張大爺掏出手機,打開微信預約上門回收垃圾的服務。這種“扔垃圾”方式與我們日常的習慣有所差別。

以前張大爺扔垃圾,都是每日吃完早飯或晚飯下樓時,把垃圾扔到樓道口垃圾箱。在北京部分地區提前探索、布局垃圾分類的政策推動下,張大爺所在小區引進了名叫“愛分類”的垃圾分類公司。

此後,張大爺就把除廚余、廁所等濕垃圾之外的乾垃圾,如塑料、玻璃、舊衣物、書紙等可回收物都放進這個公司給小區居民免費發放的可承受30-40KG重量的回收袋中。

為了解“分類垃圾之旅”,新京報記者實地探訪了這家從事垃圾分類的科技公司。跟著一袋袋垃圾,看看它們從市民家中被回收後都將經歷什麽?

第一步:垃圾裝包回收

當乾垃圾分類回收袋被填滿,市民通過微信或電話預約免費上門收取垃圾服務。

11:30

回收員在預約規定時間內,到達居民家中,對垃圾袋中的垃圾進行稱重。並按每公斤0.8元環保金的獎勵實時獎勵到居民微信環保账戶裡。自此,一袋垃圾的旅程正式開啟。

第二步:垃圾打包、稱重帶走

回收員到達居民家中,將裝包垃圾進行打包、稱重後,裝進乾垃圾專用回收車中。

每袋回收垃圾相應的環保金到账後,居民能在線下合作便利店和線上商城進行消費,1元環保金=1元人民幣。雖然每公斤垃圾相當於0.8元人民幣,不過張大爺介紹,日積月累下來,一年差不多能通過這些“賣出去”的垃圾兌換到價值約500元人民幣的日用品。

第三步:用垃圾回收所得兌換消費品

在與“愛分類”合作的商店中,用環保金進行消費。

13:45

專門運輸廚余的濕垃圾車和運輸其余垃圾的垃圾車裝運完畢,離開社區、街道,開始分別送往後端處理廠。

第四步:運輸

專用運輸車分類運輸垃圾。

14:00

專用運輸車到達分揀中心,這些生活垃圾在這裡被細分為50多個種類。僅塑料製品就能被分為十幾種,已經淡出我們生活的磁帶或光碟,都能在這裡集合,被成堆堆放在一起。

第五步:分揀

分揀垃圾,再次打包。

到這為止,一袋垃圾旅程算是初步終結,因為到達分揀中心後,每家每戶的垃圾無法再進行追溯。

從居民家回收的垃圾袋上帶有二維碼,記錄著這袋垃圾的出發地點與重量,而當它們被全部傾倒在分揀平台上,你家的塑料瓶和我家的塑料瓶就沒法分出“你我”了,除非在它們未上分揀台前,還能通過二維碼查詢,知道每袋垃圾的“主人”。

次日7:00

被精細分類好的垃圾分別被運往填埋場、焚燒廠和再生加工廠進行處理或再利用。部分垃圾會重新化作塑料、衣物、紙張再度回到我們手中。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後,居民垃圾需要分為可回收、有害、乾垃圾、濕垃圾四種種類。當然每一種垃圾都有其不同的旅程,不過不變的只有每樣垃圾在最開始被準確歸類,在後期才能發揮更大的再利用價值。

當下以上海模式下全國垃圾分類市場規模測算,全國普及垃圾分類孕育市場規模接近2000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