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古老的漢族傳紋飾,統寓意著吉祥

鳳象徵吉祥的神,鳳紋亦稱鳳鳥紋,包括鳳紋及各種鳥紋。古老的漢族傳統裝飾紋樣之一。鳳紋在青銅器中是最為美麗的紋飾。

它是由原始彩陶上的玄鳥演變而來的,西周基本形象是雉,早期鳳紋有別於鳥紋最主要的特徵是有上揚飛舞的羽翼。

宋 吉州窯黑釉剪紙貼花三鳳紋碗 ↑

高6.8cm,口徑16.4cm,足徑4.9cm

故宮博物院

在《爾雅.釋鳥》中寫道:“鳳,其雌皇。”郭璞注曰:“鳳,瑞應鳥,雞頭、蛇頸、燕頜、魚背,五彩色,其高六尺許。”

鳳其實是由自然界中各種不同動物融合而成的神物。鳳與龍一樣,在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文化的洗禮延續至今,成為了中華民族最具生命力的文化標誌和精神象徵。

雖經過不同時代的演變,崇拜鳳的觀念與日俱增,逐漸成為人們心中的意識形態。

永樂、宣德時期的鳳紋示意圖↑

永樂、宣德時期的鳳紋示意圖 ↑

春秋青釉原始瓷鳥飾帶蓋罐↑

鎮江博物館

早在新石器時代出土的陶器上,有描繪簡單的鳥紋形象,有專家認為這種鳥紋即是鳳的雛形,鳥紋形象一直延續到六朝時期。如西周至戰國時期原始青釉瓷上有鳥的形象,鎮江博物館藏春秋青釉原始瓷鳥飾帶蓋罐,通高24厘米,口徑13.5厘米,底徑16.5厘米。蓋面圓弧形,蓋鈕就為鳥的形象,器斜方唇,侈口,弧腹,平底,肩部飾水波紋,腹部飾米篩紋,胎灰白色,施釉不到底,釉色青中泛黃。

成化紋飾 穿花鳳↑

直到漢或南北朝時“鳳”才發展為“鳳凰”,分出雄雌體。秦漢時期,鳳在民間被視為能夠引導人類靈魂升天再生的神靈,相關紋飾被大量應用製作。鳳紋在漢代基本定型,即《韓詩外傳》中的描述:“夫鳳之象,鴻前而鱗後,蛇頸而魚尾,龍紋而龜身,燕頷而雞啄。” 秦漢時期,除描繪鳳凰形象以外, 還有朱雀、鸞鳥、赤鳥、長離、鵬等各種神鳥,形象大同小異,都是鳳鳥的變體和異化,是鳳紋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

宣德紋飾 鳳紋 ↑

魏晉南北朝時期,鳳紋的形式特徵在漢代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發展,由於當時佛教盛行,鳳鳥形象被注入了新的精神理念。裝飾題材擴大了,花卉纏枝紋樣被廣泛應用,鳳多採用在清新的花卉圖案之中展翅飛翔的形象。

《宋書·符瑞志》中形容鳳為:“蛇頭燕頜,龜背鱉腹,鶴頂雞喙,鴻前魚尾,青首駢翼,鷺立而鴛鴦思。”內容比漢代更加詳細生動。還有不少民間傳說形容其為“錦雞頭、鴛鴦身、鵬翅、鶴腿、鸚鵡嘴、孔雀尾”等,這些情況都表明鳳紋造型隨著歷史的推移變得更加具體化。宋代鳳多與牡丹相配,形成鳳銜牡丹、鳳穿牡丹等紋樣,隨著刻花、劃花等技法的應用,鳳紋的表現形式也愈加多樣化。宋元兩代,鳳紋大量出現在瓷器上,如宋代江西吉州窯鳳菊紋瓷枕、元代青花的各種鳳紋罐和鳳首壺等。

清晚期紋飾 雙鳳雲紋↑

元代景德鎮青花繪畫中的鳳紋相當豐富,從傳世資料看,種類之多不亞於明清兩朝。 到了明代,鳳紋已經成為一種特定的造型,無論在圓形、方形還是其他形狀的器物上,紋樣構成都各具其內在形式,而鳳紋的共性形態也進一步規範化。清代飾以鳳紋的瓷器較明代增多,而且畫法風格各不相同,按紋飾的組成分成雙鳳、團鳳、夔鳳、鳳凰牡丹紋、龍鳳紋等,此時鳳紋基本上貫穿整個時代的瓷器生產,並多出現在官窯製品上。在經歷了二三百年進化後,禦廠也推出一些新造型,如結合羽翼尾與綬帶尾兩大優點創意出雜尾鳳紋,還有在新型彩釉基礎上繪製的原有鳳紋等。其代表意義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成為皇權的象徵。

宋 西村窯青白釉褐斑刻劃鳳紋大碗↑

高8.9cm,口徑33.3cm,足徑9.5cm

故宮博物院

元 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

高37cm,口徑6cm,足徑10.5cm

故宮博物院

明宣德 青花鸞鳳紋葵瓣式洗↑

高4.5cm,口徑17.5cm,足徑14.2cm

故宮博物院

清康熙鬥彩紅龍鳳蓋罐↑

通高13.1cm,口徑4.6cm,足徑10.4cm

故宮博物院

清道光 青花鳳穿牡丹紋罐↑

高37.5cm,口徑15.5cm,足徑15.4cm

故宮博物院

清宣統 粉彩夔鳳紋碗↑

高9cm,口徑21cm,足徑8.7cm

故宮博物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