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銀河證券:市場處於底部區域 中長期機會大於風險

  徐昭

  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策略分析師唐偲危10日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市場正處於底部區域,未來將進入震蕩築底期,中長期看機會已經大於風險,性價比凸顯。

  “最近一段時間,受貿易摩擦、去杠杆等國際國內不確定因素的影響,A股市場整體表現低迷,主要指數出現不同程度下跌。但是,隨著利空因素的逐步消散,市場開始出現反彈。”唐偲危認為,目前市場正處於底部區域,未來將進入震蕩築底期,中長期看機會已經大於風險。

  第一,中國經濟具備超強的韌性,將為新舊動能切換、去杠杆穩步推進、應對貿易摩擦提供堅實的支撐。數據顯示,6月份PPI同比上漲4.7%,增速創年內新高,CPI同比漲1.9%保持穩定。製造業PMI51.1,較前值51.9小幅下降,但仍處於51以上的景氣區間,且處於過去5年次高位置。1-5月工業企業累計利潤增速16.5%,比1-4月增長1.5個百分點。

  同時,處於低位的製造業投資有了顯著回升,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也有了提高。新經濟仍然保持較快增長,高新技術產業和裝備製造業增速快於工業整體。在7月2日召開的國務院金融穩定委員會成立會議上,也對當前的國內經濟形勢做了權威的判斷。會議指出,“當前我國經濟正向高品質發展邁進,市場主體韌性強,國內巨大規模市場的回旋太空廣,完全具備打贏重大風險攻堅戰和應對外部風險的諸多有利條件,對此充滿信心”。所以不能因為部分數據下滑而過度擔憂,在改革深化、新舊動能切換的過程中“陣痛”在所難免,但不能因此忽略中國經濟韌性,忽略經濟中長期向好的趨勢。

  第二,具體到貨幣政策上來看,預計央行將保持“寬貨幣”+“嚴監管”政策組合,去杠杆帶來的流動性趨緊將會迎來邊際改善。6月24日,央行宣布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約7000億資金,這是央行年內第三次降準,同時央行對流動的調控目標從“合理穩定”轉變為“合理充裕”。唐偲危認為,在“合理充裕”的前提下,不會因為流動性問題而帶來系統性的金融問題。同時,在“結構性去杠杆”的推進中,不會一刀切,而是有保有壓,壓的是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和國有企業中的“僵屍企業”,保的是小微企業、新興行業。所以預計未來央行會實施“寬貨幣”+“嚴監管”的組合,同時在政策的力度和節奏上可能會有微調。

  第三,中美貿易摩擦是一個長期、複雜、艱巨的過程,短期反覆在所難免,但也要看到積極的因素,不必過於悲觀。

  最後,從股市自身看,估值正處於重塑階段且位於底部區域,盈利維持高位,外資持續流入。短期震蕩築底,中長期機會已大於風險。截至7月10日,全部A股市盈率15.59,低於2010年以來的均值17.17,處於底部區域。29個一級行業中,有27個行業的市盈率已經低於2010年以來的均值。而且,營收增速、淨利潤增速維持在較高位置,ROE較去年四季度已經開始回升,對估值形成支撐。進一步的,通過與歷史上重要低點(998、1664和1849)的對比,目前市場正處於底部區域。

  具體來看,我們選取估值結構、破淨股佔比、年化換手率幾個指標進行對比。截至7月10日,全部A股中,市盈率低於30倍的股票佔全部A股的比重為48.35%,破淨股票231隻佔比6.54%,年化換手率154.52%。而前面幾次重要低點的數據分別為998(66.59%,220,15.47%,223.05%),1664(77.42%,212,13.76%,356.83%)和1849(31.26%,176,6.16%,243.23%)。同時A股機構和國際化的進程正在加快。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基金整體規模再增加,非散戶持倉比例超過60%。同時,隨著滬、深港通的開通和A股加入MSCI,外資持續流入進入其一直青睞的龍頭股、藍籌股,預計未來龍頭溢價將會持續。

  綜上所述,唐偲危認為,前期壓製股市的國際國內不確定因素已經被市場充分預期,且一些因素開始出現邊際改善。未來預計股市將進入震蕩築底階段,中長期機會大於風險,性價比凸顯。建議重點關注受益於人口消費更新紅利的消費品、醫藥、旅遊和傳媒,和受益於新經濟發展的新一代資訊技術、芯片、新能源汽車、智能機器人、航天航空以及綠色交通。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曹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