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績優基金積極應對市場風格生變

本報記者 葉斯琦

最新披露的2017年基金年報顯示,去年基金公司旗下基金業績表現強勁,共斬獲約5600億元利潤。對於2018年,基金的投資思路開始出現變化。一些基金經理認為,A股震蕩幅度將加大,估值合理的優質公司值得堅守。

去年基金盈利喜人

金牛理財網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全行業所有基金共斬獲利潤約5600億元。納入統計的122家基金公司中,117家公司管理的基金獲得正收益,僅5家公司管理的基金收益為負。其中,天弘基金位居首位,旗下基金合計盈利達571億元。易方達、華夏、嘉實緊隨其後,旗下基金合計盈利均超過300億元。

分類型看,去年貨幣基金貢獻的盈利最大,達到2106.38億元。混合型基金去年盈利2096.53億元,股票型基金盈利693.15億元,債券型基金盈利445.31億元,QDII基金盈利143.94億元。

去年基金支付給基金公司的管理費為552.08億元,支付給銀行的託管費為122.95億元,同比增長均約13%。

從持有人結構看,機構投資者在債券型基金中的佔比最高,超過91%;機構投資者在貨幣基金、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中的佔比分別為42.51%、41.72%、26.62%。

市場風格生變

2017年基金相對青睞消費、保險等大藍籌。從今年一季度市場情況來看,大藍籌總體走弱,成長風格股票明顯反彈。基金的投資思路較2017年末發生變化。2017年取得優良業績的多位基金經理表示,2018年巨集觀經濟增速將有所放緩,A股震蕩料加劇,更看好估值合理的優質公司。

易方達消費行業基金表示,未來布局的出發點是對經濟周期敏感的低定價股票,沿著順周期方向尋找尚未被充分認識的優質公司,同時堅定不參與市場博弈,始終堅信股票唯一合理的盈利來源是公司長期業績回報。

今年一季度表現優異的中郵尊享一年定期開放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表示,預計2018年市場將震蕩上行,從價值龍頭逐漸過渡到成長龍頭。主要從以下維度入手:一是“自上而下”梳理巨集觀、策略角度的投資邏輯,做好價值、周期和成長的行業比較。二是在細分子行業中,中國版創新藥開始取得裡程碑式進展,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從混沌走向明朗;電子龍頭估值業績匹配,處於技術創新、國產替代和規模效應顯現的較好投資時期;通信行業將進入3-5年的5G建設周期,預計2018年下半年是發牌照前的最佳主題投資時期;傳媒內容龍頭將有估值修複行情;電腦在雲化、國產替代的背景下,細分行業龍頭值得期待;新能源上遊材料、設備和環保等領域的機會也值得關注。三是優化選股邏輯,強調內生增長強勁、行業競爭壁壘較高、業績穩健可驗證等選股維度。(見A04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