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伏地挺身要怎麼做?該如何完成一個標準的伏地挺身

伏地挺身這個動作,從小學上體育課開始就是必做的項目之一。是最常見,最簡單的動作,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進行鍛煉。這個動作可以鍛煉我們的胸部、上背部、手臂和腹部等眾多肌肉群,還可以增強我們的平衡性,協調性和穩定性。那你知道正常情況下,成年人一次做多少個算是及格呢?

按照我們年齡分組,男性的及格標準:20到29歲是17到21個;30到39歲是12到16個;40到49歲是10到12個。女性的及格標準:20到29歲是10到14個;30到39歲是8到12個;40到49歲是5到10個。當然年齡再往上數量越少。這個是按照標準動作來統計的動作個數。而往往我們新手或者沒有鍛煉過的人來做,一般動作都是不標準的,有三點:第一塌腰,第二臀部抬起過高,第三手肘向兩側打開過大,手肘和肩膀成為一條直線。那我們新手要如何做到一個標準的伏地挺身,就從下面五個步驟來依次練習。

第一步,直臂平板支撐。這個動作可以很好的鍛煉我們肩部和手臂的力量,尤其是小臂力量。有沒有發現我們在做伏地挺身時,胸部還沒有感覺,手臂就會顫抖?這是因為手臂肌肉沒有辦法承受這個強度的正常生理現象。這裡要注意的是雙手與肩同寬,身體保持平直,腿部,臀部,核心力量收緊,不要塌腰和臀部抬得過高。一般保持1到2分鐘時間,就可以進行下一個步驟。

第二步,推牆式伏地挺身。這個動作也是比較簡單的,面對牆,保持一個手臂的距離,雙手稍微比肩窄一點。每次發力將身體推起時,手臂不要完全伸直,保持一點彎曲。身體還是保持一條直線。可以連續做40倒45次,就可以進行下一個步驟。

第三步,跪姿伏地挺身。很多女生一開始就鍛煉的這個動作。在做這個動作時,雙手略寬於肩,大臂與身體保持45度左右,雙腳可以相互交替也可以併攏,但膝蓋不要離手太近。將身體推起時,手臂不要完全伸直,保留一些彎曲。做到15到20次以上,就可以進行下一個步驟了。

?

第四步,上斜伏地挺身。很多人說上斜伏地挺身鍛煉胸部上束,並且難度挺大的,怎麼會適合新手做呢?我們並不是直接用高15CM的小板凳來做這個動作,而是找一些支撐點比較高的地方來做,比如桌子、窗檯等地方。支撐點越高,身體與地面的夾角越大,難度就會越小。在這裡要注意雙手略寬於肩,大臂與身體呈45度左右,推起時手臂不要完全伸直。在支撐點較低的時候,連續做15到20次,就可以嘗試做標準的伏地挺身了。

第五步,標準伏地挺身。這裡就不說伏地挺身的好處了。要注意的就是姿勢的標準:雙手略寬於肩,身體保持直線,手臂與身體呈45度左右。不要塌腰,臀部不要抬得過高。推起時,手臂不要完全伸直,留一點彎曲。

在做好每一個標準伏地挺身後,就可以用不同的姿勢來進行鍛煉:上斜、下斜、寬距、窄距、擊掌伏地挺身、側邊伏地挺身、單手伏地挺身等等,鍛煉不同部位的肌肉,難度也會增加。我們新手一定要打好基礎,循序漸進。這些步驟你學會了麽?

您的關注和評論是我堅持創作的最大動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