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僅發行15天,首隻養老FOF提前收官!

今天起,國內首隻發售的養老目標基金——華夏養老目標日期2040三年持有期混合型FOF就不再接受投資者申請了。

雖然華夏沒有公告募集規模,但提前結束了募集,僅發行了15天,據說認購戶數略超預期。目前市場上正在銷售的養老目標基金,還有中歐和泰達巨集利旗下的兩隻產品——中歐預見養老2035三年FOF、泰達巨集利泰和平衡養老目標三年FOF,後續還將有十幾家公司的養老產品上市。

養老目標基金的發行將迎來一波高潮,稅延養老保險的推廣也在快馬加鞭。近日,銀保監會又批複了3家保險公司獲得稅延養老保險經營資格,分別是建信人壽、恆安標準人壽、交銀康聯人壽。

截至目前,已有19家保險公司獲批經營稅延養老險產品,其余16家分別為:中國人壽、太平洋人壽、平安養老、新華人壽、太平養老、太平人壽、泰康養老、泰康人壽、陽光人壽、中信保誠、中意人壽、英大人壽、人保壽險、民生人壽、工銀安盛人壽和東吳人壽。據統計,取得銷售資質的保險公司共獲批了約40款稅延養老險產品,各大公司正在積極推廣。

同樣是為養老做準備,養老目標基金和稅延養老保險產品有什麽區別?消費者該怎麽選?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到,免不免個稅、產品形態、收益預期、購買方式等方面二者都有很大區別。

差異一:產品形態

養老目標基金是以追求養老資產的長期穩健增值為目的,鼓勵投資人長期持有,採用成熟的資產配置策略,合理控制投資組合波動風險的公募基金。

不難發現,養老目標基金的本質是基金產品,目前多採用FOF形式,首批獲批的養老目標基金,分為“目標風險”和“目標日期“兩類。

“目標日期基金”以退休日期命名,比如“目標日期2035基金”就是適合在2035年前後退休的70後人群。

“目標風險基金”分為“低”、“中”“高”風險,供投資者根據自己風險承受能力選擇或者調整。

稅延養老保險產品,是保費在稅前列支,等到將來領取保險金時再繳納個人所得稅的保險產品。

目前試點的稅延養老保險產品形態,包括收益確定型、收益保底型、收益浮動型三類、四款產品:

收益確定型產品(A類),指在積累期提供確定收益率(年複利)的產品;

收益保底型產品(B類),指在積累期提供保底收益率(年複利),同時可根據投資情況提供額外收益的產品,可細分為每月結算收益的產品(B1款)和每季度結算收益的產品(B2款);

收益浮動型產品(C類),指在積累期按照實際投資情況結算收益的產品。

差異二:收益預期

養老金產品的收益率是市場最關注的指標——不少人做了各種養老規劃之後,最後選擇買了一款收益率最高的那隻產品。

泰達巨集利基金用過去20年公募基金的業績,分別計算各類基金滾動持有不同年限的收益,通過一系列演示表示,長期投資大概率獲得正收益。

歷史數據顯示,偏債混合型基金持有7年,年均收益率達到9.5%。

以上結論由泰達巨集利基金據Wind數據整理、統計

華夏基金相關人士表示,市場總是波動的,而養老投資要求投資者具備長期投資理念、投資定力與投資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發揮時間複利的效果,實現最終的養老投資收益目標。公募基金在產品機制上、投資管理和客戶服務上有著豐富的經驗,能夠幫助普通投資者建立投資紀律、培養投資心態,種下時間的玫瑰,成為投資的長跑選手。只有長期堅持養老投資,才能充分享受到複利的好處,完成養老目標。

稅延養老險產品分為固定收益型、保底收益型、浮動收益型三款,面向具有不同風險承受能力的消費者,市面上的產品目前大都集中在中低風險領域,且主要以固定收益型為主,保證利率均為3.5%。

某大型養老保險公司人士表示,稅延養老保險產品的設計初衷是保證老年後有個依靠,因此有保證利率,而養老目標基金的收益是不保證的。

他表示,養老金產品的關鍵在於較長期鎖定資金,有利於長期配置、長期收益最大化。養老目標基金是FOF形式,底端產品是公募基金,發行人通過策略配置實現長期收益,短期肯定有波動的。

差異三:免不免

個稅

目前養老目標基金還沒有納入稅收優惠政策,但是根據今年下發的《關於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通知?財稅〔2018〕22號》,在試點結束後,將結合養老保險第三支柱制度建設的有關情況,有序擴大參與的金融機構和產品範圍,將公募基金等產品納入個人商業養老账戶投資範圍。

這意味著,養老目標基金產品納入稅收優惠已經在規劃中了。

根據上面的通知,今年5月1日起,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廈門市)和蘇州工業園區實施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試點期限暫定一年。

在試點地區,個人通過個人商業養老資金账戶購買符合規定的商業養老保險產品的支出,可以在一定標準內稅前扣除,扣除標準是月工資6%和1000元孰低為準。個人達到規定條件時領取的商業養老金收入,其中25%部分予以免稅,其余75%部分按照10%的比例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銀保監會算過一筆账:假設一位參保人從30歲開始購買個稅遞延商業養老保險,每月拿出1000元投保,產品保證收益率是複利3.5%,等60歲退休時,總共繳納保費36萬元,但账戶價值變成了61.8萬元。通過精算,一個月可以領到2746元。

差異四:投資範圍

投資範圍上看,養老目標基金的本質仍然是基金,目前主要採用FOF形式,投資範圍與公募基金一致。

稅延養老保險本質是保險產品,根據保險資金運用規定,可投資流動性資產、固定收益類資產、權益類資產、不動產類資產和其他金融資產等五大類資產。

差異五:繳費形式和領取期限

養老目標基金1元起投,可以選擇一次性投資,也可以通過定投方式投資,目前上市的產品,封閉期間為1-3年,到期後可以贖回,但基金公司會積極引導和鼓勵投資者進行長期投資。

稅延養老保險產品起投門檻也很低,可以交三五年,也可以交20年甚至更長,早期退保會有一定損失,一些產品無法退保,強製儲蓄的意味明顯。稅延養老保險要退休後才能支取養老金,但可以終身領取或領取到一定年齡,可以防止長壽風險,老年期養老金斷流。

差異六:投資與保障

養老目標基金主要是基於預期退休年齡、預期壽命、期望累積的財富等方面的綜合考量,制定出適合自己的養老投資計劃,並嚴格執行,是從財富積累的角度,通過獲取投資收益,減少未來養老支出的缺口。

稅延養老保險產品的目標是要確保“活到老、領到老”,具有生命周期規劃特點,更加複雜。

據銀保監會表示,養老保險的管理包括交費參保階段、投資積累階段及養老金領取階段,覆蓋參保人自交費參保之日起的整個生命周期,長達幾十年,不是一個簡單的短期投資行為,其面臨的主要風險是資金投資風險和人均壽命不斷延長後的長壽風險。

因此,稅延養老保險產品設計,既要幫助參保人抵禦工作期間養老金積累階段的投資風險,在確保養老資金本金安全的基礎上取得長期穩健的投資收益;又要幫助參保人有效應對長壽風險,實現退休後養老金的終身領取或長期領取,確保活到老、領到老,避免養老金早早領完、提前用盡、晚年陷入困境的情況發生。

差異七:購買管道及範圍

從9月10日首隻養老目標基金開售起,天天基金網、支付寶、騰訊理財通等主流線上平台已經出現了養老目標基金的預約端口。

相比之下,稅收遞延養老保險推廣普及的步伐要慢很多。今年5月1日起,上海市、福建省(含廈門市)和蘇州工業園區開始實施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試點期限暫定一年。試點結束後,將適情況再考慮擴大地區。

儘管各家保險公司都在緊鑼密鼓地推廣稅延養老保險,但在互聯網管道的上線速度還是不夠快,僅有陸金所在其“年金”頻道上線“稅延養老保險”產品,成為全國首家上線“稅延險”的第三方平台。

陸金所上線的“稅延養老保險”由平安養老險推出,有收益確定型、收益保底型和收益浮動型三款產品,匹配了低、中、高不同風險偏好的客戶。

結尾:關鍵是建立個人養老金账戶

養老目標基金和個人稅延養老保險雖然有著諸多區別,但不管是買哪類產品,都能完成一個重要任務——即幫助個人建立起個人商業養老資金账戶。

個人商業養老資金账戶是由納稅人指定的、用於歸集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繳費、收益以及資金領取等的商業銀行個人專用账戶。該账戶封閉運行,與居民身份證件綁定,具有唯一性。

稅延養老保險產品試點,使用的是中國保險資訊技術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建立的資訊平台(以下簡稱“中保信平台”)。個人商業養老資金账戶在中保信平台進行登記,校驗其唯一性。

試點結束後,相關部門將結合養老保險第三支柱制度建設的有關情況,有序擴大參與的金融機構和產品範圍,將公募基金等產品納入個人商業養老账戶投資範圍,相應地,將中登公司平台作為資訊平台,與中保信平台同步運行。

第三支柱制度和管理服務資訊平台建成以後,中登公司平台、中保信平台與第三支柱制度和管理服務資訊平台對接,實現養老保險第三支柱巨集觀監管。

也就是說,未來個人商業養老資金账戶內投資的產品打通是一個趨勢。

百萬用戶都在看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台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國微信號頁面輸入證券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個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輸入基金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基金淨值。

有一種美好習慣,叫做閱後點讚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