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你絕對想不到 腸癌的第一大危險因素竟是它!

作者:祈福醫院

對於中老年人來說,

缺鈣的最大後果是什麼?

骨質疏鬆?骨折?

NO,

最嚴重的是——腸癌。

真的假的?

一起來看數據!

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中國癌症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結直腸癌新發病例數達到38.3萬!結直腸癌已經成為我國腫瘤發病率的第三名!而「鈣攝入過低」成為中國結直腸癌的第一大危險因素,無論男性、女性,均超過了人們所認為的「膳食纖維攝入過低」,讓人大感意外。

健康大數據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城鄉居民每日飲食中的鈣攝入量為388.8毫克,城市為4386毫克,農村為369.6毫克,遠遠低於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成人每日適宜攝入量800~1000毫克,兒童和中老年人缺鈣問題尤其嚴重。

據祈福醫院腫瘤中心張紅玉副主任醫師介紹,研究表明,每日補充1200~2000毫克鈣,可降低複發性結直腸息肉(也就是腺瘤)的風險。腺瘤被認為是大多數結直腸癌的癌前病變。

紅肉、加工肉增加腸癌風險

除此之外,據英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腸癌風險性研究的結果顯示,即便按照政府指導原則認可的攝入量,少量攝入紅肉及加工肉品,患腸癌的風險也會增加。英國國民衛生保健署建議,日均紅肉或加工肉類攝入量超過90克的人應努力將攝入量減至不高於70克,因為腸癌與肉食高攝入量有關。

研究結果顯示,日均紅肉或加工肉類攝入量為76克的人患腸癌的風險比日均攝入量為21克的人要高出20%。每多吃一片火腿或培根(約有25克),其患腸癌的風險就會增加20%;每多吃一厚片烤牛肉或相應量的羊肉(約為50克),患腸癌的風險就會增加19%。

久坐不動也要當心腸癌

此外,研究還發現,飲酒量最大的群體患腸癌的風險比飲酒量最小的群體高出24%,說明過度飲酒會加大患腸癌的風險。粗纖維攝入不足腸蠕動減慢,腸道毒素重新吸收,也是大腸癌的危險因素。攝入纖維——如早餐食用燕麥和新鮮蔬果——則可起到防護作用。

張紅玉說,長期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過度肥胖以及「三高一低」(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低纖維素)的不良飲食習慣,都是導致結直腸癌的危險因素。因此,要控制體重,戒煙,堅持規律運動。推薦高纖維飲食,減少紅肉攝入,少吃深加工過的肉製品,如熏肉、火腿、香腸等。

腸癌易誤診,45歲起應篩查

由於痔瘡和直腸癌都是發生在直腸末端的疾病,而且兩種疾病大多數表現都是大便帶血,以致臨床上經常有直腸癌被誤診為痔瘡。

據統計,有約90%以上的直腸癌在初期都曾被誤診為痔瘡,所以早期的篩查判斷尤為重要。腸癌篩查的手段有多種,包括大便潛血、CT腸造影、結腸鏡等。其中,結腸鏡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它不僅可以診斷,還可以在檢查中及時地切除可疑病變。張紅玉建議,45歲到74歲的人群,應積極進行結腸癌的篩查。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email protecte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