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信用風險再度離散式出現

  7月以來,在市場資金面平穩度過年中時點的同時,信用債市場上發生的多個事件,再度成為許多債券投資者的關注焦點。

  7月5日,A股上市公司永泰能源公告稱,該公司發行的2017年度第四期短期融資券15億元未能按期進行兌付,構成實質性違約。同時,由於公司對外發行的公司債券餘額較大、償付存在一定困難,為化解公司風險、保護投資者權益,公司股票及其在交易所上市的多隻公司債,自7月6日起集體停牌。從公開資訊來看,由於永泰能源目前存續債券總規模逾200億元、公司總負債更超過700億元,且年內公司需要兌付的債券金額達115.4億元,目前市場人士對於其後續債務風險的徹底解決,普遍持較悲觀態度。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永泰能源15億元短融兌付實質性違約,並不是7月至今信用債市場唯一的信用風險事件。來自“企業預警通”的債券預警資訊顯示,截至周四(7月12日),僅本周以來(7月9日至13日),債券市場就再度出現至少5起信用風險事件。具體包括:7月12日“16金茂01”因價格大跌被交易所盤中暫停交易、7月12日中融新大集團發行的“15魯焦01”等7隻債券被交易所全天暫停競價交易、7月11日內蒙古博源控股集團公告其發行的“13博源MTN001”到期兌付仍存在不確定性、7月11日聯合評級將盛運環保主體長期信用等級及債項等級均由BB大幅下調至CC、7月9日15中城建MTN001在2017年度未能按期付息後的2018年度付息(付息日為7月16日)再次存在不確定性等。

  從7月以來所發生多起風險事件的具體情況來看,目前信用債市場個券信用風險“離散式”出現的特徵,仍然與上半年大體相同。業內投資人士介紹,除中融新大集團發行的“15魯焦01”等7隻債券可能因與永泰能源有較大業務交集外,其余大多數信用風險事件,整體仍體現出較大的個案性。不過,相關事件也在某種程度上超出不少債券持有人的預期。

責任編輯:郭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