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說真的,現在的智能垃圾分類都是偽智能!

文 |孟永輝

垃圾分類無疑是當下最熱門的詞匯。隨著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入到垃圾分類的行列裡,這個行業儼然成為一個全新的風口。

不斷有公司加入到智能垃圾分類的行業,不斷有新的模式在垃圾分類領域裡出現,參與到垃圾分類裡的玩家們在享受著這個行業帶來的新紅利的同時,亦陷入了困境之中。

智能垃圾分類:風口還是偽概念?

高昂的人力成本、單一的運營模式都在讓智能垃圾分類這個看似新穎的行當在很短時間內便遭遇到了挑戰。 曾經風靡一時的智能分類垃圾回收站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個擺設,很多的設備非但無法吃進去垃圾,而且自己同樣變成了一個垃圾。

垃圾分類出現的這種亂象不免讓人們對智能垃圾分類及其未來產生了些許懷疑。

作為一種衍生於垃圾分類風口下的存在,智能垃圾分類究竟是一個風口還是一個概念呢?

眾所周知,隨著環境保護的日益迫切,垃圾分類是一個必然趨勢。面對這一趨勢,除了政府部門的引導和教育之外,必然少不了社會力量的參與。

借助新技術的力量來保證垃圾分類的高效運轉,同樣是大勢所趨。於是,我們便看到有越來越多的玩家們開始將關注的焦點聚焦在了智能垃圾的細分市場當中。

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注冊從事垃圾分類的企業已經高達2500多家。很顯然,垃圾分類市場業已成為諸多創業者開始關注的焦點領域。

然而,由於僅僅只是看到了垃圾分類龐大的市場,卻疏於尋找一個真正適合的切入垃圾分類大市場的方式和方法,這些從事垃圾分類的企業多半都處於虧損狀態。

正所謂,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想要真正把握垃圾分類的風口,並不能夠僅僅依靠一腔熱血,抑或是依靠一個概念來實現,真正找到加入到垃圾分類行業的方式和方法尤為重要。

智能垃圾分類器

智能垃圾分類的困境,如何突破?

當下,智能垃圾分類遭遇到的困境正是這種現象的直接體現。那麽,如何才能改變這種困境呢?

首先,告別概念,重回完美商業模式的搭建,所謂的智能垃圾分類需要重新建構。

現在,很多智能垃圾分類的參與者用補貼、燒錢的方式來吸引民眾主動進行垃圾分類,但是,分類之後的垃圾如何處理、如何變現成為一個難題,最終導致了投入和產出的不對等。

當這種問題持續無法得到解決的時候,分布在各大小區的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站便會成為無人維護的狀態,所謂的智能垃圾分類非但不再智能,反而自己也變成了一堆垃圾。 因此,告別互聯網式的概念和噱頭,真正讓智能垃圾分類回歸閉環的商業模式,實現投入和產出的良性運行顯得非常關鍵。

市民在進行垃圾分類 新京報供圖

第二,智能垃圾分類不能僅僅隻做入口,而是需要全產業鏈的打通和構建。

互聯網思維對於人們影響的根深蒂固,最終讓垃圾分類的入局者們會用互聯網思維去做垃圾分類的嘗試。遍布在小區的智能垃圾回收站正是這種現象的直接體現。

然而,垃圾分類並不是僅僅只是依靠“入口”就可以實現的,除了能夠將垃圾“收進來”,還要考驗人們對於這些垃圾的處理能力。 因此,真正想要投身到垃圾分類的創業者們不但要做好垃圾的“入口”,還要更多地思考如何處理這些垃圾,如何用這些垃圾來盈利的問題。

所以,做垃圾分類並不僅僅隻做回收,還要做“消化”。只有這樣,搭建起一條從回收到處理再到變現的全產業鏈,我們才能把垃圾分類真正做實、做透。

垃圾分類

第三,智能垃圾分類需要的是真智能,而不是假智能。 在我看來,智能垃圾分類是一個由內而外都需要智能化的存在,並不僅僅只是靠前端的智能回收就能達到的。除了智能回收之外,智能整理、智能運輸、智能處理等諸多環節都要有智能元素的加入。

而當前我們看到的所謂的智能垃圾分類多半僅僅只是用補貼和燒錢吹捧出來的假智能,並不是整個行業的真智能。

當假智能盲目地回收垃圾,卻沒有真智能去處理垃圾的時候,所謂的智能垃圾分類便會遭遇困境。所以,我們在做智能垃圾分類的時候,需要一種由內而外的真智能,全流程的智能,而不僅僅只是一個智能的概念。

只有真正將智能貫穿到垃圾分類的每一個流程和環節,才能避免人力成本過高、運營不可維持等亂象,從而真正把智能垃圾分類做到真智能。

當垃圾分類的熱度不斷攀升的時候,很多人簡單地認為這是一個穩賺不賠的買賣。然而,由於得不到及時維護逐漸成為擺設的智能垃圾回收站告訴我們事實並非如此。 摒棄所謂的概念和行銷,找準切入點或許才是真正能夠把握垃圾分類風口的關鍵所在。

孟永輝(資深撰稿人)

編輯:范娜娜 實習生:龍江蘭 校對:何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